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在墙壁上的电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8562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安装在墙壁上的电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装在墙壁上的电气装置。



背景技术:

墙壁功能件是实现功能的核心部件,通常包括插座功能件、开关功能件、网线接头功能件、电话线接头功能件、电视信号接头功能件等,不同功能件组合安装到通用的固定架上,成为各式各样的开关插座功能件。

现有技术中,通常在固定架的扣槽底部再下凹设置配合槽,在功能件的面盖或后座上设置筋条,用筋条卡入配合槽以对功能件和固定架进行左右方向的限位,但当墙壁功能件出于产品设计需要,功能件的扣脚长度需要增加时,扣脚装入扣槽到筋条卡入配合槽配合到位需要经过的行程更长,筋条和装配槽不容易对准,扣合时容易错位而导致功能件无法卡入,影响墙壁功能件安装的可靠性;且由于需要在面盖上设置凸起的筋条,现有的部分面盖上没有可以设置筋条的结构,提高功能件的设计难度,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稳固可靠、无需在功能件上设置筋条从而减少功能件设计制造成本的安装在墙壁上的电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安装在墙壁上的电气装置,包括扣接件和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设有供扣接件插入的扣合孔,所述扣合孔的内壁设有扣槽,所述扣接件的外壁设有用于与扣槽配合的扣脚,所述扣槽包括沿扣接件插入方向设置且相对的两个第一侧壁,所述扣脚包括分别与两个第一侧壁对应的两个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上设有用于与第二侧壁相抵以消除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的间隙的凸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扣槽的两个第一侧壁上设置凸起,凸起与扣脚的第一侧壁相抵以消除扣脚与扣槽的左右方向的间隙,扣脚安装稳固可靠,且凸起设置在扣槽侧壁上,相较于现有的配合槽设置在扣槽底部,扣脚插入扣槽后经过更短的行程即可达到限位处,使扣脚与扣槽垂直于插入方向限位,定位更为迅速且准确,不容易使扣脚和扣槽产生错位;凸起设置在扣槽内,无需在功能件的面盖或后座上设置筋条等结构,提高了功能件的设计灵活性,减小了功能件的设计制造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凸起一端通过导向斜面与第一侧壁过渡,所述凸起相对的另一端与扣槽底面相抵,通过所述改进,通过设置导向斜面以对扣脚插入扣槽进行定位和导向,方便装配,并且凸起设置在扣槽底部,凸起一端通过导向斜面与第一侧壁过渡,凸起相对的另一端与扣槽底面相抵,在通过成型模具成型凸起时,模具沿扣接件插入的反方向脱模即可,脱模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扣脚插入端包括用于与凸起相抵的抵触段,所述抵触段平行于扣接件插入方向设置,通过所述改进,扣脚的下端和扣槽的下端竖直设置,保证配合的精确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抵触段沿扣接件插入方向的长度为扣脚沿扣接件插入方向整体长度的1/10~1/5,通过所述改进,抵触段的长度为扣脚长度的1/10~1/5,该比例为抵触段的最优长度范围,如果抵触段长度过小,配合作用达不到,如果抵触段长度过大,会导致配合过度,也不利于模具加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扣脚的第二侧壁包括和抵触段连接的拔模斜面,通过所述改进,拔模斜面一方面保证装配的顺畅,另一方面在成型扣脚后拔模时保证脱模的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拔模斜面与扣接件插入方向的夹角为1°~2°,通过所述改进,拔模斜面与扣接件插入方向的夹角为1°~2°为最优拔模角的范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扣合孔内壁包括至少一个扣合组,每个扣合组包括至少两个相对设置在扣合孔内壁上的扣槽,所述扣接件的外壁包括与至少一个扣合组的多个扣槽对应设置的多个扣脚,通过所述改进,在扣合孔内壁设置多个扣合组,以满足功能件为插座功能件、开关功能件、网线接头功能件、电话线接头功能件、电视信号接头功能件等不同规格和大小功能件时的装配需要,即在设计不同的功能件扣脚位置时,选择合适的扣合组,再在功能件外壁对应设置与扣合组的扣槽配合的扣脚即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扣槽包括连接两个第一侧壁且沿扣接件插入方向设置的第一扣接壁,所述第一扣接壁上凸出设有垂直于扣接件插入方向设置的挡条,所述扣脚包括对应第一扣接壁设置的第二扣接壁,所述第二扣接壁上设有扣合部,所述扣合部一端与扣脚插入端连接,所述扣合部另一端与挡条相抵且可相对第二扣接壁弹性收拢,装配时,扣脚的插入端插入扣槽,挡条之间挤压扣合部的弹性端以使得扣合部向第二扣接壁弹性收拢,到达装配位置后,挡条解除对扣合部的挤压,扣合部复位并与挡条相抵以使得扣脚与扣槽沿扣接件插入方向限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挡条与第二扣接壁的最小间距小于扣合部弹性收拢后扣合部与第二扣接壁的最大间距,通过所述改进,到达装配位置后,挡条解除对扣合部的挤压,扣合部复位并与挡条相抵以使得扣脚与扣槽沿扣接件插入方向限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扣接件为插座功能件或开关功能件或网线接头功能件或电话线接头功能件或电视信号接头功能件,通过所述改进,扣接件可以为插座功能件、开关功能件、网线接头功能件、电话线接头功能件、电视信号接头功能件等功能件中的一种,不同功能件组合安装到通用的固定架上,成为各式各样的开关插座功能件。

附图说明

图1为安装在墙壁上的电气装置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安装在墙壁上的电气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A-A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M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2B-B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N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电话线接头功能件爆炸结构示意图。

1-插座功能件,1.1-扣脚,1.2-第二侧壁,1.3-抵触段,1.4-斜向拔模段,1.5-扣合部,1.6-第二扣接壁,2-固定架,2.1-扣合孔,2.2-扣槽,2.3-第一侧壁,2.4-凸起,2.5-导向斜面,2.6-挡条,2.7-第一扣接壁,3-电话线接头功能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图1~图6中,扣接件为插座功能件1,插座功能件1的外壁设有扣脚1.1,固定架2上设有供插座功能件1置入的扣合孔2.1,扣合孔2.1的内壁设有扣槽2.2,插座功能件1按图中竖向向下插入固定架2的扣合孔2.1中,扣脚1.1与扣槽2.2配合以对插座功能件1进行竖向限位,扣槽2.2的两个第一侧壁2.3上设有凸起2.4,凸起2.4与扣脚1.1的两个第二侧壁1.2相抵,消除第一侧壁2.3和第二侧壁1.2之间的间隙,以对扣脚1.1进行水平方向的左右限位。

图4放大图中,扣槽2.2的第一侧壁2.3的凸起2.4还包括导向斜面2.5,用于供扣脚1.1插入时对第二侧壁1.2进行导向,且凸起2.4设在扣槽2.2的底部,即凸起2.4另一侧与扣槽2.2的底面相抵,且与第一侧壁2.3、导向斜面2.5一起构成楔形的槽体,以便于模具成型扣槽2.2后进行脱模;

扣脚1.1的下端竖向设置,用于与凸起2.4相抵,即抵触段1.3,抵触段1.3的长度为扣脚1.1整体长度的1/10~1/5;

扣脚1.1的下端的抵触段1.3上部还包括一端斜向拔模段1.4,即抵触段1.3通过拔模斜面与扣脚1.1的第二侧壁1.2过渡,两个拔模斜面的夹角为2°~4°,在成型模具成型后,便于扣脚1.1从模具中拔模脱出。

从图1和图7中可以看出,固定架2的扣合孔2.1的内壁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扣槽2.2,当选择安装图1所示的插座功能件1时,由于插座功能件1较长,故可选择其中一个最长的扣合组,在插座功能件1相对的两个外壁上各设置与扣合组的扣槽2.2对应的三个扣脚1.1,当选在安装图7所示的电话线接头功能件3时,由于电话线接头功能件3长度较短,在相对的两个外壁上各设两个扣脚1.1即可保证固定牢固,故选择扣合孔2.1内壁的相对应的单边两个扣槽2.2的扣合组进行扣接。

如图6所示,

扣槽2.2包括两个第一侧壁2.3、连接两个第一侧壁2.3的第一扣接壁2.7;

扣脚1.1对应第一扣接壁2.7设置有第二扣接壁1.6;

扣脚1.1设有扣合部1.5,扣合部1.5一端与扣脚1.1底部连接,另一端具有弹性,在扣脚1.1向下扣入扣槽2.2时,扣槽2.2上横置的第一扣接壁2.7上的挡条2.6挤压第二扣接壁1.6上的扣合部1.5,扣合部1.5向扣脚1.1收拢,挤入扣槽2.2,待扣脚1.1扣入到位后,扣合部1.5弹开,扣合部1.5的上端与挡条2.6的下端相抵,挡条2.6与第二扣接壁1.6的最小间距小于扣合部1.5弹性收拢后扣合部1.5与第二扣接壁1.6的最大间距,扣脚1.1与扣槽2.2竖向限位即扣接件无法从固定架2内沿插入方向的反方向脱出,并且,扣槽2.2底部又对扣脚1.1的插入方向进行限位,故扣脚1.1与扣合部1.5竖向稳定安装。

其中,扣接件为功能件,功能件可选择为图1所示的插座功能件1、图7所示的电话线接头功能件3,亦可以选择开关功能件、网线接头功能件、电视信号接头功能件等。

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