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散热型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14182发布日期:2018-06-16 01:00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散热型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散热型锂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锂电池由于重量轻、储能大而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电动汽车、太阳能路灯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相对于传统的铅蓄电池,锂电池在长时间工作后,易产生大量的热量,若热量不及时散发,易使内部温度上升,电解液受热产生气体,从而不仅影响锂电池的使用性能,甚至会发生爆炸,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重复使用率高、安全性能佳的高效散热型锂电池。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高效散热型锂电池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效散热型锂电池,包括外壳体、设于外壳体内的内壳体以及设于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的冷凝气体腔,所述外壳体表面两端分别插设有正极柱和负极柱,所述内壳体内部填充有电解液,外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散热结构,底部设有第二散热结构,所述第一散热结构包括分布于内壳体外侧的多个散热凸台,所述散热凸台之间相互连通,且其内部填充有水凝胶,所述底部散热凸台的底部设有与冷凝气体腔相连通的进气结构,所述进气结构包括与冷凝气体腔相连通的进气斜管、设于斜管端部的气柱以及设于气柱底部的活动板,所述气柱插入设于散热凸台底部的通柱内,所述通柱上部插设有与散热凸台底部固定连接的倒刺,所述气柱顶部盖设有中部带有通孔的凝胶层,所述倒刺正对于通孔,所述活动板底部设有与冷凝气体腔固定连接的弹簧。

优选的,所述正极柱穿过外壳体插入内壳体内,内壳体表面设有与正极柱相匹配的正极板。

优选的,所述负极柱穿过外壳体插入内壳体内,内壳体表面设有与负极柱相匹配的负极板。

优选的,所述内壳体表面设有防爆片。通过设置防爆片,使锂电池的防爆性能得到提高。

优选的,所述内壳体内部填充有电解液。

优选的,所述第二散热结构包括分布于内壳体底部的多个散热凸台,散热凸台底部设有多个散热翅片。通过设置散热翅片,使散热凸台内吸收的热量传递至散热翅片,提升散热效果。

优选的,所述散热翅片穿过冷凝气体腔,伸出外壳体外。利用外界自然风力对散热翅片进行散热,使散热翅片的散热性能得到保障。

优选的,所述通孔表面封有气嘴,气嘴与倒刺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倒刺与散热凸台相连通。将倒刺与散热凸台相连通,使冷凝气体能够顺利流入散热凸台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散热结构中的水凝胶对内壳体内工作的电解液持续降温,使散热效果得到明显改善,避免锂电池因长时间工作而产生大量工作热,进而导致工作性能下降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利用进气结构重塑水凝胶的吸热性能,避免水凝胶吸收热量后无法再次使用的问题,提升水凝胶的重复使用率;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二散热结构,利用外界自然风使内壳体工作热得到进一步的散热,实现了双重散热,强化了散热效果;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爆片,对锂电池起到防爆效果,令安全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外壳体;2.内壳体;3.冷凝气体腔;4.正极柱;5.负极柱;6.散热凸台;7.水凝胶;8.斜管;9.气柱;10.活动板;11.通柱;12.倒刺;13.通孔;14.凝胶层;15.弹簧;16.防爆片;17.散热翅片;18.气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高效散热型锂电池,包括外壳体1、设于外壳体1内的内壳体2以及设于外壳体1和内壳体2之间的冷凝气体腔3,所述外壳体1表面两端分别插设有正极柱4和负极柱5,所述正极柱4穿过外壳体1插入内壳体2内,内壳体2表面设有与正极柱4相匹配的正极板,所述负极柱5穿过外壳体1插入内壳体2内,内壳体2表面设有与负极柱5相匹配的负极板,所述内壳体2表面设有防爆片16,内部填充有电解液,外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散热结构,底部设有第二散热结构,所述第一散热结构包括分布于内壳体2外侧的多个散热凸台6,所述散热凸台6之间相互连通,且其内部填充有水凝胶7,所述底部散热凸台6的底部设有与冷凝气体腔3相连通的进气结构,所述进气结构包括与冷凝气体腔3相连通的进气斜管8、设于斜管8端部的气柱9以及设于气柱9底部的活动板10,所述气柱9插入设于散热凸台6底部的通柱11内,所述通柱11上部插设有与散热凸台6底部固定连接的倒刺12,所述气柱9顶部盖设有中部带有通孔13的凝胶层14,所述倒刺12正对于通孔13,所述通孔13表面封有气嘴18,气嘴18与倒刺12相匹配,所述倒刺12与散热凸台6相连通,所述活动板10底部设有与冷凝气体腔3固定连接的弹簧15。其中,所述第二散热结构包括分布于内壳体2底部的多个散热凸台6,散热凸台6底部设有多个散热翅片17,所述散热翅片17穿过冷凝气体腔3,伸出外壳体1外。

当锂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内部产生大量的工作热,热量传输至散热凸台6进行初步散热,随着吸收的热量的增加,凝胶层14的质量逐渐减轻,弹簧15推动活动板10上移,活动板10带动气柱9在通柱11内移动,直至通柱11上部被倒刺12戳穿,冷凝气体腔3内的冷凝气经斜管8流入散热凸台6内,对散热凸台6内的水凝胶7进行降温散热,实现水凝胶7的循环使用,同时第二散热结构中的散热凸台6吸收内壳体2热量,并通过散热翅片17将热量传输至外壳体1外部,而且内壳体2表面的防爆片16对内壳体2内产生的气压进行防爆,使安全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