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23444发布日期:2018-12-19 05:48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汽车电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即为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多指为电动汽车、电动列车、电动自行车、高尔夫球车提供动力的蓄电池。其主要区别于用于汽车发动机起动的起动电池。多采用阀口密封式铅酸蓄电池、敞口式管式铅酸蓄电池以及磷酸铁锂蓄电池。在汽车和摩托车行业,主要是为发动机的起动点火和车载电子设备的使用提供电能;在电动汽车和电动自行车行业,取代汽油和柴油,作为电动汽车或电动自行车的行驶动力电源。现有的汽车动力电池安装在汽车车头上的时候,很难进行散热,造成电池寿命减短,给人们带来不便。

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新能源电池散热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2017213035313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水散热的汽车动力电池装置,包括散热座本体、电池固定槽、第一电动伸缩箱、第二电动伸缩箱、第二电动伸缩杆、顶板、卡销、第一电动伸缩杆、出气管、卡槽、顶板固定孔和进气管,所述散热座本体的底端四周均设有所述第二电动伸缩箱,所述第二电动伸缩箱的顶端上设有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散热座本体的中部设有所述电池固定槽,所述电池固定槽的外侧四周中部均设有所述第一电动伸缩箱,所述第一电动伸缩箱上设有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电池固定槽的顶部设有所述卡槽,所述电池固定槽的一侧设有所述出气管和所述进气管。

该方案实现防止电池进水,同时给电池进行散热,但该方案中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固定,会导致靠近进气口的一端散热效果更好,进而导致电池本体的散热不均匀,最终影响电池本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冷却系统,通过在冷却壳体内部的滑槽内滑动安装通气滑块,在冷却壳体内的滑槽一端与通气滑块之间设置波纹管,同时在电池本体的周围设置冷却软管,实现了对电池本体内体进行降温,延长了电池本体的使用寿命;当增大压缩冷空气的压力时,实现压缩冷空气从冷却软管的另一端进入,使电池本体在一定时间内受到的冷空气更加均匀,防止出现局部受热的情况,提高整体的冷却效果,进而提高电池本体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冷却系统,包括电池壳体、电池本体,所述电池壳体内部设有电池本体;所述电池本体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电池壳体的安装孔内,电池本体表面设有防水层;还包括冷却壳体、冷却软管、支撑柱、通气滑块、波纹管、弹簧,所述电池壳体左端固定连接冷却壳体;所述冷却壳体内部的滑槽内滑动安装通气滑块,冷却壳体内的滑槽一端设置进气孔,冷却壳体内的滑槽一端与通气滑块之间设有波纹管,冷却壳体的右端面上设置两个矩形槽,冷却壳体上的矩形槽靠近外壁的一端设置出气孔,冷壳体内的滑槽与矩形槽之间通过圆柱孔连通;所述通气滑块内部设置l形通气孔;所述电池本体的周围设有冷却软管;所述冷却软管的两端从电池壳体的左端面上圆柱孔内穿过,冷却软管的两端分别插入冷却壳体左端面上的两个矩形槽内,冷却软管的两端端面与矩形槽底面之间留有间隙,冷却软管的两端正对连通滑槽的两个圆柱孔,冷却软管通过支撑柱固定在电池本体与电池壳体之间;所述支撑柱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电池壳体的底部;工作时,往冷却壳体上的进气孔内通入压缩后的冷空气,压缩后的冷空气穿过波纹管,再从通气滑块内部的l形通气孔内穿过,进而通过圆柱孔进入冷却软管的一端,从冷却软管内穿过后,实现了对电池本体内体进行降温,延长了电池本体的使用寿命,用于冷却后的冷空气从冷却软管的另一端流出,进而从冷却壳体上的出气孔内排出;增大压缩冷空气的压力,压缩冷空气推动通气滑块压缩弹簧,实现压缩冷空气从冷却软管的另一端进入,使电池本体在一定时间内受到的冷空气更加均匀,防止出现局部受热的情况,提高整体的冷却效果,进而提高电池本体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冷却软管设置成波浪形;工作时,冷却软管设置成波浪形能够增大冷空气的表面积,进而增大冷却效率,提高冷却效果。

优选的,所述冷却软管的两端设置成喇叭口;工作时,压缩冷空气从冷却壳体内的圆柱孔进入喇叭口,减少了压缩空气在进入过程中的压力损失;冷却后的冷空气从冷却软管内流出,经过冷却软管出口处的喇叭口,使冷却后的冷空气流过喇叭口的速度更快,进而增大了冷却软管内冷空气的流动速度,使冷却效率增加,进而提高了冷却效果。

优选的,所述冷却软管能够膨胀,冷却软管靠近支撑柱的位置设置大口径软管;工作时,增大压缩冷空气的压力,压缩冷空气推动通气滑块压缩弹簧,实现压缩冷空气从冷却软管的另一端进入,压缩冷空气使冷却软管靠近支撑柱的位置处开始膨胀,沿着冷却软管依次膨胀,膨胀后的冷却软管表面积增大,进而提高了冷却效果。

优选的,所述冷却软管上设有滑动环;所述滑动环能够沿冷却软管表面滑动,滑动环靠近支撑柱一侧端面与支撑柱之间通过弹簧连接;工作时,冷却软管从支撑柱一端开始膨胀,膨胀后的冷却软管推动滑动环一侧端面,进而推动滑动环沿冷却软管表面滑动,实现把冷却软管表面的液化水滴推送到冷却软管一端的支撑柱上,进而使水滴沿支撑柱表面流到排水槽内,最终排出电池壳体,保证了电池壳体内的液化水滴及时的排出,进而保证了电池本体的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滑动环的远离大口径软管一侧的端面上设置圆弧形凹槽;工作时,膨胀后的冷却软管推动滑动环一侧端面,进而推动滑动环沿冷却软管表面滑动,滑动环移动的过程中刮除冷却软管表面的液化水滴,刮除的液化水滴沿滑动环端面流入圆弧形凹槽内,进而防止了液化水滴掉落后对电池本体产生浸泡,避免了电池本体的直接报废。

优选的,所述滑动环的中心孔设置成弧面孔;工作时,滑动环的中心孔设置成弧面孔,滑动环在沿冷却软管表面移动时能够摆动,使得滑动环在波浪形的冷却软管表面更容易滑动,实现滑动环更加及时地清除冷却软管表面的液化水滴,防止了液化水滴因自动掉落,进而防止液化水滴对电池本体产生破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在冷却壳体内部的滑槽内滑动安装通气滑块,在冷却壳体内的滑槽一端与通气滑块之间设置波纹管,同时在电池本体的周围设置冷却软管,实现了对电池本体内体进行降温,延长了电池本体的使用寿命;当增大压缩冷空气的压力时,实现压缩冷空气从冷却软管的另一端进入,使电池本体在一定时间内受到的冷空气更加均匀,防止出现局部受热的情况,提高整体的冷却效果,进而提高电池本体的使用寿命。

2.本发明通过在冷却软管的两端设置成喇叭口,实现减少压缩空气在进入过程中的压力损失;冷却后的冷空气从冷却软管内流出时,使冷却后的冷空气流过喇叭口的速度更快,进而增大了冷却软管内冷空气的流动速度,使冷却效率增加,进而提高了冷却效果。

3.本发明通过在冷却软管上设置滑动环,实现将冷却软管表面的液化水滴推送到冷却软管一端的支撑柱上,最终排出电池壳体,保证了电池壳体内的液化水滴及时的排出,进而保证了电池本体的安全性。

4.本发明通过在滑动环的远离大口径软管一侧的端面上设置圆弧形凹槽,实现刮除的液化水滴沿滑动环端面流入圆弧形凹槽内,进而防止了液化水滴掉落后对电池本体产生浸泡,避免了电池本体的直接报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处的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处的放大图;

图中:电池壳体1、电池本体2、冷却壳体3、进气孔31、出气孔32、冷却软管4、喇叭口41、大口径软管42、支撑柱5、通气滑块6、波纹管7、滑动环8、圆弧形凹槽81、弧面孔8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冷却系统,包括电池壳体1、电池本体2,所述电池壳体1内部设有电池本体2;所述电池本体2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电池壳体1的安装孔内,电池本体2表面设有防水层;还包括冷却壳体3、冷却软管4、支撑柱5、通气滑块6、波纹管7、弹簧,所述电池壳体1左端固定连接冷却壳体3;所述冷却壳体3内部的滑槽内滑动安装通气滑块6,冷却壳体3内的滑槽一端设置进气孔31,冷却壳体3内的滑槽一端与通气滑块6之间设有波纹管7,冷却壳体3的右端面上设置两个矩形槽,冷却壳体3上的矩形槽靠近外壁的一端设置出气孔32,冷壳体内的滑槽与矩形槽之间通过圆柱孔连通;所述通气滑块6内部设置l形通气孔;所述电池本体2的周围设有冷却软管4;所述冷却软管4的两端从电池壳体1的左端面上圆柱孔内穿过,冷却软管4的两端分别插入冷却壳体3左端面上的两个矩形槽内,冷却软管4的两端端面与矩形槽底面之间留有间隙,冷却软管4的两端正对连通滑槽的两个圆柱孔,冷却软管4通过支撑柱5固定在电池本体2与电池壳体1之间;所述支撑柱5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电池壳体1的底部;工作时,往冷却壳体3上的进气孔31内通入压缩后的冷空气,压缩后的冷空气穿过波纹管7,再从通气滑块6内部的l形通气孔内穿过,进而通过圆柱孔进入冷却软管4的一端,从冷却软管4内穿过后,实现了对电池本体2内体进行降温,延长了电池本体2的使用寿命,用于冷却后的冷空气从冷却软管4的另一端流出,进而从冷却壳体3上的出气孔32内排出;增大压缩冷空气的压力,压缩冷空气推动通气滑块6压缩弹簧,实现压缩冷空气从冷却软管4的另一端进入,使电池本体2在一定时间内受到的冷空气更加均匀,防止出现局部受热的情况,提高整体的冷却效果,进而提高电池本体2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案,所述冷却软管4设置成波浪形;工作时,冷却软管4设置成波浪形能够增大冷空气的表面积,进而增大冷却效率,提高冷却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案,所述冷却软管4的两端设置成喇叭口41;工作时,压缩冷空气从冷却壳体3内的圆柱孔进入喇叭口41,减少了压缩空气在进入过程中的压力损失;冷却后的冷空气从冷却软管4内流出,经过冷却软管4出口处的喇叭口41,使冷却后的冷空气流过喇叭口41的速度更快,进而增大了冷却软管4内冷空气的流动速度,使冷却效率增加,进而提高了冷却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案,所述冷却软管4能够膨胀,冷却软管4靠近支撑柱5的位置设置大口径软管42;工作时,增大压缩冷空气的压力,压缩冷空气推动通气滑块6压缩弹簧,实现压缩冷空气从冷却软管4的另一端进入,压缩冷空气使冷却软管4靠近支撑柱5的位置处开始膨胀,沿着冷却软管4依次膨胀,膨胀后的冷却软管4表面积增大,进而提高了冷却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案,所述冷却软管4上设有滑动环8;所述滑动环8能够沿冷却软管4表面滑动,滑动环8靠近支撑柱5一侧端面与支撑柱5之间通过弹簧连接;工作时,冷却软管4从支撑柱5一端开始膨胀,膨胀后的冷却软管4推动滑动环8一侧端面,进而推动滑动环8沿冷却软管4表面滑动,实现把冷却软管4表面的液化水滴推送到冷却软管4一端的支撑柱5上,进而使水滴沿支撑柱5表面流到排水槽内,最终排出电池壳体1,保证了电池壳体1内的液化水滴及时的排出,进而保证了电池本体2的安全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案,所述滑动环8的远离大口径软管42一侧的端面上设置圆弧形凹槽81;工作时,膨胀后的冷却软管4推动滑动环8一侧端面,进而推动滑动环8沿冷却软管4表面滑动,滑动环8移动的过程中刮除冷却软管4表面的液化水滴,刮除的液化水滴沿滑动环8端面流入圆弧形凹槽81内,进而防止了液化水滴掉落后对电池本体2产生浸泡,避免了电池本体2的直接报废。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案,所述滑动环8的中心孔设置成弧面孔82;工作时,滑动环8的中心孔设置成弧面孔82,滑动环8在沿冷却软管4表面移动时能够摆动,使得滑动环8在波浪形的冷却软管4表面更容易滑动,实现滑动环8更加及时地清除冷却软管4表面的液化水滴,防止了液化水滴因自动掉落,进而防止液化水滴对电池本体2产生破坏。

工作时,往冷却壳体3上的进气孔31内通入压缩后的冷空气,压缩后的冷空气穿过波纹管7,再从通气滑块6内部的l形通气孔内穿过,进而通过圆柱孔进入冷却软管4的一端,从冷却软管4内穿过后,实现了对电池本体2内体进行降温,延长了电池本体2的使用寿命,用于冷却后的冷空气从冷却软管4的另一端流出,进而从冷却壳体3上的出气孔32内排出;增大压缩冷空气的压力,压缩冷空气推动通气滑块6压缩弹簧,实现压缩冷空气从冷却软管4的另一端进入,使电池本体2在一定时间内受到的冷空气更加均匀,防止出现局部受热的情况,提高整体的冷却效果,进而提高电池本体2的使用寿命,压缩冷空气进入冷却软管4后,压缩冷空气使冷却软管4靠近支撑柱5的位置处开始膨胀,沿着冷却软管4依次膨胀,膨胀后的冷却软管4表面积增大,进而提高了冷却效果;同时膨胀后的冷却软管4推动滑动环8一侧端面,进而推动滑动环8沿冷却软管4表面滑动,滑动环8移动的过程中刮除冷却软管4表面的液化水滴,刮除的液化水滴沿滑动环8端面流入圆弧形凹槽81内,实现把冷却软管4表面的液化水滴推送到冷却软管4一端的支撑柱5上,进而使水滴沿支撑柱5表面流到排水槽内,最终排出电池壳体1,保证了电池壳体1内的液化水滴及时的排出,同时防止了液化水滴掉落后对电池本体2产生浸泡,避免了电池本体2的直接报废,保证了电池本体2的安全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