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高度的磁性元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59300发布日期:2018-07-04 06:03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高度的磁性元件。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轻薄型的LED照明器具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国外先进厂家依靠先进的技术,雄厚的资金很早就进行了研究,并在市场上推出不少高效节能的薄型LED照明器具和薄型的磁性元件。

但我国当前市场上大部分LED照明器具所用的磁性元件还是传统型的,新型薄型化的产品比较少,特别是较大功率的产品更少。为了满足薄型化的要求,许多传统的磁芯元件厂家仅仅简单地扩大磁芯元件器的平面面积,压缩产品高度,后果是往往造成生产困难,体积大,品质差,成本高等问题,也是导致了我国的LED照明器具落后国外先进技术,无法在高端产品上与国外竞争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于磁芯元件器生产厂家来说,努力研究和发展降低磁性元件的结构设计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降低高度的磁性元件,其具有结构简单,降低成本,可以在同样功率的情况下降低磁性元件的高度,适合自动化生产,方便自动化生产提高效率,保障自动化生产时候的产品质量,结构稳定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降低高度的磁性元件,其包括:

骨架,其中央外表面设有缠绕位,其左右两侧端均设有安装孔;

两个磁芯,分别插接在骨架左右两侧端的安装孔处;

线圈绕组,其缠绕在骨架的缠绕位;

接脚组,其与线圈绕组连接,其设有若干条接脚,每一接脚均设于骨架侧端与线圈绕组之间的骨架处,且每一接脚均自骨架上方往骨架下方排布。

所述骨架左前侧端面设有自骨架上端面往下端面贯通的第一插孔,所述骨架右前侧端面设有自骨架上端面往下端面贯通的第二插孔,所述骨架左后侧端面设有自骨架上端面往下端面贯通的第三插孔,所述骨架右后侧端面设有自骨架上端面往下端面贯通的第四插孔。

所述接脚组设有四个接脚,分别为第一接脚、第二接脚、第三接脚及第四接脚;所述第一接脚、第二接脚、第三接脚及第四接脚均呈直条状;所述第一接脚插接在第一插孔处,所述第二接脚插接在第二插孔处,所述第三接脚插接在第三插孔处,所述第四接脚插接在第四插孔处。

所述骨架左前侧端面设有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插孔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柱内部;所述骨架右前侧端面设有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二插孔设于所述第二定位柱内部;所述骨架左后侧端面设有第三定位柱,所述第三插孔设于第三定位柱内部,所述骨架右后侧端面设有第四定位柱,所述第四插孔设于第四定位柱内部。

所述第一定位柱的两侧端均设有用于配合限位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二定位柱的两侧端均设有用于配合限位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三定位柱的两侧端均设有用于配合限位的第三凸台,所述第四定位柱的两侧端均设有用于配合限位的第四凸台。

一种降低高度的磁性元件还包括有线路板,所述线路板设有自上端面往下端面贯通的安装孔,所述骨架卡设在安装孔处,所述骨架的下端面设于线路板下端面的下方,所述骨架的上端面设于线路板上端面的上方。

所述第一定位柱下端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二定位柱下端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三定位柱下端的第三凸台及所述第四定位柱下端的第四凸台均与所述线路板的上端面相接触。

线路板设有四个接脚孔,分别为配合第一接脚插接的第一接脚孔、配合第二接脚插接的第二接脚孔、配合第三接脚插接的第三接脚孔及配合第四接脚插接的第四接脚孔。

所述线路板的安装孔呈方形,所述第一接脚孔和第三接脚孔设于安装孔的左侧,所述第二接脚孔和第四接脚孔设于安装孔的右侧。

所述骨架均与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第三定位柱及第四定位柱一体成型;第一接脚的两端、第二接脚的两端、第三接脚的两端及第四接脚的两端与骨架之间均设有间隙。

无论是滤网还是第一小孔都是可以减少锡液的张力。

进一步,所述第一定位柱两端的第一凸台均设于骨架上下两端面之间,所述第二定位柱两端的第二凸台均设于骨架上下两端面之间,所述第三定位柱两端的第三凸台均设于骨架上下两端面之间,所述第四定位柱两端的第四凸台均设于骨架上下两端面之间。

线圈绕组的圆周方向形成环形的绕线区域,骨架左右两侧端形成磁芯的插接区域,而四个接脚既不在绕线区域,又不在插接区域,同时四个接脚安装在线路板上的方向又不会与绕线区域和插接区域相冲突,也就是在自动化生产线过程中不担心相互碰撞的情况出现。

由于骨架是卡设在线路板中间位置,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线路板的厚度减少了,高度也就减少了。由于四个接脚是上下的插接方式,跟普通的左右两侧端延伸的方式不一样,将左右两端原本接脚的长度删除,缩短了产品横向的长度。骨架安装在线路板的安装处,一定程度上线路板是保护了骨架及线圈绕组,使得结构更加稳固和使用寿命更加长。

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降低成本,可以在同样功率的情况下降低磁性元件的高度,适合自动化生产,方便自动化生产提高效率,保障自动化生产时候的产品质量,结构稳定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为一种降低高度的磁性元件,其包括:

骨架1,其中央外表面设有缠绕位,其左右两侧端均设有安装孔;

两个磁芯2,分别插接在骨架1左右两侧端的安装孔处;

线圈绕组3,其缠绕在骨架1的缠绕位;

接脚组4,其与线圈绕组3连接,其设有若干条接脚,每一接脚均设于骨架1侧端与线圈绕组3之间的骨架1处,且每一接脚均自骨架1上方往骨架1下方排布。

所述骨架1左前侧端面设有自骨架1上端面往下端面贯通的第一插孔,所述骨架1右前侧端面设有自骨架1上端面往下端面贯通的第二插孔,所述骨架1左后侧端面设有自骨架1上端面往下端面贯通的第三插孔,所述骨架1右后侧端面设有自骨架1上端面往下端面贯通的第四插孔。

所述接脚组4设有四个接脚,分别为第一接脚、第二接脚、第三接脚及第四接脚;所述第一接脚、第二接脚、第三接脚及第四接脚均呈直条状;所述第一接脚插接在第一插孔处,所述第二接脚插接在第二插孔处,所述第三接脚插接在第三插孔处,所述第四接脚插接在第四插孔处。

所述骨架1左前侧端面设有第一定位柱5,所述第一插孔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柱5内部;所述骨架1右前侧端面设有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二插孔设于所述第二定位柱内部;所述骨架1左后侧端面设有第三定位柱,所述第三插孔设于第三定位柱内部,所述骨架1右后侧端面设有第四定位柱,所述第四插孔设于第四定位柱内部。

所述第一定位柱5的两侧端均设有用于配合限位的第一凸台6,所述第二定位柱的两侧端均设有用于配合限位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三定位柱的两侧端均设有用于配合限位的第三凸台,所述第四定位柱的两侧端均设有用于配合限位的第四凸台。

一种降低高度的磁性元件还包括有线路板7,所述线路板7设有自上端面往下端面贯通的安装孔,所述骨架1卡设在安装孔处,所述骨架1的下端面设于线路板7下端面的下方,所述骨架1的上端面设于线路板7上端面的上方。

所述第一定位柱5下端的第一凸台6、所述第二定位柱下端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三定位柱下端的第三凸台及所述第四定位柱下端的第四凸台均与所述线路板7的上端面相接触。

线路板7设有四个接脚孔,分别为配合第一接脚插接的第一接脚孔、配合第二接脚插接的第二接脚孔、配合第三接脚插接的第三接脚孔及配合第四接脚插接的第四接脚孔。

所述线路板7的安装孔呈方形,所述第一接脚孔和第三接脚孔设于安装孔的左侧,所述第二接脚孔和第四接脚孔设于安装孔的右侧。

所述骨架1均与第一定位柱5、第二定位柱、第三定位柱及第四定位柱一体成型;第一接脚的两端、第二接脚的两端、第三接脚的两端及第四接脚的两端与骨架1之间均设有间隙。

线圈绕组的圆周方向形成环形的绕线区域,骨架左右两侧端形成磁芯的插接区域,而四个接脚既不在绕线区域,又不在插接区域,同时四个接脚安装在线路板上的方向又不会与绕线区域和插接区域相冲突,也就是在自动化生产线过程中不担心相互碰撞的情况出现。

由于骨架是卡设在线路板中间位置,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线路板的厚度减少了,高度也就减少了。由于四个接脚是上下的插接方式,跟普通的左右两侧端延伸的方式不一样,将左右两端原本接脚的长度删除,缩短了产品横向的长度。骨架安装在线路板的安装处,一定程度上线路板是保护了骨架及线圈绕组,使得结构更加稳固和使用寿命更加长。

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降低成本,可以在同样功率的情况下降低磁性元件的高度,适合自动化生产,方便自动化生产提高效率,保障自动化生产时候的产品质量,结构稳定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