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向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50515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向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阀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单向阀。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单向阀体积较大,而且存在密封性能差的问题。

例如公布号为CN 104676053 A的中国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单向阀,包括阀体,以及安装于阀体内的阀芯,该阀芯底面设有支撑弹簧,所述阀体进口处内壁面上设有第一弹性件 ;所述第一弹性件与进口相反一侧的阀体内壁面上设有挡板。增加了阀芯向上的拉力,解决了单向阀在锁闭过程中,密封不严的问题。但阀体与阀芯之间缺少密封结构,密封性能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向阀,解决现有技术中连接管路较多、占用空间大、因三通接头连接时泄露导致失效的风险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单向阀,包括阀体、回位弹簧、塞门、定位套和封盖,所述封盖与阀体通过螺纹连接,方便维护检修,且在螺纹连接处打有密封胶,进一步保证了整个单向阀的密封性;塞门通过回位弹簧的作用与第二O型圈形成密封面,使得输出口的气压密封,不倒流。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O型圈位于封盖与定位套之间。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定位套卡合在阀体的台阶槽内。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定位套的内壁呈锥形;塞门的端端轴面呈锥形。工作过程中当进气口的气压下降,这时塞门通过回位弹簧的力和输出端气压力使其向左侧移动,塞门的锥形端面与第二O型圈接触,使得第二O型圈被压缩形成密封面,对输出口的气压密封,不倒流。本实用新型的单向阀的密封面是通过阀口与O型圈的压缩来形成与一般靠橡胶硫化组件密封相比成本大大降低。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封盖上开有进气口;阀体的端部开有输出口。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阀体的端部开有凹槽,该凹槽内设有第一O型圈。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塞门的开启气压为15-35kPa。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塞门的中间部位开有通孔。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封盖与阀体的螺纹连接处打有密封胶,进一步保证整个单向阀的密封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单向阀具有以下优点:封盖与阀体通过螺纹连接,方便维护检修,且在螺纹连接处打有密封胶,进一步保证了整个单向阀的密封性;塞门通过回位弹簧的作用与第二O型圈形成密封面,使得输出口的气压密封,不倒流。

附图说明

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单向阀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单向阀的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说明本质上仅仅是示例性的而并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应用或用途。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单向阀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单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单向阀,包括阀体1、回位弹簧2、塞门4、定位套5和封盖6,所述封盖6与阀体1通过螺纹连接,方便维护检修,且在螺纹连接处打有密封胶,进一步保证了整个单向阀的密封性;塞门4通过回位弹簧2的作用与第二O型圈7形成密封面,使得输出口9的气压密封,不倒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O型圈7位于封盖6与定位套5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套5卡合在阀体1的台阶槽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套5的内壁呈锥形;塞门4的端端轴面呈锥形。工作过程中当进气口8的气压下降,这时塞门4通过回位弹簧2的力和输出端气压力使其向左侧移动,塞门4的锥形端面与第二O型圈7接触,使得第二O型圈7被压缩形成密封面,对输出口9的气压密封,不倒流。本实用新型的单向阀的密封面是通过阀口与O型圈的压缩来形成与一般靠橡胶硫化组件密封相比成本大大降低。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封盖6上开有进气口8;阀体1的端部开有输出口9。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阀体1的端部开有凹槽,该凹槽内设有第一O型圈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塞门4的开启气压为15-35kPa。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塞门4的中间部位开有通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封盖6与阀体1的螺纹连接处打有密封胶,进一步保证整个单向阀的密封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单向阀具有以下优点:封盖6与阀体1通过螺纹连接,方便维护检修,且在螺纹连接处打有密封胶,进一步保证了整个单向阀的密封性;塞门4通过回位弹簧2的作用与第二O型圈7形成密封面,使得输出口9的气压密封,不倒流。

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难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单向阀包括本说明书中各部分的任意组合。限于篇幅且为了使说明书简明,在此没有将这些组合一一详细介绍,但看过本说明书后,由本说明书构成的各部分的任意组合构成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已经不言自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