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原型圆柱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56244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原型圆柱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容器,具体是一种高原型圆柱电容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圆柱电容器内一般填充有空气,当应用于高原环境的时候,电容器内的空气与外部环境形成压力差,容易导致电容器的变形损坏,缩短电容器在高原环境的使用寿命。

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原型圆柱电容器,其通过内腔中电容面盖与电容芯组之间填充的液态甲基硅油层,防止了电容内腔与电容外部环境产生压力差,使电容不容易变形损坏,同时,液态甲基硅油层的设置也提高了电容器本身的绝缘水平,减低了电容芯组和接线端子之间意外放电的机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高原型圆柱电容器,包括电容外壳,电容面盖和接线端子,电容面盖通过热封口方式与电容外壳盖接形成内腔,接线端子的一端与内腔内的电容芯组电性连接,另一端穿过电容面盖向外伸出,电容芯组与电容外壳的内侧壁、电容外壳的底端内侧之间填充有固态填充物,电容芯组的上端与电容面盖之间填充有液态甲基硅油层。

所述电容面盖上设有温控装置。

所述固态填充物为微晶蜡或者黑胶的或者环氧树脂。

所述电容外壳为铝壳。

所述电容器为三相电容器,接线端子的数量为三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内腔中电容面盖与电容芯组之间填充的液态甲基硅油层,防止了电容内腔与电容外部环境产生压力差,使电容不容易变形损坏,同时,液态甲基硅油层的设置也提高了电容器本身的绝缘水平,减低了电容芯组和接线端子之间意外放电的机会。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高原型圆柱电容的透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2,本高原型圆柱电容器,包括电容外壳1,电容面盖2和接线端子3,电容面盖2通过热封口方式与电容外壳1盖接形成内腔,接线端子3的一端与内腔内的电容芯组4电性连接,另一端穿过电容面盖2向外伸出,电容芯组4与电容外壳1的内侧壁、电容外壳1的底端内侧之间填充有固态填充物5,电容芯组4的上端与电容面盖2之间填充有液态甲基硅油层6,生产电容器时,先对内腔进行抽真空,然后通过在内腔中电容面盖2与电容芯组4之间填充的液态甲基硅油层6,防止了电容内腔与电容外部环境产生压力差,使电容不容易变形损坏,同时,液态甲基硅油层6的设置也提高了电容器本身的绝缘水平,减低了电容芯组4和接线端子3之间意外放电的机会,由于电容芯组4与电容外壳1之间的不采用液态甲基硅油层6而采用固态填充物5,可以降低电容的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电容面盖2上设有温控装置7,当电容器工作温度超过限定值时,温控装置7可以断开电容的电路,从而延长电容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固态填充物5为微晶蜡或者黑胶的或者环氧树脂,本实施例中的固态填充物5为环氧树脂,环氧树脂可以减少电容产生漏油、鼓肚等现象,相对提高了电气性能。

进一步地,电容外壳1为铝壳,增加了本产品的防腐性能。

进一步地,电容器为三相电容器,接线端子3的数量为三个,本实施例为三相的高原型圆柱电容器,提高交流电路的功率因数,减小无功功率,增大有功功率,从而提高负载对交流电能的利用效率。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设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