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层叠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67143阅读:6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层叠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层叠工作台。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Solar panel)是通过吸收太阳光,将太阳辐射能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或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其制作工艺流程为:1、电池检测2、正面焊接并检验3、背面串接并检验4、敷设(玻璃清洗、材料切割、玻璃预处理、敷设)5、层压6、去毛边(去边、清洗)7、装边框(涂胶、装角键、冲孔、装框、擦洗余胶)8、焊接接线盒9、高压测试10、组件测试及外观检验11、包装入库。其中在第二道、第三道工序中,电池片焊接好的引线会偏长或者偏宽,导致电池片线路短路或不通,这时需要对其进行裁剪、切割,而裁剪、切割下来的电池片废屑会遗留在工作台上,如果不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会随着第四道工序敷设的进行,夹进电池板中,影响电池板的性能,缩短电池板的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层叠工作台,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解决太阳能电池板在层叠工作台上叠片时,裁剪、切割遗留下来的电池片废屑夹进电池板内,影响电池板性能,减少电池板寿命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层叠工作台,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太阳能电池片模拟检测柜、电池片废屑回收装置,所述太阳能电池片模拟检测柜台面四周设有支撑横梁,所述支撑横梁外侧面上设有“T”型凹槽,所述电池片废屑回收装置通过螺栓螺杆与支撑横梁滑动连接,所述电池片废屑回收装置通过螺栓螺帽转动连接于“T”型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电池片废屑回收装置包括外筒、内筒,所述内筒滑动连接于外筒。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外筒侧面上竖直设有一“L”型滑槽,所述滑槽的尾端设有弧形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弧形槽竖直对称分布于滑槽尾端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内筒底部设有一限位滑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限位滑杆的直径小于滑槽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限位滑杆沿着滑槽竖直向下滑至底部,然后水平拨动限位滑杆至滑槽尾端,并沿着弧形槽活动,最终内陷于弧形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螺栓为“T”型螺栓,其螺帽为圆形,所述螺栓与凹槽相匹配,所述螺栓的螺杆固定于外筒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层叠工作台,通过在支撑横梁上滑动连接电池片废屑回收装置,工作人员可一边移动电池片废屑回收装置一边清理工作台上的电池片废屑,方便、快捷,实用性强。

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层叠工作台,在外筒上设置“L”型滑槽并在滑槽的尾端设置弧形槽,使得内筒的限位滑杆沿着滑槽竖直向下装入外筒内,当限位滑杆滑至底端时,水平方向拨动限位滑杆使其沿着滑槽滑至弧形槽,便于将内筒的位置限定,防止在倾倒垃圾时,随着外筒旋转180度,内筒也旋转180度,从外筒内脱落、掉下来;此外,如果需要将内筒彻底清理时,可沿着外筒“L”型滑槽将内筒取出,方便、快捷,便于清理电池片废屑。

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层叠工作台,通过螺栓与“T”型凹槽相匹配,电池片废屑回收装置转动连接于“T”型凹槽,便于倾倒电池片废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片废屑回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筒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内筒装载一实施例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片废屑回收装置倾倒一实施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如图1~图6所示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层叠工作台,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太阳能电池片模拟检测柜2、电池片废屑回收装置3,所述太阳能电池片模拟检测柜2台面四周设有支撑横梁3,所述支撑横梁3外侧面上设有“T”型凹槽4,所述电池片废屑回收装置3通过螺栓5螺杆与支撑横梁21滑动连接,所述电池片废屑回收装置3通过螺栓5螺帽转动连接于“T”型凹槽4;所述电池片废屑回收装置3包括外筒6、内筒7,所述内筒7滑动连接于外筒6;所述外筒6侧面上竖直设有一“L”型滑槽8,所述滑槽8的尾端设有弧形槽9;所述弧形槽9竖直对称分布于滑槽8尾端的两侧;所述内筒7底部设有一限位滑杆10;所述限位滑杆10的直径小于滑槽8的宽度;所述限位滑杆10沿着滑槽8竖直向下滑至底部,然后水平拨动限位滑杆10至滑槽8尾端,并沿着弧形槽9活动,最终内陷于弧形槽9;所述螺栓5为“T”型螺栓,其螺帽为圆形,所述螺栓5与凹槽4相匹配,所述螺栓5的螺杆固定于外筒6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