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覆改性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98448发布日期:2018-10-19 19:26阅读:2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覆改性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是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覆改性的方法,属于新能源锂电池正极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相对于橄榄石型或者尖晶石型正极材料具有更高的理论比容量,锂过渡金属氧化物(limo2,m=mn,co,ni等等)被认为有很大潜力成为高能量和高容量电池的正极材料,但是较差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都限制了其大规模的生产和应用。

表面包覆是提高正极材料性能的一种重要且常用的方法,不仅可以防止正极材料被电解液腐蚀,而且可以缓解高电压下正极材料结构的转变,从而达到改进电化学性能的目的。常用的包覆物包括单质碳,金属氧化物和金属氟化物,然而这些物质都不具有电化学活性,会降低正极材料的质量能量密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表面包覆的方法,通过让fef3·3h2o在lini0.6co0.2mn0.2o2材料颗粒表面生成,从而形成包覆层,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fe(no3)3·9h2o溶于无水乙醇中,fe(no3)3·9h2o的浓度为2~4mmol/l,然后将lini0.6co0.2mn0.2o2正极料倒入其中搅拌得到悬浊液a,lini0.6co0.2mn0.2o2正极料的加入量为30~50g/l;将nh4hf2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澄清溶液b,nh4hf2浓度为6~12mmol/l;

(2)按体积比为1:1的比例将溶液b逐滴加入悬浊液a中,在室温下搅拌6~10h;

(3)将步骤(2)中反应完成后的浊液进行抽滤,滤饼干燥、研磨、过筛,然后进行煅烧,自然冷却后得到包覆后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优选的,本发明步骤(3)中干燥条件为:在80℃下真空干燥24h,研磨后过300目筛。

优选的,本发明步骤(3)中煅烧条件为:在氩气气氛下,从室温开始以4~10℃/min升温至80~200℃,保温2~4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液相法,直接在lini0.6co0.2mn0.2o2正极材料表面生成一层fef3·3h2o,同时完成了fef3·3h2o材料的制备和包覆两个步骤,经过烧结,可以得到fef3·0.33h2o,工艺更为优化且便捷,各种参数易于控制;另外,相对于纯相fef3,fef3·3h2o由于存在结晶水,导电性相较于fef3也更好,更有利于提升正极材料的充放电性能。

(2)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液相法将fef3包覆在lini0.6co0.2mn0.2o2,即可以有效阻止电解液对正极材料的腐蚀,从而提高电池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同时,fef3本身也具有电化学活性,可以提高整体材料的放电比容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合成的fef3·3h2o的xrd图;

图2为未经过包覆的正极材料的sem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表面包覆有fef3·0.33h2o的正极材料的sem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5合成的经过包覆的正极材料在0.5c下首次放电比容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只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法,并不能限制本发明权利保护范围。

实施例1

(1)将fe(no3)3·9h2o溶于200ml无水乙醇中,fe(no3)3·9h2o浓度为2mmol/l,将6glini0.6co0.2mn0.2o2正极料倒入其中,搅拌得到悬浊液a;将nh4hf2溶于200ml去离子水中,nh4hf2浓度为10mmol/l,得到澄清溶液b。

(2)将溶液b逐滴加入溶液a中,在室温下搅拌10h。

(3)将步骤(2)中反应完成后的浊液进行抽滤,滤饼在80℃下真空干燥24h、研磨后过300目筛,在氩气气氛下,从室温开始以8℃/min升温至80℃,保温2h、自然冷却后得到包覆后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从图1中可以确定包覆层材料为fef3·3h2o,图2为未经包覆的正极材料的sem图,可以看出未经包覆的正极材料颗粒表面较为规整,经过包覆后的正极材料的sem图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本实施例制得的正极材料表面均匀的分布有包覆层材料,材料颗粒粒径分布均匀,包覆没有改变材料的整体形貌,在0.5c下首次放电容量为173.13mahg-1

实施例2

(1)将fe(no3)3·9h2o溶于200ml无水乙醇中,fe(no3)3·9h2o浓度为2mmol/l,将8glini0.6co0.2mn0.2o2正极料倒入其中,搅拌得到悬浊液a;将nh4hf2溶于200ml去离子水中,nh4hf2浓度为8mmol/l,得到澄清溶液b。

(2)将溶液b逐滴加入溶液a中,在室温下搅拌8h。

(3)将步骤(2)中反应完成后的浊液进行抽滤,滤饼在80℃下真空干燥24h、研磨后过300目筛,在氩气气氛下,从室温开始以6℃/min升温至180℃,保温2h、自然冷却后得到包覆后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本实施例制得的正极材料表面较为均匀地分布有包覆层,包覆后整体形貌与包覆前没有较大差别,本实施例制得的正极材料在0.5c下首次从放电的比容量为168.73mahg-1

实施例3

(1)将fe(no3)3·9h2o溶于200ml无水乙醇中,fe(no3)3·9h2o浓度为2mmol/l,将10glini0.6co0.2mn0.2o2正极料倒入其中,搅拌得到悬浊液a;将nh4hf2溶于200ml去离子水中,nh4hf2浓度为6mmol/l,得到澄清溶液b。

(2)将溶液b逐滴加入溶液a中,在室温下搅拌6h。

(3)将步骤(2)中反应完成后的浊液进行抽滤,滤饼在80℃下真空干燥24h、研磨后过300目筛,在氩气气氛下,从室温开始以4℃/min升温至200℃,保温4h、自然冷却后得到包覆后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本实施例制得的正极材料表面包覆有较为均匀的包覆层,包覆层含量较少,本实施例制得的正极材料在0.5c下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64.56mahg-1

实施例4

(1)将fe(no3)3·9h2o溶于200ml无水乙醇中,fe(no3)3·9h2o浓度为4mmol/l,将8glini0.6co0.2mn0.2o2正极料倒入其中,搅拌得到悬浊液a;将nh4hf2溶于200ml去离子水中,nh4hf2浓度为12mmol/l,得到澄清溶液b。

(2)将溶液b逐滴加入溶液a中,在室温下搅拌7h。

(3)将步骤(2)中反应完成后的浊液进行抽滤,滤饼在80℃下真空干燥24h、研磨后过300目筛,在氩气气氛下,从室温开始以10℃/min升温至200℃,保温4h、自然冷却后得到包覆后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本实施例制得的包覆材料在正极材料颗粒的表面分布的较为均匀,在0.5c下首次放电容量为170.12mahg-1

实施例5

(1)将fe(no3)3·9h2o溶于200ml无水乙醇中,fe(no3)3·9h2o浓度为2mmol/l,将10glini0.6co0.2mn0.2o2正极料倒入其中,搅拌得到悬浊液a;将nh4hf2溶于200ml去离子水中,nh4hf2浓度为8mmol/l,得到澄清溶液b。

(2)将溶液b逐滴加入溶液a中,在室温下搅拌6h。

(3)将步骤(2)中反应完成后的浊液进行抽滤,滤饼在80℃下真空干燥24h、研磨后过300目筛,在氩气气氛下,从室温开始以5℃/min升温至180℃,保温4h、自然冷却后得到包覆后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本实施例制得的正极材料表面包覆层较为均匀,在0.5c下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67.67mag-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