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35830发布日期:2019-01-28 12:37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便携式移动设备、可穿戴显示产品等方面需求的快速增长,柔性显示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在可实现柔性显示的显示技术中,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splay,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因其具有响应速度快、视角宽、重量轻、低功耗、亮度高等优异性能,被认为是柔性显示技术中最有前景的技术之一。

在柔性显示面板中设置有多层薄膜层。柔性显示面板具有可弯曲可弯折的功能,当柔性显示面板被多次弯折时,柔性显示面板中的薄膜层容易剥离,从而降低了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能够增强显示面板中薄膜层之间的结合力,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动态耐弯折能力,更好地避免薄膜层的剥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多层薄膜层;其中,多层薄膜层中至少两相邻薄膜层的层表面分别具有凹陷和凸起,凹陷和凸起之间凹凸啮合,凸起的端部直径大于根部直径,凹陷内空间形状与凸起外形匹配。

其中,凸起的竖截面轮廓线为曲线。

其中,凸起的竖截面轮廓线包括对称设置的两条侧边、以及连接两条侧边的端边,侧边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圆弧和第二圆弧,第一圆弧和第二圆弧的开口朝向相对。

其中,显示面板包括:有机发光层和形成在有机发光层上的封装层;其中,封装层包括多层薄膜层。

其中,多层薄膜层包括顺序层叠设置的第一无机层、有机层以及第二无机层;其中,第一无机层与有机发光层相接触。

其中,第一无机层、有机层在远离有机发光层的一侧表面均设置有多个凹陷,第二无机层、有机层在靠近有机发光层的一侧表面均设置有多个凸起,第一无机层的凹陷的深度小于有机层的凹陷的深度。

其中,第一无机层和/或有机层对应显示面板的中间区域的凹陷的分布密度大于对应围绕中间区域的边缘区域的凹陷的分布密度。

其中,第一无机层和/或有机层对应显示面板的中间区域的凹陷的深度大于对应围绕中间区域的边缘区域的凹陷的深度。

其中,第一无机层和有机层数量分别至少为二,第一无机层和有机层彼此交替设置。

其中,第一无机层和/或有机层在远离有机发光层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多个凸起,凸起和对应的述第一无机层和/或有机层一体成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显示面板通过在多层薄膜层中的至少两相邻薄膜层的层表面分别设置凹陷和凸起,凹陷和凸起之间凹凸啮合,凸起的端部直径大于根部直径,凹陷内空间形状与凸起外形匹配,使得显示面板中薄膜层之间的结合力得到提高,进而使得显示面板在弯折时薄膜层不易剥离,提高了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显示面板中aa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显示面板中第一凸起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显示面板中bb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显示面板中cc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显示面板中dd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组件,所属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应可理解,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样的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基准。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公开的显示面板可用于多种显示方式,例如oled显示、量子点显示,micro-led等。这里以oled显示为例进行说明。

本申请公开的显示面板为可弯折的显示面板,这里以柔性显示面板为例进行说明。

本申请公开的显示面板包括多层薄膜层,其中,多层薄膜层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封装层、也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其它区域,这里以多层薄膜层设置在封装层为例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100包括基板10、驱动层11、有机发光层12、第一无机层13、有机层14和第二无机层15。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无机层13、有机层14和第二无机层15形成封装层。也就是说,封装层包括多层也即三层薄膜层,分别为第一无机层13、有机层14和第二无机层15。

驱动层11设置在基板10上;有机发光层12设置在驱动层11上;第一无机层13与有机发光层12接触且覆盖有机发光层12;有机层14覆盖第一无机层13;第二无机层15覆盖有机层14。其中,层叠设置的第一无机层13、有机层14和第二无机层15形成封装有机发光层12的封装薄膜。

请一并参考图2,第一无机层13在远离有机发光层12的一侧表面具有多个第一凹陷131,有机层14在靠近有机发光层12的一侧表面具有多个第一凸起141。其中,第一无机层13中的第一凹陷131和有机层14中的第一凸起141之间凹凸啮合,第一凸起141的端部直径大于根部直径,第一凹陷131内空间形状与第一凸起141外形匹配。其中,第一无机层13和有机层14之间通过第一凹陷131和第一凸起141之间凹凸啮合,能够增强第一无机层13和有机层14之间的结合力,从而更好地避免封装薄膜的剥离。

请一并参考图3,第一凸起141的竖截面轮廓线为曲线。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凸起141的竖截面轮廓线包括对称设置的两条侧边1411、以及连接两条侧边1411的端边1412,端边1412可以为直线也可以为曲线,侧边141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圆弧a1和第二圆弧a2,第一圆弧a1和第二圆弧a2的开口朝向相对,这种弧形的侧边1411能够保证显示面板在动态弯折的过程中在第一无机层13和有机层14的结合处不易产生破损,从而更好地避免封装薄膜的剥离,进而提高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无机层13中,第一凹陷131均匀分布也即第一凹陷131的分布密度相同。在替代的实施例中,第一凹陷131也可以非均匀分布也即第一凹陷131的分布密度不均匀。其中,当第一无机层13对应显示面板的中间区域的第一凹陷131的分布密度大,围绕中间区域的边缘区域的第一凹陷131的分布密度小时,第一凹陷131的这种密度分布方式对显示面板弯折时在第一无机层13和有机层14的结合面所产生的应力有更好的抵消作用,从而可以更好地避免封装薄膜的剥离,提高显示面板的动态耐弯折能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无机层13中,第一凹陷131的深度相同。在替代的实施例中,第一凹陷131的深度也可以不相同。其中当第一无机层13对应显示面板的中间区域的第一凹陷131的深度大,围绕中间区域的边缘区域的第一凹陷131的深度小时,第一凹陷131的这种深度分布方式对显示面板弯折时在第一无机层13和有机层14的结合面所产生的应力有更好的抵消作用,从而可以更好地避免封装薄膜的剥离,提高显示面板的动态耐弯折能力。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无机层13在形成多个第一凹陷131的同时会对应形成多个凸起132,有机层14在形成多个第一凸起141的同时会对应形成多个凹陷142,有机层14中的凹陷142和第一无机层13中的凸起132之间对应的也是凹凸啮合。凸起132的竖截面轮廓线对应的也为曲线。其中,第一无机层13中的凸起132和有机层14中的第一凸起141的竖截面的形状不同,使得第一无机层13中的凸起132和有机层14中的第一凸起141相互错位咬合,从而能够增强第一无机层13和有机层14之间的结合力,更好地避免封装薄膜的剥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无机层13在远离有机发光层12的一侧表面设置的多个凸起132与第一无机层13一体成型。例如,可以通过沉积第一无机层13后对第一无机层13的表面进行图案化来形成多个凸起132。这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沉积第一无机层13;在第一无机层13上通过沉积、曝光、显影形成图案化的光刻胶层,以光刻胶为遮蔽层对第一无机层13进行蚀刻以形成多个凸起132和多个第一凹陷131。在替代的实施例中,第一无机层13在远离有机发光层12的一侧表面设置的多个凸起132与第一无机层13也可以分体成型。例如,可以通过沉积第一无机层13后,利用具有若干通孔的掩膜板在第一无机层13的表面上形成多个凸起132。这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沉积第一无机层13;将具有若干通孔的掩模板置于第一无机层13;然后使用该掩模板在第一无机层13的表面上进行沉积。在第一无机层13的表面对应于掩模板的通孔的区域中,会沉积较多的无机材料,因此对应该区域形成凸起132;在第一无机层13的表面对应于掩模板的非通孔的区域中,不会沉积或会沉积较少的无机材料,因此对应于该区域形成第一凹陷131。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无机层13和凸起132的材料相同。在替代的实施例中,第一无机层13和凸起132的材料也可以不同。例如,第一无机层13、凸起132的材料可以为氧化硅、氮化硅和氮氧化硅中的一种。

在一个实施例中,有机层14的材料可以为环氧系和丙烯酸系中的一种。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无机层15和第一无机层13的材料相同。在替代的实施例中,第二无机层13和第一无机层13的材料也可以不同。例如,第二无机层13的材料可以为氧化硅、氮化硅和氮氧化硅中的一种。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显示面板中bb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如图4和图5所示,显示面板200与显示面板100的区别在于:有机层14在远离有机发光层12的一侧表面具有多个第二凹陷143,第二无机层15在靠近有机发光层12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二凸起151。

有机层14中的第二凹陷143和第二无机层15中的第二凸起151之间凹凸啮合,从而能够增强有机层14和第二无机层15的结合力,提高显示面板的动态耐弯折能力,更好地避免封装薄膜的剥离。

第二凸起151和图1中的第一凸起141类似,为简约起见,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凸起151和第一凸起141的形状相同。在替代的实施例中,第二凸起151和第一凸起141的形状可以不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凸起151和第一凸起141的分布密度可以相同。在替代的实施例中,第二凸起151的分布密度大于第一凸起141的分布密度,使得有机层14与第二无机层15的结合力大于第一无机层13和有机层14的结合力,从而能够更好地避免封装薄膜的剥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无机层13的第一凹陷131的深度等于有机层14的第二凹陷143的深度。在替代的实施例中,第一无机层13的凹陷131的深度小于有机层14的第二凹陷143的深度,使得第一无机层13和有机层14的结合力小于有机层14与第二无机层15的结合力,从而能够更好地避免封装薄膜的剥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无机层13的凹陷131和有机层14的第二凹陷143在有机发光层12上的正投影重叠设置。在替代的实施例中,第一无机层13的凹陷131和有机层14的第二凹陷143在有机发光层12上的正投影错位设置,这样能够更好地避免封装薄膜的剥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有机层14中,第二凹陷143均匀分布也即第二凹陷143的分布密度相同。在替代的实施例中,第二凹陷143也可以非均匀分布也即第二凹陷143的分布密度不均匀。其中,当有机层14中对应显示面板的中间区域的第二凹陷143的分布密度大,围绕中间区域的边缘区域的第二凹陷143的分布密度小时,第二凹陷143的这种密度分布方式对显示面板弯折时在有机层14和第二无机层14的结合面所产生的应力有更好的抵消作用,从而可以更好地提高显示面板的动态耐弯折能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有机层14中,第二凹陷143的深度相同。在替代的实施例中,第二凹陷143的深度也可以不相同。其中,当有机层14对应显示面板的中间区域的第二凹陷143的深度大,围绕中间区域的边缘区域的第二凹陷143的深度小时,第二凹陷143的这种深度分布方式对显示面板弯折时在有机层14和第二无机层15的结合面所产生的应力有更好的抵消作用,从而可以更好地提高显示面板的动态耐弯折能力,进而更好地避免封装薄膜的剥离。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有机层14在形成多个第二凹陷143的同时会对应形成多个凸起144,第二无机层15在形成第二凸起151的同时会对应形成多个凹陷152,有机层14中的凸起144和第二无机层15中的凹陷152之间对应也是凹凸啮合。其中,凸起144的竖截面轮廓线对应的也为曲线。

在一个实施例中,有机层14在远离有机发光层12的一侧表面设置的多个凸起144和有机层14一体成型。例如,可以通过喷涂有机层14后对有机层14的表面进行图案化来形成多个凸起144和多个第二凹陷143。在替代的实施例中,有机层14在远离有机发光层12的一侧表面设置的多个凸起144和有机层14分体成型。例如,可以通过喷涂有机层14后,利用具有若干通孔的掩膜板在有机层14的表面上通过喷涂工艺形成凸起144和多个第二凹陷143。

在一个实施例中,有机层14和凸起144的材料相同。在替代的实施例中,有机层14和凸起144的材料也可以不同。例如,有机层14和凸起144的材料可以为环氧系和丙烯酸系中的一种。

图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显示面板中cc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如图6和图7所示,显示面板300和显示面板200的区别在于:

显示面板400中的第一无机层13不存在第一凹陷131、有机层14不存在第一凸起141,也即显示面板400中仅有有机层14中的第二凹陷143和第二无机层15中的第二凸起151之间凹凸啮合。

需要强调的是,图1、图4和图6所示的显示面板是以封装层包括三层薄膜层,也即依次层叠的第一无机层、有机层和第二无机层为例进行说明的,其仅是示意性的,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的需求来设定封装层中有机层和无机层的数量、封装层中有机层和无机层的排列顺序,只要其实现了在相邻薄膜层的层表面形成了凹陷和凸起且凹陷和凸起之间凹凸啮合其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另外,当三层薄膜层设置在封装层之外的显示面板的其它区域,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图8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柔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所示显示面板中dd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如图8和图9所示,显示面板400和显示面板200的区别在于:

第一无机层13和有机层14的数量分别至少为二,第一无机层13和有机层14彼此交替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无机层13的各层之间的凹陷在有机发光层上13的正投影重叠设置,有机层14的各层之间的凹陷在有机发光层上的正投影重叠设置。

以第一无机层13和有机层14的数量分别为二为例来说,如图8所示,显示面板400的有机发光层12上顺序层叠设置有第一层第一无机层13、第一层有机层14、第二层第一无机层13、第二层有机层14和第二无机层15。如图9所示,第一层第一无机层13和第二层第一无机层13中的第一凹陷131在有机发光层13的正投影重叠设置,第一层有机层14和第二层有机层14中的凹陷142在有机发光层13的正投影重叠设置,第一层有机层14和第二层有机层14中的第二凹陷143在有机发光层13的正投影重叠设置。

需要强调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的需求来设定第一无机层的数量和有机层的数量,只要其实现了在至少一对第一无机层和有机层之间形成凹凸啮合和/或有机层和第二无机层之间形成凹凸啮合,其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显示面板通过在第一无机层、有机层、第二无机层中至少两相邻层的层表面分别设置凹陷和凸起,凹陷和凸起之间凹凸啮合,凸起端部直径大于根部直径,凹陷内空间形状与凸起外形匹配,使得第一无机层和有机层和/或有机层和第二无机层之间的结合力得到提高,进而使得显示面板在弯折时封装薄膜不易剥离,提高了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