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SV填孔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35175发布日期:2019-01-28 12:34阅读:1089来源:国知局
一种TSV填孔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微电子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tsv填孔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多,电子产品发展速度加快,对组件的传输速度、使用频率、集成度等都提出的更高的要求。tsv(throughsiliconvia,穿硅过孔)作为一种新兴技术,特别适用于高速、高频、高密度要求的组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tsv的制备过程中,填孔工序是关键工序,其填充质量直接影响着传输特性、热特性、集成特性,是研究中的重点。目前,常用的tsv填孔有盲孔填镀、通孔填镀两种。盲孔填镀难度大,往往需要突破性改进,如改变孔内绝缘层斜坡状态、消除盲孔底部残余气泡、改善电镀液成分等,这些改进耗时费力、效果不佳。相比之下,通孔填镀难度较低、便于操作,但面临着表面cu层过厚、填充率低的问题。现有技术通过底部键合、电化学镀等方式可以改善填充效果,但是过程仍然相对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tsv填孔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能够极大地提升tsv孔的填充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tsv填孔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在si基片正面进行光刻和刻蚀,形成孔径为5~150μm、深度为100~350μm的盲孔,然后去胶;

(2)将步骤(1)处理后的基片背面进行研磨、抛光处理直至露出刻蚀孔,然后进行清洗、烘干,接着双面生长sio2层,所述sio2层覆盖基片的正反面以及孔内壁;

(3)将步骤(2)处理后的基片进行背面贴膜处理;

(4)将步骤(3)处理后的基片进行正面溅射处理,依次溅射ti和cu,其中,ti厚度为400nm~800nm,cu厚度为100nm~500nm;

(5)对步骤(4)处理后的基片进行刻蚀处理,去除基片正面及孔内上部的cu溅射层,并依次进行流水清洗、水枪冲洗和氮气吹干;

(6)将步骤(5)处理后的基片进行背面曝光处理,采用紫外光曝光60秒以上,之后揭膜;

(7)将步骤(6)处理后的基片用稀酸进行超声清洗,接着依次水洗、水超声、水洗;

(8)将步骤(7)处理后的基片采用阶梯电流密度进行镀铜处理,完成tsv孔的填充。

可选的,步骤(3)所述的对步骤(2)处理后的基片进行背面贴膜处理,具体为:采用贴膜机在硅片背面贴uv膜,并沿硅片边缘切去多余的膜,切去多余膜时在uv膜上多留出一个角,以便于后续揭膜。

可选的,步骤(5)所述对步骤(4)处理后的基片进行刻蚀处理,去除基片正面及孔内上部的cu溅射层,并依次进行流水清洗、水枪冲洗和氮气吹干,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501)将si基片正面向下,悬浮放置在cu刻蚀液中,所述cu刻蚀液为hcl和fecl3的混合溶液,其中fecl3的浓度为2~5mol/l,hcl的浓度为1%~5%;

(502)控制刻蚀cu时间为5~20秒,使基片正面的cu以及孔内距正面孔口不大于1/3处的cu被刻蚀掉;

(503)将步骤(502)处理后的基片置于流动的去离子水中进行冲洗,冲洗时间不少于5分钟;

(505)将步骤(504)处理后的基片进行氮气吹干处理。

可选的,步骤(7)所述的将步骤(6)处理后的基片用稀酸进行超声清洗,接着依次水洗、水超声、水洗,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701)将步骤(6)处理后的基片,采用1%~10%稀盐酸超声清洗5~20秒;

(702)将步骤(701)处理后的基片置于流动的去离子水中进行冲洗,冲洗时间不少于5分钟;

(703)将步骤(702)处理后的基片进行超声水洗,水洗时间为5~20秒;

(704)将步骤(703)处理后的基片置于流动的去离子水中进行冲洗,冲洗时间不少于5分钟。

可选的,步骤(8)所述的将步骤(7)处理后的基片采用阶梯电流密度进行镀铜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801)将步骤(7)处理后的基片夹持在电镀夹具上,并置于铜填孔镀液中,其中镀液的成分为:cu2+浓度50g/l~100g/l,ch3so3h5g/l~10g/l,cl-浓度40mg/l~60mg/l,加速剂2ml/l~10ml/l,抑制剂3ml/l~20ml/l,整平剂1ml/l~10ml/l;

(802)将电镀电流密度设置在0.01a/dm2~0.03a/dm2内,电镀10~50分钟;

(803)调整电镀电流密度至0.03a/dm2~0.08a/dm2内,电镀60~120分钟;

(804)调整电镀电流密度至0.08a/dm2~0.13a/dm2内,电镀30~60分钟;

(805)调整电镀电流密度至0.13a/dm2~0.18a/dm2内,电镀30~60分钟;

(806)调整电镀电流密度至0.18a/dm2~0.25a/dm2内,电镀180~600分钟;

(807)将步骤(806)处理后的基片在流动的去离子水中进行冲洗,冲洗时间不少于5分钟;

(808)将步骤(807)处理后的基片用氮气吹干。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以si基片作为基底材料,通过刻蚀孔、研磨抛光、溅射ti/cu种子层、刻蚀部分cu种子层、阶梯电镀cu等过程,实现孔内的良好填充。

具体来说,在电镀前采用刻蚀部分cu种子层的特殊处理方法,可以实现si片表面ti种子层全部保留、tsv孔内ti种子层全部保留、tsv孔内cu种子层部分保留的目的;借助ti上镀铜速度低于cu上镀铜速度的原理,可以实现孔内无空洞、表面不过厚电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不需要改善电镀液成分,提高了镀液的使用窗口;不需要改变孔内绝缘层状态,降低了孔内加工难度;不需要电镀后再退镀,保持了良好的孔口状态;不需要对通孔进行复合和键合,简化了操作复杂度。

总之,本方法简便易行,不需要额外复杂工艺,孔内填充率高,无空洞,表面镀层厚度薄,后续研磨压力小,是对现有技术的一种重要改进。

附图说明

图1是光刻、刻蚀盲孔处理后的tsv孔示意图。

图2是背面研磨、抛光、生长sio2层处理后的tsv孔示意图。

图3是单面依次溅射ti、cu层处理后的tsv孔示意图。

图4是刻蚀cu处理后的tsv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4所示,一种tsv填孔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si基片正面进行光刻、刻蚀处理,得到孔径5~150μm、深度100~350μm的盲孔,然后去胶,处理后的结构如图1所示;

(2)将步骤(1)处理后的基片背面进行研磨、抛光处理直至露出刻蚀孔,并清洗、烘干、双面生长sio2层,处理后的结构如图2所示;

(3)将步骤(2)处理后的基片进行背面贴膜处理;

对基片进行背面贴膜处理时,采用贴膜机在硅片背面贴uv膜、蓝膜等,并沿硅片边缘切去多余的膜,且多留出一个角的uv膜,便于后续揭膜。

(4)将步骤(3)处理后的基片进行单面溅射ti/cu,其中,ti厚度400nm~800nm,cu厚度100nm~500nm,处理后的结构如图3所示;

(5)将步骤(4)处理后的基片进行刻蚀cu预处理,并依次进行流水清洗、水枪冲洗,并氮气吹干,处理后的结构如图4所示;

将si片正面向下,悬浮放置在cu刻蚀液中,溶液比例为hcl/fecl3混合液,其中fecl3浓度为2mol/l~5mol/l,hcl浓度为1%~5%;控制刻蚀cu时间5s~20s,使基片正面及距孔口正面不大于1/3处的cu被刻蚀掉;将基片置于流动的去离子水下进行冲洗,冲洗时间不少于5min;将处理后的基片进行氮气吹干处理。

(6)将步骤(5)处理后的基片进行背面曝光处理,采用uv光曝光60s以上,便于揭膜;

(7)将步骤(6)处理后的基片进行超声清洗,并依次水洗、水超声、水洗;

对基片进行超声清洗,采用1%~10%稀盐酸超声清洗5s~20s;将基片置于流动的去离子水下进行冲洗,冲洗时间不少于5min;对基片进行超声水洗,超声时间5s~20s;处理后的基片置于流动的去离子水下进行冲洗,冲洗时间不少于5min。

(8)将步骤(7)处理后的基片采用阶梯电流密度进行镀铜处理。

将步骤7处理后的基片夹持在电镀夹具上,并置于铜填孔镀液中,其中镀液比例为:cu2+浓度50g/l~100g/l,ch3so3h5g/l~10g/l,cl-浓度40mg/l~60mg/l,加速剂2ml/l~10ml/l,抑制剂3ml/l~20ml/l,整平剂1ml/l~10ml/l;将电镀电流密度设置在0.01a/dm2~0.03a/dm2内,电镀时间10min~50min;调整电镀电流密度至0.03a/dm2~0.08a/dm2内,电镀时间60min~120min;调整电镀电流密度至0.08a/dm2~0.13a/dm2内,电镀时间30min~60min;调整电镀电流密度至0.13a/dm2~0.18a/dm2内,电镀时间30min~60min;调整电镀电流密度至0.18a/dm2~0.25a/dm2内,电镀时间180min~600min;将步骤(806)处理后的基片进行流动去离子水下的冲洗,冲洗时间不少于5min;将处理后的基片用氮气吹干。

完成tsv填孔的制备。

总之,上述方法在硅基片上进行刻蚀盲孔、研磨抛光形成通孔,接着通过通孔溅射、前处理、阶梯电镀等工艺,可获得填充率达100%的tsv铜孔。

本发明方法具有过程简便、填充率高的优点,且方法简单易行、一致性好,便于批量化生产,特别适用于高密度电气互连应用,是实现高速、高频、高密度组件的关键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