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栅与极耳的连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94595发布日期:2019-03-02 01:15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板栅与极耳的连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池板栅组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板栅与极耳的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板栅与极耳是铅酸蓄电池主要组成部件,极耳通常是固定在板栅上,形成正负极,从而构成电池中最重要的导电部位。现有的板栅与极耳的连接方式有:第一,通过具有粘接性能的导电胶将极耳固定连接在板栅上,此连接方式由于电池的长期使用,导致导电胶粘连性下降,容易造成极耳从板栅上脱落,从而使电池无法继续使用;第二,在板栅与极耳之间使用金属进行连接,即先将金属固定在板栅上,然后再将极耳固定到金属上,从而使板栅与极耳连接固定,但使用金属连接板栅与极耳,一方面由于金属本身较重,会增加电池的整体重量,另一方面由于金属价格较高,会导致电池的投入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板栅与极耳的连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极耳易从板栅上脱落及由于板栅与极耳连接不稳定而造成电池导电性能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板栅与极耳的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具有导电性的连接件固定在板栅上;

b、再将极耳固定在连接件上,使极耳与板栅形成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原理及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具有导电性的连接件,将板栅与极耳进行固定连接,连接的过程中,先将连接件固定在板栅上,然后再将极耳固定在连接件上。与现有技术中通过导电胶进行粘接固定相比,本发明通过双重连接固定,实现了板栅与极耳的稳定连接,提高了板栅与极耳之间的稳固性,进一步达到了防止极耳从板栅上脱落的效果,从而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此外采用具有导电性的连接件,在固定板栅与极耳的同时,不会影响两者之间的导电传递,从而提高了电池的整体使用感。

进一步,所述步骤a中,连接件为金属。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连接板栅与极耳的过程中,不会影响板栅与极耳之间的导电性,使电池能够正常使用。

进一步,所述金属为金属网、金属钉和金属涂层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组合。

进一步,所述连接件为导电体。

进一步,所述导电体包括金属层和具有导电性的非金属层,金属层包覆在非金属层的外侧。由金属层和非金属层组成导电体,在保证导电性能的情况下,可降低导电体中金属的含量,一方面能够降低导电体的重量,另一方面能够降低投入成本;将金属层包覆在非金属层的外侧,便于将导电体连接在板栅上,防止极耳从板栅上脱落,而且安装时不用考虑导电体的方向,节省了安装的时间,提高了安装的效率。

进一步,所述非金属层包括石墨层和包覆在石墨层外侧的半导体层,半导体层为硅层。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具有导电性的石墨和半导体代替部分金属,既能够达到导电的效果,又能够减轻导电体的重量,从而减轻电池的重量。硅作为最常见的半导体,具有导电性能,且价格便宜。

进一步,所述金属层上开有用于连接固定的凹槽,凹槽分布在金属层每个面的正中心和四角上。设置凹槽,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在凹槽处进行焊接,完成焊接后,使导电体与板栅形成面接触,增强固定连接的效果,防止导电体发生脱落。在中心和四角上进行设置,焊接固定时仅能够减小工作量,又能够达到固定的效果。

进一步,连接板栅与极耳时,先将导电体定位到板栅上,然后在凹槽处将导电体与板栅进行焊接固定;然后将极耳定位到导电体上,再在极耳与导电体之间的凹槽处将极耳与导电体进行焊接;焊接时,使焊接点位于凹槽内。

进一步,所述金属层上开有限位槽,连接件为环扣,环扣的一端铰接在金属层上,环扣的另一端用于插入限位槽内,环扣插入限位槽的一端为针状。设置呈针状,为了便于环扣插入到板栅或极耳中,将导电体固定连接在板栅上或将极耳固定连接在导电体上,防止极耳从板栅上脱落。

进一步,连接板栅与极耳时,先转动导电体与板栅接触一侧的环扣,将环扣插入限位槽的一端绕过或穿过板栅,然后插回到限位槽内进行锁定,将导电体固定连接在板栅上;然后转动导电体与极耳接触一侧的环扣,将环扣插入限位槽的一端绕过或穿过极耳,然后插回到限位槽内进行锁定,最后将极耳固定连接在导电体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金属层1、石墨层2、半导体层3、凹槽4。

实施例一:

板栅与极耳的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具有导电性的连接件固定在板栅上,本实施例中连接件为金属,主要选用金属网、金属钉和金属涂层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组合。若选择金属网和金属钉则通过焊接将其固定在板栅上;若选择金属涂层,则将熔融的金属溶液涂刷在板栅上,待其凝固后即可。

b、再将极耳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步骤a中的金属上,从而使极耳与板栅形成固定连接。

实施例二基本如图1所示: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采用导电体作为连接件,该导电体包括金属层1和具有导电性的非金属层,金属层1包覆在非金属层的外侧。非金属层包括石墨层2和包覆在石墨层2外侧的半导体层3,本实施例中半导体层3为硅层。金属层1上开有用于连接固定的凹槽4,凹槽4分布在金属层1每个面的正中心和四角上;金属层1上开有限位槽,金属层1上设有连接件(图中未示出),本实施例中连接件为环扣,环扣的一端铰接在金属层1上,环扣的另一端用于插入限位槽内,环扣插入限位槽的一端为针状。

由金属层1和非金属层组成导电体,在保证导电性能的情况下,可降低导电体中金属的含量,一方面能够降低导电体的重量,另一方面能够降低投入成本;将金属层1包覆在非金属层的外侧,便于将导电体连接在板栅上,防止极耳从板栅上脱落,而且安装时不用考虑导电体的方向,节省了安装的时间,提高了安装的效率。

连接时,先转动导电体与板栅接触一侧的环扣,将环扣插入限位槽的一端绕过(或者穿过)板栅,然后插回到限位槽内进行锁定,最后将导电体固定连接在板栅上。固定的过程中,为了使导电体能够更加稳定地与板栅连接,通过点焊将导电体和板栅表面进行加固;焊接时以凹槽4为焊点进行焊接,一方面以凹槽4作为焊接点,完成焊接后,使导电体与板栅形成面接触,减少环扣连接时导电体与板栅之间的空隙,进一步增强固定连接的效果,防止导电体发生脱落,另一方面凹槽4对焊接起到定位作用,可防止焊接偏移,影响电池的整体外形。同样地,在固定极耳时,先转动导电体与极耳接触一侧的环扣,将环扣插入限位槽的一端绕过(或者穿过)极耳,然后插回到限位槽内进行锁定,最后将极耳固定连接在导电体上,然后再通过点焊的方式进行加固,达到双重固定的效果,防止极耳易脱落的现象。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电池板栅组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板栅与极耳的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具有导电性的连接件固定在板栅上;B、再将极耳固定在连接件上,使极耳与板栅形成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连接件将板栅与极耳进行连接固定,提高了板栅与极耳之间的稳固性,降低了极耳脱落的可能性,从而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何幸华;黎少伟;李政文;何可立;马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倬粤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30
技术公布日:2019.03.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