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硒化钒纳米片/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14407发布日期:2019-11-01 19:27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纳米复合材料
技术领域
:,尤其是一种二硒化钒纳米片/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柔性超级电容器的应用。
背景技术
::金属型二维材料如二硒化钒,二硫化钒等具有大比表面积、高电导率、优异的催化及电化学性能,因此这类材料在能源转换和存储方向,如:电解水和超级电容器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二维材料的层内原子通过作用力较强的化学键相互作用,而层间原子通过非常弱的范德瓦尔斯力相互作用,这种强各向异性作用力导致材料出现明显的各向异性生长,样品在弱相互作用的方向生长速度慢,在强相互作用的方向生长快,形成了具有大比表面积的片状形貌。金属性二维纳米片已经被用来制备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并体现出较好的电荷存储性能,由于在制备超电电极过程中,二维纳米片会相互堆叠,部分面积被遮挡而无法存储电荷,不能充分发挥二维材料大比表面积的优势。通过将二维纳米片与碳纳米管材料复合,可以使二维材料的表面完全暴露在电解质溶液中,最大限度的利用二维材料纳米片的表面存储电荷。此外,碳纳米管不仅导电性能好,而且还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二维纳米片和碳纳米管材料的复合,可以同时利用两种材料的优势,实现协同增强效应,满足柔性超级电容器对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和力学性能的要求,推动柔性超级电容器在可穿戴器件中的应用。目前,二维纳米片与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都是通过多种前躯体在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实现。如X.Q.Wang,Y.F.Chen,F.Qi,B.J.Zheng,J.R.He,Q.Li,P.J.Li,W.L.Zhang,Y.R.Li,InterwovenWSe2/CNTshybridnetwork:Ahighlyefficientandstableelectrocatalystforhydrogenevolution,Electrochem.Commun.,72(2016)74.和C.P.Mu,J.F.Song,B.C.Wang,C.Zhang,J.Y.Xiang,F.S.Wen,Z.Y.Liu,Two-dimensionalmaterialsandone-dimensionalcarbonnanotubecompositesformicrowaveabsorption,Nanotechnology,29(2018)7,该方法通常需要将含有原料的溶液放在密闭容器中,并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长时间反应,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另外,反应产物溶液中还含有杂质成分,尽管可以通过多次洗涤清除大部分杂质,但难免会有残留杂质污染,最终为了得到纯净的复合材料样品,需要过滤分离和干燥。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二硒化钒纳米片/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采用二氧化硅/硅为衬底,以碳纳米管与三氯化钒粉为前驱体,利用化学气相沉积生长制备二硒化钒纳米片/碳纳米管,使二硒化钒纳米片定向且垂直生长在碳纳米管团簇表面,利用二硒化钒纳米片的大比表面积和碳纳米管良好的导电性和机械性,两者产生协同效应,用于制作具有高比电容、高功率能量密度、稳定循环特性和优良机械性能的柔性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应用于可穿戴器件中该纳米复合材料作为电极材料应用于柔性超级电容器,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和疲劳性能,工艺简单,操作安全性好,产品质量高,结构可控,无需分离处理等优点。实现本发明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二硒化钒纳米片/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化学气相沉积制备,其特点是采用二氧化硅/硅衬底,以碳纳米管和三氯化钒粉混合物为前驱体,利用化学气相沉积生长二硒化钒纳米片/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其制备包括以下步骤:a、衬底材料的清洗将一面抛光的二氧化硅/硅衬底裁剪成矩形,并将衬底抛光面向上,依次放入装有丙酮、乙醇和去离子水的容器中,各超声清洗20min,最后用氮气将衬底吹干,所述丙酮和乙醇为分析纯。b、管式炉的清洗将装有纯度为99.99%硒粉的石英舟放置在管式炉的上游炉口处在室温下通入流量为200~500sccm的高纯氩气或氮气进行10~30min空气置换和清洗。c、前驱体的设置将粒径为600目的三氯化钒粉末与碳纳米管按1:1~6质量比混合为前驱体放置在清洗后的二氧化硅/硅衬底抛光面上,并将其转移到管式炉的反应室中心,且由进气口向反应室通入流量为200~500sccm的高纯氩气或氮气进行10~30min空气置换和清洗,然后将其流量调至50~200sccm。d、气相沉积生长以10~30℃/min升温速率将管式炉加热到450~850℃进行气相沉积生长,其生长保温10~30分钟后自然降至室温,取出衬底得产物为碳纳米管团簇表面定向垂直生长二硒化钒纳米片的复合材料,即二硒化钒纳米片/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二硒化钒纳米片/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应用,其特点是将二硒化钒纳米片/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与分析纯的乙醇按1g:1~10ml质量体积比混合,搅拌形成浆料后涂抹到集电极上形成厚度为1~10μm的薄膜电极,然后在薄膜电极表面覆盖固态电解质组装成柔性超级电容器,所述集电极采用0.1mm厚铂片裁剪成叉指形,且由双面胶粘贴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柔性衬底上;所述固态电解质为硝酸化钾/聚乙烯醇固态电解质、硫酸钠/聚乙烯醇固态电解质或硝酸钠/聚乙烯醇固态电解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工艺简单,操作安全性好,产品质量高,结构可控,无需分离处理等优点,可用来制作高比电容、高功率能量密度、稳定循环特性和优良机械性能的柔性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应用于可穿戴器件中,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和疲劳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化学气相沉积生长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二硒化钒纳米片/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扫描电镜图;图3为实施例1制备的二硒化钒纳米片/碳纳米管复合材料X射线衍射图;图4为实施例1制备的二硒化钒纳米片扫描电镜及能谱图;图5为实施例1制备的复合材料组装柔性超级电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图7为柔性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功率密度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步骤一:衬底裁剪用钻石刻刀将一面抛光的二氧化硅/硅衬底刻成1.5厘米×1厘米的长方形。步骤二:衬底清洗将二氧化硅/硅衬底的抛光面向上依次放入装有分析纯的丙酮、分析纯的乙醇和去离子水的烧杯中清洗,清洗溶液的液面要高于二氧化硅/硅衬底1厘米以上,然后将烧杯放入超声清洗器中超声20分钟,去离子水超声清洗后用氮气枪将二氧化硅/硅衬底吹干。步骤三:衬底上制备三氯化钒/碳纳米管混合物前驱体参阅附图1,将装有400mg纯度为99.99%的硒粉5放入石英舟4中,并将石英舟4放入位于管式炉1上游的炉口处,在室温下石英管6通入流量为200sccm的高纯氩气并保持30分钟进行空气置换和清洗。在充有氮气的手套箱中按下述步骤进行前驱体的配置,其具体操作如下:(a)称取8mg纯度为99%、粒径为600目的三氯化钒粉末与4mg碳纳米管放入研钵中机械混合10分钟为前驱体2,然后称取12mg前驱体2放置在二氧化硅/硅衬底3的抛光面上。(b)将设置前驱体2的二氧化硅/硅衬底3从手套箱中转移到管式炉1的反应室中心,然后通入流量为200sccm的高纯氩气并保持30分钟,清洗由衬底转移引入的空气,最后将高纯氩气流量调整到100sccm。步骤五:气相沉积生长以20℃/min升温速率将管式炉1加热到600℃进行气相沉积生长,其生长保温20分钟后结束加热并随炉冷却至室温,取出衬底得产物为碳纳米管团簇表面定向垂直生长二硒化钒纳米片的材料,即二硒化钒纳米片/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参阅附图2,上述产物经电镜扫描,可以看到在碳纳米管团簇表面,垂直定向生长了大量的二硒化钒纳米片,表明所得产物为二硒化钒纳米片/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参阅附图3,上述产物经X射线衍射表征,所得产物与二硒化钒以及碳纳米管的标准X射线衍射谱线一致,表明所得产物质量高,其中碳纳米管的X射线峰用箭头标出,其他峰属于二硒化钒。参阅附图4,上述产物经X射线能谱表征,所得产物的钒与硒的原子比为1:2.1,且与二硒化钒的化学计量比很接近,进一步验证了所得产物具有很高品质。实施例2参阅附图5~图6,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作为超级电容器的柔性衬底7,将厚度为0.1mm的铂片剪成叉指形集电极8,并用双面胶粘在柔性衬底7的中央;将上述实施例1制备的二硒化钒纳米片/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与分析纯的乙醇按1g:2ml质量体积比混合,搅拌形成浆料后涂抹到叉指形的集电极8表面,待酒精挥发后形成薄膜电极9,然后在薄膜电极9表面覆盖硝酸化钾/聚乙烯醇固态电解质10组装成柔性超级电容器,所述硝酸化钾/聚乙烯醇固态电解质10由5克硝酸钾和5克聚乙烯醇溶于50毫升去离子水中搅拌至澄清配置而成。参阅附图7,上述柔性超级电容器经能量/功率密度测试,表明该二硒化钒纳米片/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组装的柔性超级电容器具有较高的能量和功率密度。以上各实施例只是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专利,凡为本发明等效实施,均应包含于本发明专利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