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面刻蚀半导体激光器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355567发布日期:2018-09-04 23:52阅读:5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激光器,特别是一种端面刻蚀半导体激光器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光纤通信的快速发展,单模和高速直调激光器成为未来光通信领域里的主流光器件,是长距离和大容量光纤通信的关键器件。其广泛应用在短距离数据中心、有线电视等领域。

dfb(distributedfeedbacklasersemiconductorlaser)激光器,即为分布反馈式半导体激光器,通过在激光器内部制备周期性分布的光栅对光进行耦合和选模,实现单模输出。通常dfb激光器在工作时,存在腔面的fp模式和dfb模式的竞争,为了降低fp模式的增益,提高dfb的单模良率,现有技术通常在出光端面采用蒸镀高透膜的方法,通常要求高透膜在宽温度范围内实现均匀的低反射率,这对镀膜的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端面刻蚀半导体激光器的制备方法,采用刻蚀和腐蚀的方法形成倾斜的激光器出光腔面,降低了腔面的反射率,从而有效抑制fp模式的谐振,提高了单纵模出光的成品率。

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端面刻蚀半导体激光器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采用光通信波段inp基半导体激光器外延片作为所述端面刻蚀半导体激光器一次外延片;本发明的外延片采用合理的波导和有源区结构,提高增益,降低损耗;

步骤s2:对步骤s1中的一次外延片进行全息光栅制备以及再生长;

步骤s3:采用湿法腐蚀工艺制备半导体激光器的脊型波导,接着采用干法刻蚀脊型波导形成出光端面,接着采用湿法腐蚀出光端面修复损伤层,形成倾斜的出光端面;

步骤s4:进行半导体激光器的后续制作,得到完整的端面刻蚀半导体激光器。

进一步地,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在n-inp衬底上,通过mocvd技术外延生长n-inp缓冲层;

步骤s12:在所述n-inp缓冲层上生长禁带宽度和折射率渐变的ingaasp下波导层;其中该层的折射率和禁带宽度呈线性变化,靠近有源区禁带宽度越窄折射率越大;

步骤s13:在所述ingaasp下波导层上生长ingaasp多量子阱有源层;采用该材料系能有效提高量子阱导带和势垒的能量差,提高载流子限制能力,并提高芯片高温下的注入效率,提高其特征温度;

步骤s14:在所述ingaasp多量子阱有源层上生长ingaasp上波导层;该层禁带宽度和折射率变化与下波导层类似;

步骤s15:在所述ingaasp上波导层上依次生长低掺杂的第一p-inp过渡层与第一p-ingaasp过渡层;

步骤s16:在所述第一p-ingaasp过渡层上生长低掺杂的p-inp空间层;

步骤s17:在所述p-inp空间层上生长p-ingaasp光栅层;

步骤s18:在所述p-ingaasp光栅层上生长p-inp保护层,完成一次外延片的生长。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采用hcl腐蚀掉所述一次外延片的表面inp保护层并匀胶;

步骤s22:光刻,采用双光束全息方法制备均匀光栅,并采用hbr:hno3:h2o溶液腐蚀形成周期均匀光栅;

步骤s23:对步骤s22得到的光栅表面进行清洗处理,并将其放入mocvd外延炉中在光栅上依次生长第二p-inp过渡层、第二p-ingaasp过渡层、p-ingaas重掺杂层,其中所述p-ingaas重掺杂层作为电接触层,掺杂浓度为2×1019cm-3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采用沉积法制备sio2介质层,并采用光刻技术形成脊型结构的波导;

步骤s32:通过干法刻蚀工艺,采用ch4:h2rie刻蚀步骤s31得到的脊型结构的波导形成刻蚀的出光端面;

步骤s33:通过湿法腐蚀,采用br2:h2o腐蚀液对出光端面再次进行腐蚀修复损伤层,形成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出光端面,有效降低了腔面的反射率。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具体为:依次对脊型波导区域进行开孔、p面金属镀膜、物理研磨减薄、n面金属镀膜、合金、解离、出光和背光端面蒸镀光学膜操作,完成芯片的制作。该步骤为常规的rwg激光器工艺流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干法刻蚀结合湿法腐蚀的方法来形成激光器的出光端面;采用倾斜的出光端面来抑制腔面模式的反馈,降低激光器工作时多模的谐振,由于倾斜的出光端面使得fp在腔面反馈的增益减小,从而降低了对镀膜条件的要求,提高了单模出光的成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含光栅的外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半导体激光器脊型的侧面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半导体激光器表面图。

图中,1为n-inp衬底,2为n-inp缓冲层,3为ingaasp下波导层,4为多量子阱有源层,5为ingaasp上波导层,6为第一p-inp过渡层,7为第一p-ingaasp过渡层,8为p-inp空间层,9为光栅层,10为inp光栅覆盖层,11为第二p-inp过渡层,12为第二p-ingaasp过渡层,13为重掺杂p-ingaas电接触层,14为倾斜的出光端面,15为背光端面,16为激光器出光脊型刻蚀区域,17为激光器p面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端面刻蚀半导体激光器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采用光通信波段inp基半导体激光器外延片作为所述端面刻蚀半导体激光器一次外延片;本发明的外延片采用合理的波导和有源区结构,提高增益,降低损耗;

步骤s2:对步骤s1中的一次外延片进行全息光栅制备以及再生长;

步骤s3:采用湿法腐蚀工艺制备半导体激光器的脊型波导,接着采用干法刻蚀脊型波导形成出光端面,接着采用湿法腐蚀出光端面修复损伤层,形成倾斜的出光端面;

步骤s4:进行半导体激光器的后续制作,得到完整的端面刻蚀半导体激光器。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在两英寸n-inp衬底上,通过mocvd技术(金属有机化学汽相沉积)外延生长1μm的n-inp缓冲层;

步骤s12:在所述n-inp缓冲层上生长禁带宽度和折射率渐变的60nm的ingaasp下波导层;其中该层的折射率和禁带宽度呈线性变化,靠近有源区禁带宽度越窄折射率越大;

步骤s13:在所述ingaasp下波导层上生长5对周期为15nm的ingaasp多量子阱有源层;采用该材料系能有效提高量子阱导带和势垒的能量差,提高载流子限制能力,并提高芯片高温下的注入效率,提高其特征温度;

步骤s14:在所述ingaasp多量子阱有源层上生长60nm的ingaasp上波导层;该层禁带宽度和折射率变化与下波导层类似;

步骤s15:在所述ingaasp上波导层上依次生长低掺杂的80nm的第一p-inp过渡层与20nm的第一p-ingaasp过渡层,能够降低掺杂层对载流子和光场的损耗,提高增益;

步骤s16:在所述第一p-ingaasp过渡层上生长低掺杂的30nm的p-inp空间层;

步骤s17:在所述p-inp空间层上生长30nm的p-ingaasp光栅层;

步骤s18:在所述p-ingaasp光栅层上生长10nm的p-inp保护层,完成一次外延片的生长。

其中,上、下波导层在折射率和禁带宽度上采用线性变化,靠近有源区折射率增加起到光波导的作用,禁带宽度变小起到对载流子的限制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采用hcl腐蚀掉所述一次外延片的表面inp保护层并匀胶;

步骤s22:光刻,采用双光束全息方法制备均匀光栅,并采用hbr:hno3:h2o溶液在0℃温度下进行搅拌腐蚀形成周期均匀光栅;

步骤s23:去除步骤s22得到的光栅表面的光刻胶和介质层,进行koh和hf溶液的清洗处理,然后用异丙醇清洗,去离子水冲洗,氮气吹干,并将其放入mocvd外延炉中在光栅上依次生长1.5μm的光栅覆盖层与第二p-inp过渡层、50nm的第二p-ingaasp过渡层、200nm的p-ingaas重掺杂层,其中所述p-ingaas重掺杂层作为电接触层,掺杂浓度为2×1019cm-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采用pecvd沉积法沉积200nm的sio2介质层,光刻,并采用h2so4:h2o2:h2o腐蚀掉样品表面的ingaas层,接着h3po4:hcl腐蚀液腐蚀至p-inp光栅覆盖层,形成脊型波导;去除表面sio2介质层,采用pecvd再次沉积350nmsio2钝化层,光刻,形成20μm的开孔端面刻蚀区域;脊型波导上脊宽2.0um,下脊宽1.8um左右,脊型波导的两侧槽宽在15um左右,脊深在1.7μm左右具体芯片结构如图2所示;

步骤s32:通过干法刻蚀工艺,采用ch4:h2rie刻蚀步骤s31得到的脊型结构的波导刻蚀至衬底层,刻蚀深度在3μm,形成刻蚀的出光端面;

步骤s33:通过湿法腐蚀,采用br2:h2o腐蚀液在室温下对出光端面再次进行搅拌腐蚀修复损伤层,形成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出光端面,腐蚀时间为30s左右,有效降低了腔面的反射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具体为:依次对脊型波导区域进行开孔、p面金属镀膜、物理研磨减薄、n面金属镀膜、合金、解离、出光和背光端面蒸镀光学膜操作,完成芯片的制作。更具体为:去除表面sio2介质层,再次生长400nm的sio2钝化层,接着采用常规rwg激光器进行后续工艺,依次进行解个区的光刻,脊型波导上介质层开孔;对脊型上表面进行处理,放入电子束蒸发腔体蒸发p面金属ti/pt/au(500/1000/3000å);物理研磨减薄n型层至厚度在110um左右,下片进行背面处理,电子束蒸发n面金属ti/pt/au(500/2000/3000å),在420℃温度下合金55s,解离成bar条,夹条镀膜,采用al2o3做为出光面保护膜,采用si/al2o3/si/al2o3高透膜实现反射率90%左右,完成芯片制备。

具体外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芯片脊型结构如图2所示,芯片的表面图如图3所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