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极片及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89529发布日期:2019-01-14 18:59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电池极片及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在锂电池行业使用全极耳为电池极片的正极片加工生产过程中,由于辊压等加工,由于料区和极耳区受力不等带来的应力释放会造成极片变形,极片变形后将会影响卷绕的定位以及收放卷张力,导致出现短路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极片及锂离子电池,解决了在辊压等加工过程中应力释放会造成极片变形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电池极片,包括:集流体,所述集流体表面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相邻;电极材料层,附着于所述第一区域内;去应力涂层,附着于所述第二区域内,且所述去应力涂层与所述电极材料层相连,所述去应力涂层用于在电池极片的辊压过程中释放所述电极材料层的应力。

进一步地,所述集流体表面还具有第三区域,所述第三区域位于所述集流体表面的边缘位置,位于所述第三区域位置处的所述集流体用于在所述电池极片卷绕后焊接为极耳;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三区域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去应力涂层的厚度小于所述电极材料层的厚度。

进一步地,沿背离所述电极材料层的方向,所述去应力涂层的厚度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去应力涂层的材料包括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热敏材料、导电剂和锂源。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剂包括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碳纳米管、石墨烯、科琴黑。

进一步地,所述锂源包括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氧化锂、氟化锂、硫化锂、氢氧化锂。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极片为正极片。

进一步地,所述去应力涂层的材料包括正极浆。

进一步地,所述集流体包括铝箔。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上述的电池极片。

本发明通过在与电极材料层相邻的第二区域内设置去应力涂层,并使去应力涂层与电极材料层相连,在电池极片被辊压过程中,应力由中间往两边释放的过程通过去应力涂层减缓释放,逐渐稀释该应力,不至于中间部分与其他部分的变形度相差很大造成不可逆的变形,从而防止极片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极片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集流体的俯视图;

图例:10、集流体;11、第一区域;12、第二区域;13、第三区域;20、电极材料层;30、去应力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极片,包括集流体10、电极材料层20和去应力涂层30,集流体10表面具有第一区域11和第二区域12,第二区域12与第一区域11相邻;电极材料层20附着于第一区域11内;去应力涂层30附着于第二区域12内,且去应力涂层30与电极材料层20相连,去应力涂层30用于在电池极片的辊压过程中释放电极材料层20的应力。本发明通过在与电极材料层20相邻的第二区域12内设置去应力涂层30,并使去应力涂层30与电极材料层20相连,在电池极片被辊压过程中,应力由中间往两边释放的过程通过去应力涂层30减缓释放,逐渐稀释该应力,不至于中间部分与其他部分的变形度相差很大造成不可逆的变形,从而防止极片变形。

在上述实施例中,集流体10表面还具有第三区域13,第三区域13位于集流体10表面的边缘位置,位于第三区域13位置处的集流体10用于在电池极片卷绕后焊接为极耳;第二区域12位于第一区域11与第三区域13之间。本发明通过将第二区域12设置在第一区域11与第三区域13之间,在电池极片被辊压过程中,应力由中间往两边释放的过程通过去应力涂层30减缓释放,去应力涂层区将会弱化其应力最后释放到全极耳,不至于中间部分与极耳部分的变形度相差很大造成不可逆的变形,从而防止极片褶皱和变形,还可以降低成本,而且去应力涂层与电极材料层的颜色更容易区别,将提升涂布定位精度,提升整体生产良率。

在上述实施例中,去应力涂层30的厚度小于电极材料层20的厚度。沿背离电极材料层20的方向,去应力涂层30的厚度逐渐减小。本发明通过将去应力涂层30设置为沿背离电极材料层20的方向厚度逐渐减小,在加工中产生的应力将会缓慢有梯度的释放,不至于极片变形带来的不良影响,去应力涂层30也可以设置不同厚度的多条涂层。而且,为了保证能量密度,去应力涂层30的宽度可以在2~3mm之间。

在上述实施例中,去应力涂层30的材料包括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热敏材料、导电剂和锂源。其中,导电剂包括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碳纳米管、石墨烯、科琴黑。锂源包括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氧化锂、氟化锂、硫化锂、氢氧化锂。本发明的去应力涂层采用热敏材料、导电剂,可以提升安全性、导电性等性能。

在上述实施例中,电池极片为正极片,去应力涂层30的材料包括正极浆。

在上述实施例中,集流体10包括铝箔。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上述的电池极片。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极片及锂离子电池,所述电池极片包括:集流体,所述集流体表面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相邻;电极材料层,附着于所述第一区域内;去应力涂层,附着于所述第二区域内,且所述去应力涂层与所述电极材料层相连,所述去应力涂层用于在电池极片的辊压过程中释放所述电极材料层的应力。本发明通过在与电极材料层相邻的第二区域内设置去应力涂层,并使去应力涂层与电极材料层相连,在电池极片被辊压过程中,应力由中间往两边释放的过程通过去应力涂层减缓释放,逐渐稀释该应力,不至于中间部分与其他部分的变形度相差很大造成不可逆的变形,从而防止极片变形。

技术研发人员:曾庆苑;钟宽;李影;王文华;何意;李乾乾;吉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17
技术公布日:2019.0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