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片展平除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56955阅读:9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极片展平除皱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制造领域,具体讲是一种极片展平除皱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化学电源,其由于具有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低、无记忆效应以及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在通讯设备、移动电子设备、电动工具、电动玩具以及航空模型上得到迅速应用普及。

极片为锂离子电池的关键部件,极片的制造过程如下:首先采用涂布机在集流体的表面涂布电极浆料,烘干使涂布的电极浆料固化在集流体表面,然后采用辊压机辊压该极片,从而得到结构紧密的极片。然而,极片在被滚压机进行压紧时,极片中间位置容易出现褶皱现象,后期需要对极片进行展平和除皱。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片展平除皱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极片展平除皱装置,包括第一机架、第二机架和第三机架,第一机架、第二机架和第三机架从左至右依次排列,所述第一机架顶端设有两个第一传动辊,所述第二机架顶端设有一斜台,所述斜台上设有两个结构相同的展平机构,所述第三机架顶端设有一第二传动辊;

两展平机构均包括设置在斜台两侧的圆柱以及设置在两圆柱顶端之间的压条,所述压条的两端与圆柱滑动配合,且所述压条的底面为光滑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展平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压条顶部中间位置处的一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与压条顶部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压条的底端两侧分别设有一插孔,所述插孔供圆柱插入。

进一步地,所述插孔的内壁上设有一凹槽,凹槽中卡入有一O型圈,当圆柱插入插孔中后,圆柱的外壁压在O型圈外壁上。

所述斜台上设有支架,所述升降气缸与支架的顶端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斜台的顶面为光滑平面,所述压条的底面与斜台的顶面平行设置。

应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极片展平除皱装置,其有益效果是:工作时极片线通过第一传动辊输送至斜台上,极片位于压条下后,压条下降并压在极片表面上,极片在输送过程中不断地通过压条的压力进行展平并除皱,被展平的极片通过第二传动辊进行输送,因为压条与圆柱滑动配合,即压条的高度是能够升降的,所以通过调整压条的高度能够配合不同厚度的极片来使用,使用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除展平机构后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压条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压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第一机架,2—第二机架,3—第三机架,4—第一传动辊,5—斜台,6—展平机构,61—圆柱,62—压条,63—升降气缸,7—第二传动辊,8—插孔,9—凹槽,10—O型圈,11—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比较直观、完整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现就结合本实用新型附图进行非限制性的特征说明如下:

如图1—图4所示,一种极片展平除皱装置,包括第一机架1、第二机架2和第三机架3,第一机架1、第二机架2和第三机架3从左至右依次排列,第一机架1顶端设有两个第一传动辊4,第二机架2顶端设有一斜台5,斜台5上设有两个结构相同的展平机构6,第三机架3顶端设有一第二传动辊7;

两展平机构6均包括设置在斜台5两侧的圆柱61以及设置在两圆柱61顶端之间的压条62,压条62的两端与圆柱61滑动配合,且压条62的底面为光滑平面。

展平机构6还包括设置在压条62顶部中间位置处的一升降气缸63,升降气缸63的活塞杆与压条62顶部固定。通过升降气缸63活塞杆的伸缩来带动压条62升降。

压条62的底端两侧分别设有一插孔8,插孔8供圆柱61插入。压条62升降时,圆柱61能够在插孔8中活动。

插孔8的内壁上设有一凹槽9,凹槽9中卡入有一O型圈10,当圆柱61插入插孔8中后,圆柱61的外壁压在O型圈10外壁上。O型圈10起到增加阻尼的效果。

为了方便固定升降气缸63,斜台5上设有支架11,升降气缸63与支架11的顶端固定。

斜台5的顶面为光滑平面,压条62的底面与斜台5的顶面平行设置,使得被压的极片能够被压平整。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极片展平除皱装置,工作时极片线通过第一传动辊4输送至斜台5上,极片位于压条62下后,压条62下降并压在极片表面上,极片在输送过程中不断地通过压条62的压力进行展平并除皱,被展平的极片通过第二传动辊7进行输送,因为压条62与圆柱61滑动配合,即压条62的高度是能够升降的,所以通过调整压条62的高度能够配合不同厚度的极片来使用,使用灵活方便。

当然,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之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