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分路线及轨道分路线中电阻阻值的计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71779发布日期:2018-12-14 22:18阅读:71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分路线及轨道分路线中电阻阻值的计算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火车经过铁路钢轨的轨道分路线,以及利用该轨道分路线进行测试的方法。



背景技术:

轨道分路线主要是为了模拟列车压轨,即用分路线来模拟列车压轨,借此判断继电器是否可靠工作,若可靠工作,则轨道继电器落下,认为钢轨上有车辆经过。

而现有的分路线都采用的面接触,在使用时有很大的弊端,由于铁路钢轨表面并不是很光滑,在使用分路线时,为了使得分路线更好的接触到钢轨表面,现场工人需要在钢轨表面打磨平滑来使分路线接触变得更可靠,即使这样也不能保证分路线接触面和钢轨打磨面实现可靠的接触,进而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技术原因,本发明提出一种接触可靠的轨道分路线。

一种轨道分路线,包括左连接壳体、右连接端壳体和电缆,左连接端壳体和右连接端壳体之间通过电缆相连,其中左连接端壳体合右连接端壳体内均分别设有一压头,所述压头弹性设置在左连接端壳体和右连接端壳体内部,且均有一端延伸至壳体外部,其中左连接端壳体内部设有一电阻,所述电缆、电阻、压头均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电缆一端穿过左连接端壳体依次连接电阻和左连接端壳体内的压头,另一端穿过右连接端壳与右连接端壳体内的压头相连;两压头与左连接端壳体和右连接端壳体之间均设有绝缘套;所述左连接端壳体和右连接端壳体均分别设有磁铁,所述磁铁设置在左连接端壳体和右连接端壳体设有压头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磁铁套设于绝缘套外壁。

更进一步地,电缆的长度为1米,其铜线直径为1.5平方毫米。

更进一步地,所述左连接端壳体和右连接端壳体的长度均为40厘米。

更优选地,所述左连接壳体压头至右连接端壳体压头之间的长度在1.8-2.2米之间。

本发明所述轨道分路线,利用左连接壳体压头和右连接端壳体压头实现连接,将原有的接触面变成为接触点,虽然减少了接触面积,但是却增加了接触的可靠性,提升了使用效果,本发明连接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可工业化生产。

另外,铁路上的轨道分路线标准为:0.15ω、0.06ω和0.5ω,常用的为0.15ω、0.06ω这两种,现有的分路线在实际的使用中,导线的阻值较低,远远达不到列车实际的阻值,虽然分路线阻值低具有较好的分路效果,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没有达到标准的分路线,不能有效地模拟列车的压轨,在实际使用中导致分路线不准确,即使用分路线模拟列车压轨时,轨道继电器是可以落下的,而列车真正经过时,轨道继电器是不能落下的,导致故障出现,分路不良的现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在左连接端壳体内部设有一个用于补偿阻值的电阻,该电阻阻值的设定采用以下计算方法:r=r总-r线-r压头;

其中r总为铁路上的轨道分路线标准阻值;r线为电缆阻值;r压头为压头阻值。

本发明增加了补偿电阻,使得分路线的电阻达到使用的标准合要求,可以真正的模拟列车压轨的效果,当接收端轨道继电器出现问题时,可以辅助现场人员精准地找出分路不良的故障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连接壳体;2-右连接端壳体;3-电缆;4-电阻;5-压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发明所述一种轨道分路线,包括左连接壳体1、右连接端壳体2和电缆3,左连接端壳体和右连接端壳体2之间通过电缆3相连,其中左连接端壳体合右连接端壳体2内均分别设有一压头5,所述压头5弹性设置在左连接端壳体和右连接端壳体2内部,且均有一端延伸至壳体外部,其中左连接端壳体内部设有一电阻4,所述电缆3、电阻4、压头5均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电缆3一端穿过左连接端壳体依次连接电阻4和左连接端壳体内的压头5,另一端穿过右连接端壳与右连接端壳体2内的压头5相连;两压头5与左连接端壳体和右连接端壳体2之间均设有绝缘套。本实施例在左连接端壳体和右连接端壳体2均分别设有磁铁,所述磁铁设置在左连接端壳体和右连接端壳体2设有压头5的一端,优选将所述磁铁套设于绝缘套外壁;电缆3的长度为1米,其铜线直径为1.5平方毫米;所述左连接端壳体和右连接端壳体2的长度均为40厘米;左连接壳体1压头5至右连接端壳体2压头5之间的长度在1.8-2.2米之间,距离与铁轨两轨道之间的距离相匹配。

本发明在左连接端壳体1内部设有一个用于补偿阻值的电阻4,该电阻4阻值的设定采用以下计算方法:r=r总-r线-r压头;

其中r总为铁路上的轨道分路线标准阻值;r线为电缆阻值;r压头为压头阻值。

本发明增加了电阻4,使得分路线总电阻达到使用的标准合要求,可以真正的模拟列车压轨的效果,当接收端轨道继电器出现问题时,可以辅助现场人员精准地找出分路不良的故障点。

使用时,将本发明左连接壳体1压头5和右连接端壳体2压头5分别同步通过磁铁吸附在两条铁轨的上表面,即模拟一次列车经过。设置在左连接壳体1和右连接端壳体2上的磁铁,利用磁力吸附在钢轨上,进一步保证了压头5与钢轨的接触。本发明所述轨道分路线,利用左连接壳体1压头5和右连接端壳体2压头5实现连接,将原有的接触面变成为接触点,虽然减少了接触面积,但是却增加了接触的可靠性,提升了使用效果。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钢轨的分路线。本发明所述一种轨道分路线,包括左连接壳体、右连接端壳体和电缆,左连接端壳体和右连接端壳体之间通过电缆相连,其中左连接端壳体合右连接端壳体内均分别设有一压头,本发明所述轨道分路线,利用左连接壳体压头和右连接端壳体压头实现连接,将原有的接触面变成为接触点,虽然减少了接触面积,但是却增加了接触的可靠性,提升了使用效果,本发明连接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可工业化生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宏亮;杜振军;陈永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锐奥铁路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7.09
技术公布日:2018.12.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