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散热的二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12913发布日期:2018-10-09 20:47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极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散热的二极管。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二级管的外壳平整,其散热面积较小,在工作时,二级管的热量难以快速散走,导致二级管温度较高,影响二极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极管,其散热较快,能够保持在较低的温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效散热的二极管,包括壳体,壳体呈圆柱体状,壳体内设有芯片、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连接在芯片的两侧表面,第一电极连接有第一引线,第二电极连接有第二引线,第一引线与第二引线分别局部穿出于壳体两端的端面,壳体的圆周面设有散热片,散热片自壳体的一端朝壳体的另一端螺旋环绕壳体的圆周面。

具体地,散热片的厚度为a,0.2mm≤a≤0.4mm.

具体地,散热片的外壁与壳体的圆周面之间的径向距离为b,0.9mm≤b≤1.2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散热片螺旋环绕于壳体的圆周面,使得壳体的散热面积大大增加,壳体的热量传递到散热片后能够快速地消散,从而能够使二极管保持在较低的温度,从而提高二极管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二极管的内部结构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

1.壳体、 2.芯片、 3.第一电极、 4.第二电极、

5.第一引线、 6.第二引线、 7.散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见图1,一种高效散热的二极管,包括壳体1,壳体1呈圆柱体状。壳体1内设有芯片2、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分别连接在芯片2的两侧表面,第一电极3连接有第一引线5,第二电极4连接有第二引线6。第一引线5与第二引线6分别局部穿出于壳体1两端的端面。壳体1的圆周面设有散热片7,散热片7自壳体1的一端朝壳体1的另一端螺旋环绕壳体1的圆周面。散热片7螺旋环绕于壳体1的圆周面,使得壳体1的散热面积大大增加,壳体1的热量传递到散热片7后能够快速地消散,从而能够使二极管保持在较低的温度,从而提高二极管寿命。

具体地,散热片7的厚度为a,a=0.3mm,使得散热片7的散热效果更佳。

具体地,散热片7的外壁与壳体1的圆周面之间的径向距离为b,b=1.1mm,使得散热片7紧凑,不占用过多的空间。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