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剥皮快速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9132发布日期:2018-06-30 06:27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免剥皮快速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中的接插件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免剥皮快速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缆连接器主要适用于现场接线或者临时接线的用电场所,传统的做法是将待连接线缆的两端分别剥皮,去除线缆外层的绝缘皮,使内部的芯材导线漏出来,再将导线互相缠绕连接,最后用绝缘胶布粘贴完成。传统的两线缆连接存在着安全隐患,尤其是长期使用后,由于接头处截面积减小,接头处的电阻大,容易在此处发热,出现明火等隐患,此外线缆连接处还可能有接触不良等状况,这些都会影响实际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免剥皮快速连接器,该装置的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可以大批量生产,生产成本低,应用广泛。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免剥皮快速连接器,包括外壳和嵌置于外壳的金属件,所述的外壳可以沿中间线对折,外壳中设有容置金属件的第二空腔,第二空腔中设置有用于定位金属件的凸起和用于卡紧金属件的锁扣,外壳两端加工有扣合连接的第一卡扣和第一扣件,外壳上还有容纳线缆的线槽;所述的金属件顶端开设有圆孔,金属件下端设置有划破线缆外皮的切割片,金属件下端还设有用于包裹线缆的第一爪片和第二爪片。

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切割片错位容置在外壳折叠后的第一空腔中。

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第一空腔的一端外壳上设有第二卡扣。

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第二卡扣在外壳折叠后与外壳上的第二扣件相连接。

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线槽截面为中间带缺口的半圆形。

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外壳为注塑一体成型,外壳材质为聚丙烯。

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金属件为冲压加工成型,金属件为铜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一端通过压线钳作用于金属件的爪片来固定线缆,另一端通过金属件中切割片与外壳的空腔配合划破线缆表皮,使得线缆不需要进行剥皮作业即可与连接器接通。该装置的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可以大批量生产,生产成本低,应用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的C-C半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金属件结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金属件的后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金属件的仰视图;

图9为图8中的A-A和B-B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外壳;2.第一扣件;3.中间线;4.第一卡扣;5.线槽;6.第二卡扣;7.第二扣件;8.第一空腔;9.锁扣;10.凸起;11.第二空腔;12.金属件;13.切割片;14.圆孔;15.第一爪片;16.第二爪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以便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及优点进行更深入的诠释。

如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免剥皮快速连接器,包括外壳1和嵌置于外壳1的金属件12,所述的外壳1可以沿中间线3对折,即外壳1可以折叠闭合在一起,外壳1中设有容置金属件12的第二空腔11,第二空腔11中设置有用于定位金属件12的凸起10和用于卡紧金属件12的锁扣9,凸起10为圆柱形,锁扣9为楔形结构,外壳1两端加工有扣合连接的第一卡扣4和第一扣件2,外壳1折叠闭合后第一卡扣4和第一扣件2相扣合,外壳1上还有容纳线缆的线槽5,线槽5截面为中间带缺口的半圆形,两线槽5闭合后可以完整的包裹线缆;所述的金属件12顶端开设有圆孔14,金属件12下端设置有划破线缆外皮的切割片13,切割片13错位容置在外壳1折叠后的第一空腔8中,金属件12下端还设有用于包裹线缆的第一爪片15和第二爪片16。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空腔8的一端外壳1上设有第二卡扣6,第二卡扣6在外壳1折叠后与外壳1上的第二扣件7相连接。所述的外壳1为注塑一体成型,外壳1材质为聚丙烯。所述的金属件12为冲压加工成型,金属件12为铜材质。

本装置的装配组合如下,首先模具注塑成型塑料件外壳1,连续冲压模具加工成型金属件12,然后手工或者机械装配金属件12至外壳1的第二空腔11中,其中第二空腔11的凸起10插入金属件12的圆孔14中定位,锁扣9则卡住金属件12的上端面,接着使用过程中,先线缆的一端固定在线槽5中,使得线缆内部芯材与金属件12紧密接触,再用压线钳合拢第一爪片15和第二爪片16,此时本装置初步组装完毕,最后将待连接的线缆直接放入外壳1的另一线槽5中闭合后即可工作。此时,线缆包裹于第一容置腔中,被金属件12的切割片13划破表皮,使得内部芯材与金属件12接触,从而完成导电线路通畅。

通过以上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