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包灌胶锂离子电池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84301发布日期:2018-09-08 00:23阅读:122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软包灌胶锂离子电池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锂离子电池以其特有的性能优势已在便携式电器如手提电脑、摄像机、移动通讯中得到普遍应用。而开发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已在电动汽车中开始试用,预计将成为21世纪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电源之一,并将在人造卫星、航空航天和储能方面得到应用。随着能源的紧缺和世界的环保方面的压力,锂离子电池现在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车行业,特别是磷酸铁锂材料电池的出现,更推动了锂离子电池产业的发展和应用。

通常单个锂离子电池输出的电量有限,大都在3V~12V左右,仅能供电给小型的电子产品,若要用于电动自行车或电动汽车等驱动电量需求大的产品上就不够用了,此时需要将多个锂离子电池组合起来。

软包锂离子电池由于自身结构的特点,在组装时需要设计辅助支撑结构来固定,一般常用的为使用塑料框体,然后将软包锂离子电池固定在框体内,或者将电池模块(PACK)的槽体设计成中间用隔板隔成一格格单格。

比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398336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和具有其的电池模组,所述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模块包括:两个电池组,每个电池组包括:放置板和分别设在所述放置板两侧的两个电池单体;隔板,所述隔板位于所述两个电池组之间;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分别设在所述放置板和所述隔板上以将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单体隔离开;以及两个固定框组件,所述两个固定框组件分别设在所述两个电池组的两侧,以将所述两个电池组与所述隔板可拆卸地固定成一体。该技术方案中使用两个固定框组件来固定电池单体。

授权公告号为CN20457752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组模块,包括上端开口的箱体,所述箱体内置有电芯,所述箱体的开口处设置有保护板和上盖,所述箱体包括有可拆卸的右侧板和箱本体,所述箱体的开口处左右两边分别向内侧折弯形成上端限位板,所述箱体内分布有与上端限位板垂直的隔板,所述箱体的后端设置有接电器。该技术方案中使用隔板将箱体分隔成单格来固定软包电池单体。

使用上述技术方案来固定软包电池单体,使得电池模块整体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增加,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软包灌胶锂离子电池模块,结构较为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且相同体积下可以装配入更多的电池单体,从而使能量密度增加。

一种软包灌胶锂离子电池模块,包括电芯、容纳电芯的槽体以及与槽体配合封装电芯的盖体,所述盖体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下盖上具有避让电芯极耳的通孔,所述通孔处设置有将电芯串联或并联的汇流排,所述槽体内灌注有固定电芯的导热灌封胶。

所述导热灌封胶为硅胶。

所述导热灌封胶的灌注高度为槽体的1/4~1/2。

所述上盖与下盖之间为扣接。

所述槽体底面与电芯之间设有缓冲垫。

所述槽体的内周面包裹阻燃绝缘纸。

本实用新型软包灌胶锂离子电池模块通过向槽体中灌注导热灌封胶,胶水凝固后将所有电芯固定成一个整体,从而达到装配软包锂离子电池电芯的目的,不需要额外的支撑部件来固定支撑电芯,结构相对来说更加简单,制造方便,成本降低,且相同体积下可以装配入更多的电芯,从而使能量密度增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软包灌胶锂离子电池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软包灌胶锂离子电池模块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软包灌胶锂离子电池模块的剖视图。

图4为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上盖与下盖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7所示,一种软包灌胶锂离子电池模块,包括电芯1、容纳电芯1的槽体3以及与槽体3配合封装电芯1的盖体。

槽体3内灌注有固定电芯1的导热灌封胶10。在一个实施例中导热灌封胶10为硅胶。装配时,电芯1装入槽体3中后,向槽体3中灌注导热灌封胶10,导热灌封胶10凝固后将所有电芯1固定成一个整体,从而达到装配软包锂离子电池电芯1的目的,不需要额外的支撑部件来固定支撑电芯1。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导热灌封胶10的灌注高度为槽体3的1/4~1/2,最优选的情况为1/3。导热灌封胶10还具有传导热量的作用,保证电芯在工作时不会温度过高。

槽体3的底面与电芯1之间设有缓冲垫9。本实用新型软包灌胶锂离子电池模块在用于电动汽车或电动自行车等的情况下,使用过程中震动比较大,缓冲垫9的设置,在电池模块在使用过程中具有减震作用,缓解电芯1震动。

槽体3的内周面包裹阻燃绝缘纸16。阻燃绝缘纸16可以保护电池模块的安全。为了减轻槽体3的重量,可以在槽体3的侧面设计一些开口17,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槽体3的相对的两个侧面各开设一个开口17。当然,因为有阻燃绝缘纸16的存在,同时导热灌封胶10本身比较粘稠,所以灌注导热灌封胶10时,胶水不会从开口17处流出来。

盖体包括上盖4和下盖5,下盖5上具有避让电芯1的极耳2的通孔6,通孔6处设置有将电芯1串联或并联的汇流排8。下盖5的上表面设有容置槽7,汇流排8位于容置槽7内。盖体上设有开口11,用于外接用电设备时供电源线穿过。

上盖4与下盖5之间为扣接。扣接的方式可以是下盖5上凸设有扣脚12,扣脚12顶部设有扣点13,相应的,上盖4上设有供扣脚12顶部伸入的扣孔14,扣孔14内具有组装后卡住扣点13的台阶15。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