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66993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绕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绕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绕线机构及其绕线方法。



背景技术:

绕线机在绕线时,一般将线绕设在骨架上后即完成绕线。

在汽车空调电阻的绕线过程中,绕线完毕后需要将线头和线尾分别绕设在引脚上,当绕线被剪断后,目前的绕线不能被缠绕至引脚上,需要再进行尾线的剪断作业。

上述的方式,其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1、尾线的剪断,其不仅能浪费材料,而且还增加了生产成本。

2、再次的剪断,其降低了生产效率。

3、绕线质量差。

例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绕线机的夹剪线装置,申请号201420241125.9,包括气缸,所述气缸固定连接滑块座,所述滑块座的内部设有供滑块前后滑动的内腔,所述滑块的后端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所述滑块的侧壁上设有刀具,所述刀具的刀刃朝向与所述滑块的进给方向相同,所述滑块的前端固定连接弹簧,所述弹簧的夹线端固定连接夹头,所述滑块座的前端与所述夹头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夹线板。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整个装置结构紧凑、简单,设计合理,使用与维修方便,节省制作成本,夹线与剪线的一体化装置,通过弹簧将夹线与剪线分开,节省了绕线机的运转周期,增加效率。

上述的方案其虽然具有如上的诸多优点,但是,上述的方案并未彻底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能够降低成本,绕线质量好的绕线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提高绕线效率和绕线质量的绕线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绕线机构包括安装板,在安装板的外表面设有竖直设置的升降板且所述的升降板与升降驱动装置连接,在升降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竖直设置的进线嘴且所述的进线嘴与进线升降驱动结构连接,在升降板上设有与所述的进线嘴一一对应的绕线夹线装置,在升降板上还设有与所述的绕线夹线装置一一对应的剪线装置且剪线装置将剪断后的尾线缠绕在第二引脚上,所述的进线嘴、绕线夹线装置和剪线装置依次设置。

设置的依次设置的进线嘴、绕线夹线装置和剪线装置的协同作用,其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设计更加合理且符合当前企业的发展趋势。

安装板和升降板之间设有竖直导向导轨。

在上述的绕线机构中,所述的绕线夹线装置包括与升降板转动连接且呈竖直设置的转轴,在转轴的下端连接有T形件,在转轴内设有沿着转轴轴向设置的导向孔,在导向孔内穿设有顶芯且所述的顶芯与升降驱动结构连接,升降驱动结构驱动顶芯向下移动从而迫使顶芯的下端与T形件之间形成夹线空间。

设置的T形件结合顶芯的结构,其可以避免绕线的受损,同时,可以可以提高绕线的生产效率,设计更加合理且实用性更强。

其次,绕线的穿线更加方便且简单。

在上述的绕线机构中,所述的T形件与转轴偏心连接且导向孔位于转轴的轴向中心;T形件的竖直部和横向部之间通过弧形凹面连接。

偏心的设计,实现了让位,便于绕线的后续绕设。

在上述的绕线机构中,所述的转轴下端端部具有上平面和连接在上平面一端的凸起部,所述的T形件连接在上平面上。

在上述的绕线机构中,所述的凸起部下端具有与上平面连接的倾斜面,倾斜面倾斜向外朝下且在倾斜面下端连接有与上平面相平行的下平面。

在上述的绕线机构中,所述的转轴下端具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倾斜坡面。

在上述的绕线机构中,所述的转轴和顶芯转动连接。

在上述的绕线机构中,所述的转轴穿设在定位座上且在转轴和定位座之间设有轴承。

在上述的绕线机构中,所述的升降驱动结构包括直线电机、气缸和油缸中的任意一种。

在上述的绕线机构中,所述的转轴上端套设有带轮,带轮与带轮驱动结构连接。

在上述的绕线机构中,所述的转轴下端设有与转轴可拆卸连接的夹线筒,所述的上平面和凸起部分别设置在夹线筒下端。

在上述的绕线机构中,所述的剪线装置包括筒状刀架,在筒状刀架内穿设有柱状刀杆且所述的柱状刀杆与转动驱动机构连接,在筒状刀架的下端具有第一剪线刀头且第一剪线刀头的横向截面呈拱形状,在柱状刀杆的下端具有第二剪线刀头且第二剪线刀头的横向截面呈拱形状,被剪线从第一剪线刀头和第二剪线刀头之间穿过时被剪断且第二剪线刀头内壁的内弧形凹面迫使被剪断的线尾头缠绕在被绕引脚上。

设置的第一剪线刀头和第二剪线刀头,结合内弧形凹面的结构,其可以迫使线尾继续缠绕在引脚上,避免了线尾的剪断和材料的浪费,设计更加合理。

在上述的绕线机构中,所述的第一剪线刀头两侧分别具有第一剪线刀刃,两个第一剪线刀刃之间形成小于180°的夹角。

在上述的绕线机构中,所述的第二剪线刀头两侧分别具有第二剪线刀刃,两个第二剪线刀刃之间形成小于180°的夹角。

在上述的绕线机构中,所述的第二剪线刀头外壁具有与所述的内弧形凹面相对应的外弧形凹面。

在上述的绕线机构中,所述的第一剪线刀头内壁具有与所述的外弧形凹面相吻合的配合弧形凹面。

在上述的绕线机构中,所述的筒状刀架通过固定结构定位。

在上述的绕线机构中,所述的固定结构包括安装固定块,在安装固定块的一端具有开口呈开放式的第一卡槽且所述的筒状刀架插于所述的第一卡槽中。

在上述的绕线机构中,所述的安装固定块另一端设有开口呈开放式的第二卡槽。

在上述的绕线机构中,所述的转动驱动机构包括位于筒状刀架内且连接在柱状刀杆上端的传动杆,在筒状刀架的顶部设有与传动杆上端连接的转动驱动器。

在上述的绕线机构中,所述的筒状刀架上端和传动杆之间设有滚动结构。

在上述的绕线机构中,所述的升降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安装板两端的滑动座,在每个滑动座上分别滑动连接有滑块,在两个滑块之间设有一根水平设置的升降杆,所述的升降杆上套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的筒状刀架连接的安装固定块连接在升降板上,在安装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的滑块一一连接的升降驱动器。

安装板与能驱动其公转的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的结构为现有技术。

本绕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穿线,将绕线从上往下穿入至进线嘴,绕线的线头穿过顶芯下端与T形件之间形成夹线空间且绕线线头端部延长至夹线空间外,所述的T形件设置在转轴下端且顶芯穿设在转轴内的导向孔中;

B、绕线,通过移动安装板的周向位置从而迫使被绕骨架上的第一引脚对准导向孔下端,此时的升降板下降且顶芯被驱动上升,对准导向孔下端的第一引脚则插于入导向孔下端且绕线位于T形件和第一引脚之间,与转轴连接的转轴驱动电机则带动所述的绕线环绕在第一引脚上,即,线头环绕在第一引脚上;

升降板向上移动从而迫使绕线脱离T形件,通过被绕骨架旋转从而迫使绕线环绕在被绕骨架周向,周向环绕完毕之后则通过安装板在其周向的移动从而迫使绕线环绕在第二引脚上,在第二引脚上环绕完毕时此时的升降板向下移动从而迫使顶芯与T形件将绕线夹持,绕线被夹持后此时的被绕线从第一剪线刀头和第二剪线刀头之间穿过,第二剪线刀头相对第一剪线刀头转动从而将被绕线剪断,被绕线的线尾则通过第二剪线刀头内壁的内弧形凹面缠绕在第二引脚上,即,完成绕线。

在上述的绕线方法中,在上述的B步骤中,当进行剪线时,所述的进线嘴向下移动从而迫使绕线拉紧。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绕线机构及其方法的优点在于:

1、设置的依次设置的进线嘴、绕线夹线装置和剪线装置的协同作用,其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设计更加合理且符合当前企业的发展趋势。

2、设置的T形件结合顶芯的结构,其可以避免绕线的受损,同时,可以可以提高绕线的生产效率,设计更加合理且实用性更强。

3、设置的第一剪线刀头和第二剪线刀头,结合内弧形凹面的结构,其可以迫使线尾继续缠绕在引脚上,避免了线尾的剪断和材料的浪费。

4、结构更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绕线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夹线筒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绕线夹持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剪线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剪线装置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剪线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绕线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未绕线的骨架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骨架绕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转轴1、导向孔11、上平面12、凸起部13、倾斜面 131、下平面132、倾斜坡面14、转轴驱动电机15、T形件2、顶芯3、定位座4、带轮5、夹线筒6、夹线空间a、筒状刀架A1、柱状刀杆A2、第一剪线刀头A3、第一剪线刀刃A31、第二剪线刀头A4、第二剪线刀刃A41、内弧形凹面A42、外弧形凹面A43、安装固定块A5、第一卡槽A51、第二卡槽A52、传动杆A6、转动驱动器A61、滚动结构A7、安装板7、升降板71、滑动座711、滑块712、升降杆713、进线嘴8、进线升降驱动结构81、绕线夹线装置10、剪线装置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绕线机构包括安装板7,在安装板7的外表面设有竖直设置的升降板71且所述的升降板71与升降驱动装置连接,在升降板71上设有至少一个竖直设置的进线嘴8且所述的进线嘴8与进线升降驱动结构81连接,升降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安装板7两端的滑动座711,在每个滑动座711上分别滑动连接有滑块712,在两个滑块712之间设有一根水平设置的升降杆713,所述的升降杆713上套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的筒状刀架A1连接的安装固定块A5连接在升降板71上。

在安装板7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的滑块712一一连接的升降驱动器714。升降驱动器714为气缸或者油缸。

进线升降驱动结构81包括升降气缸或者油缸。

在升降板71上设有与所述的进线嘴8一一对应的绕线夹线装置10,在升降板71上还设有与所述的绕线夹线装置10一一对应的剪线装置20且剪线装置20将剪断后的尾线缠绕在第二引脚上,所述的进线嘴8、绕线夹线装置10和剪线装置20依次设置且当剪线时所述进线嘴8向下移动从而迫使绕线拉紧。

具体地,如图2-4所示,绕线夹线装置10包括与升降板71 转动连接且呈竖直设置的转轴1,转轴1穿设在定位座4上且在转轴1和定位座4之间设有轴承。

在转轴1上端套设有带轮5,带轮5与带轮驱动结构连接。带轮驱动结构包括带轮带和驱动电机。

在转轴1的下端连接有T形件2,T形件2的竖直部和横向部之间通过弧形凹面连接,在转轴1内设有沿着转轴1轴向设置的导向孔11,在导向孔11内穿设有顶芯3且所述的顶芯3与升降驱动结构连接,升降驱动结构驱动顶芯3向下移动从而迫使顶芯 3的下端与T形件2之间形成夹线空间a。

在本实施例大中,线卡入至T形件2内,此时的顶芯3向下移动从而阻挡在T形件2外侧,而当绕线作业时,通过转轴的转动从而拉紧绕线,即,实现了绕线的夹线,通过上述的结构,再进行绕线作业,可以避免线材的受损,设计更加合理且无形中提高绕线品质。

T形件2与转轴1偏心连接且导向孔11位于转轴1的轴向中心。通过该结构的设计,其可以提高穿设效率和绕线质量。

进一步地,在转轴1下端端部具有上平面12和连接在上平面 12一端的凸起部13,所述的T形件2连接在上平面12上。

凸起部13的设计,其可以在升降绕线的过程中避免绕线停留在一个位置绕线。

其次,在凸起部13下端具有与上平面12连接的倾斜面131,倾斜面131倾斜向外朝下且在倾斜面131下端连接有与上平面12 相平行的下平面132。

设置的倾斜面131,其可以进一步提高穿线效率。

在转轴1下端具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倾斜坡面14。

转轴1和顶芯3转动连接。在转轴1的导向孔中部设有台阶和设置在台阶上的轴承件,轴承件位于转轴1和顶芯3之间。

升降驱动结构包括直线电机、气缸和油缸中的任意一种。

转轴1下端设有与转轴1可拆卸连接的夹线筒6,所述的上平面12和凸起部13分别设置在夹线筒6下端。

夹线筒6的设计,其可以便于维修更换。

在夹线筒6的上端设有销轴,在转轴1下端设有供所述的销轴插入的销轴孔,即,上述的结构实现夹线筒6的可拆卸连接,当然,还可以是通过螺纹的连接方式。

如图5-8所示,剪线装置20包括筒状刀架A1,筒状刀架A1 的上端内径大于其下端的内径且在筒状刀架A1的中部形成定位台阶面。

在筒状刀架A1内穿设有柱状刀杆A2且所述的柱状刀杆A2 与转动驱动机构连接,具体地,该转动驱动机构包括位于筒状刀架A1内且连接在柱状刀杆A2上端的传动杆A6,在筒状刀架A1 的顶部设有与传动杆A6上端连接的转动驱动器A61。转动驱动器A61为电机。

筒状刀架A1上端和传动杆A6之间设有滚动结构A7。滚动结构A7为至少一个滚动轴承。

其次,滚动轴承设置在筒状刀架A1中部的定位台阶面上。

在筒状刀架A1的下端具有第一剪线刀头A3且第一剪线刀头 A3的横向截面呈拱形状,第一剪线刀头A3两侧分别具有第一剪线刀刃A31,两个第一剪线刀刃A31之间形成小于180°的夹角。

优化方案,本实施例的两个第一剪线刀刃A31之间形成 90-120°的夹角。

在柱状刀杆A2的下端具有第二剪线刀头A4且第二剪线刀头 A4的横向截面呈拱形状,第二剪线刀头A4两侧分别具有第二剪线刀刃A41,两个第二剪线刀刃A41之间形成小于180°的夹角。

优化方案,本实施例的两个第二剪线刀刃A41之间形成 90-120°的夹角。

被剪线从第一剪线刀头A3和第二剪线刀头A4之间穿过时被剪断且第二剪线刀头A4内壁的内弧形凹面A42迫使被剪断的线尾头缠绕在被绕引脚上。

通过设置内弧形凹面A42,其可以将线尾缠绕在引脚上,避免了剪断和线材的浪费,无形中提高了生产效率。

其次,在第二剪线刀头A4外壁具有与所述的内弧形凹面A42 相对应的外弧形凹面A43。

在第一剪线刀头A3内壁具有与所述的外弧形凹面A43相吻合的配合弧形凹面32。

具体地,在安装固定块A5的一端具有开口呈开放式的第一卡槽A51且所述的筒状刀架A1插于所述的第一卡槽A51中。安装固定块A5设有第一卡槽A51的一端具有若干能够将第一卡槽A51 的开口缩小从将筒状刀架A1锁紧的第一紧固件。

安装固定块A5另一端设有开口呈开放式的第二卡槽A52。安装固定块A5设有第二卡槽A52的一端具有若干能够将第二卡槽 A52的开口缩小的第二紧固件。

如图1-10所示

本绕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穿线,将绕线从上往下穿入至进线嘴8,绕线的线头穿过顶芯3下端与T形件2之间形成夹线空间a且绕线线头端部延长至夹线空间a外,所述的T形件2设置在转轴1下端且顶芯3穿设在转轴1内的导向孔11中;

B、绕线,通过移动安装板7的周向位置从而迫使被绕骨架上的第一引脚对准导向孔11下端,此时的升降板71下降且顶芯3 被驱动上升,对准导向孔11下端的第一引脚则插于入导向孔11 下端且绕线位于T形件2和第一引脚之间,与转轴1连接的转轴驱动电机15则带动所述的绕线环绕在第一引脚上,即,线头环绕在第一引脚上;

升降板71向上移动从而迫使绕线脱离T形件2,通过被绕骨架旋转从而迫使绕线环绕在被绕骨架周向,周向环绕完毕之后则通过安装板7在其周向的移动从而迫使绕线环绕在第二引脚上,在第二引脚上环绕完毕时此时的升降板71向下移动从而迫使顶芯3与T形件2将绕线夹持,绕线被夹持后此时的被绕线从第一剪线刀头A3和第二剪线刀头A4之间穿过,第二剪线刀头A4相对第一剪线刀头A3转动从而将被绕线剪断,被绕线的线尾则通过第二剪线刀头A4内壁的内弧形凹面A42缠绕在第二引脚上,即,完成绕线。

当进行剪线时,所述的进线嘴8向下移动从而迫使绕线拉紧。即,第一剪线刀头A3和第二剪线刀头A4剪断时,

其次,上述的升降板71向上移动从而迫使绕线脱离T形件2 后,所述的进线嘴8环绕第一引脚的周向绕设至少一圈的绕线。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