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罗茨风机止回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50517阅读:8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罗茨风机止回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止回阀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罗茨风机止回阀。



背景技术:

止回阀是指依靠介质本身流动而自动开、闭阀板,用来防止介质倒流的阀门。止回阀属于一种自动阀门,其主要作用是防止介质倒流、防止泵及驱动电动机反转,以及容器介质的泄放。在煤化产业生产中常常需要使用罗茨风机,罗茨风机一般使用直通对夹式止回阀来防止半水煤气的倒流。

在煤化产业中,罗茨风机止回阀用来保证半水煤气的流向,由于半水煤气脱硫工作时气体流量大,罗茨风机出口管径较大,使用的直通对夹式止回阀设于罗茨风机出口,在生产时振动大且半水煤气中含有大量焦油,直通对夹式止会经常卡死和阀板脱落。另外在罗茨风机发生跳车事故时,高压气体倒流会导致罗茨风机叶轮反向飞转,罗机叶轮反向飞转作用力很大,会造成罗茨风机叶轮间隙改变打破叶轮,使罗茨风机无法运行,甚至发生爆炸起火事故。

因此,对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罗茨风机止回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罗茨风机止回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罗茨风机止回阀,包括第一筒节、第二筒节、阀板、连杆、转轴Ⅰ和转轴Ⅱ,所述第二筒节连接在第一筒节的左侧部,所述阀板的一面与第一筒节连接,所述转轴Ⅰ通过铰接架铰接在阀板的中部位置上,所述转轴Ⅰ的中间轴部通过连杆连接转轴Ⅱ的中间轴部,所述转轴Ⅱ的两端均通过套筒固定在第二筒节上。

优选地,所述套筒的前端面设置有玻璃视镜,所述套筒与转轴Ⅱ之间包裹有密封填料,所述密封填料与玻璃视镜之间设置有填料压盖。

优选地,所述第二筒节的左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法兰和法兰盖,所述法兰盖通过螺栓螺母连接第一法兰。

优选地,所述第二筒节的下部连接有接管,所述接管的下部连接有第二法兰。

优选地,所述阀板为圆形,所述阀板的直径与第一筒节的直径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二筒节的直径大于第一筒节的直径,所述第一筒节与第二筒节连接处形成有坡度。

优选地,所述阀板的最低点与第一筒节的最低点为同一水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制造安装方便,通过转轴外部视镜易于判断阀板是否正常,设置盲板盖又方便了快速检修,可有效预防卡死和脱落现象,使用寿命长,跳车事故时,避免了对罗茨风机的破坏,安全系数高。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A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并结合图2和图3所示,一种罗茨风机止回阀,包括第一筒节1、第二筒节2、阀板3、连杆5、转轴Ⅰ4和转轴Ⅱ6,所述第二筒节2连接在第一筒节1的左侧部,所述阀板3的一面与第一筒节1连接,所述转轴Ⅰ4通过铰接架铰接在阀板3的中部位置上,所述转轴Ⅰ4的中间轴部通过连杆5连接转轴Ⅱ6的中间轴部,所述转轴Ⅱ6的两端均通过套筒15固定在第二筒节2上。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2的前端面设置有玻璃视镜12,所述套筒12与转轴Ⅱ6之间包裹有密封填料14,所述密封填料14与玻璃视镜12之间设置有填料压盖13,所述第二筒节2的左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法兰7和法兰盖8,所述法兰盖8通过螺栓螺母9连接第一法兰7。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筒节2的下部连接有接管10,所述接管10的下部连接有第二法兰11,所述阀板3为圆形,所述阀板3的直径与第一筒节1的直径相同。

其中,所述第二筒节2的直径大于第一筒节1的直径,所述第一筒节1与第二筒节2连接处形成有坡度,所述阀板3的最低点与第一筒节1的最低点为同一水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制造安装方便,通过转轴外部视镜易于判断阀板是否正常,设置盲板盖又方便了快速检修,可有效预防卡死和脱落现象,使用寿命长,跳车事故时,避免了对罗茨风机的破坏,安全系数高。

工作原理:水煤气从第一筒节流入,在流体压力的作用下,阀板打开,转轴Ⅱ和连接杆支撑在第二筒节内壁,阀板与第一筒节的最低点保持在同一水平面,水煤气中的焦油等液体流入第二筒节;

水煤气在倒流时,初始阶段,由于第二筒节直径大于第一筒节,两筒节间连接处形成坡度,水煤气中的焦油等液体被阻挡回流,随着第二筒节内流体压力,阀板逐渐闭合,从而切断倒流。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