一种电容器套管的极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50516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容器的套管机,尤其涉及一种电容器套管的极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容器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在电容器铝壳外部套上一层塑料套管,塑料套管上印有电容器的电性能信息以及生产厂家的信息。然而在套管的时候,电容器套管在从套管卷上出来后翻转,这样生产出来的电容器,套管上标示的正极和负极与电容器的实际正极和负极相反,这样的电容器流入到客户端会引起严重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及时检测到电容器套管翻转的电容器套管的极性检测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容器套管的极性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套管卷、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压塑组件和CCD影像组件,电容器套管从套管卷出来依次经过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压塑组件和CCD影像组件;所述套管卷和第一支杆固定设置在工作台的侧面,所述第二支杆、压塑组件和CCD影像组件固定设置在工作台的台面上;所述电容器套管在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之间翻转180度;所述CCD影像组件与PLC连接,PLC与拉动电容器套管的动力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中,在电容器套管停顿的时候,CCD影像组件拍摄电容器套管,拍摄的图片与储存的原始图片进行比较,如不相同则PLC使得拉动电容器套管的动力装置停止运动,停机处理后,重新开机。在本实用新型中,若电容器套管在工作台的台面上发生偏位,也能够检测出来。

上述的电容器套管的极性检测装置,优选的,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所述上固定块固定设置在下固定块上;所述压塑组件和第二支杆分别设置在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上,所述压塑组件包括压塑块和连接杆,压塑块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在上固定块上,所述压塑块的一端设置在第二支杆上、另一端设置在工作台的台面上;电容器套管通过第二支杆后由压塑块压在工作台的台面上。压缩块的设置能够使得电容器套管紧贴工作台的台面滑动,由于第二支杆与工作台的台面有一定的高度差,若要使得电容器套管紧贴工作台的台面滑动也需要压塑块对电容器套管进行压制。

上述的电容器套管的极性检测装置,优选的,所述压塑块的两端均呈弧形设置。压塑块的两端呈弧形设置防止电容器套管被划伤。

上述的电容器套管的极性检测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杆的外侧一端设置有挡料块。挡料块的设置能够防止电容器套管发生偏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中电容器套管的极性检测装置,在电容器套管发生翻转的时候能够及时的检测出来,及时的处理,防止套管在电容器上反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容器套管的极性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工作台;2、套管卷;3、第一支杆;4、第二支杆;5、CCD影像组件;6、上固定块;7、下固定块;8、压塑块;9、连接杆;10、挡料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的实施例。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当某一元件被描述为“固定于、固接于、连接于或连通于”另一元件上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固接、连接或连通在另一元件上,也可以是通过其他中间连接件间接固定、固接、连接或连通在另一元件上。

除非另有定义,下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术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专业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一种电容器套管的极性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1、套管卷2、第一支杆3、第二支杆4、压塑组件和CCD影像组件5,电容器套管从套管卷2出来依次经过第一支杆3、第二支杆4、压塑组件和CCD影像组件5;套管卷2和第一支杆3固定设置在工作台1的侧面,第二支杆4、压塑组件和CCD影像组件5固定设置在工作台1的台面上;电容器套管在第一支杆3和第二支杆4之间翻转180度;CCD影像组件5与PLC连接,PLC与拉动电容器套管的动力装置连接。

本实施例中,工作台1上设置有上固定块6和下固定块7,上固定块6固定设置在下固定块7上;压塑组件和第二支杆4分别设置在上固定块6和下固定块7上,压塑组件包括压塑块8和连接杆9,压塑块8通过连接杆9固定连接在上固定块6上,压塑块8的一端设置在第二支杆4上、另一端设置在工作台1的台面上;电容器套管通过第二支杆4后由压塑块8压在工作台1的台面上。压塑块8的两端均呈弧形设置。

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杆4的外侧一端设置有挡料块10。

本实施例中电容器套管的极性检测装置,在电容器套管发生翻转的时候能够及时的检测出来,及时的处理,防止套管在电容器上反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