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易失性三维半导体存储器的双向栅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34817发布日期:2019-06-15 01:17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非易失性三维半导体存储器的双向栅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微电子器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非易失性三维半导体存储器的双向栅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高效及廉价的微电子产业的发展,半导体存储器需要具有更高的集成密度。高密度对于半导体产品成本的降低至关重要,对于传统的二维及平面半导体存储器,它们的集成密度主要取决于单个存储器件所占的单位面积,集成度非常依赖于掩膜工艺的好坏。但是,即使不断用昂贵的工艺设备来提高掩膜工艺精度,集成密度的提升依旧是非常有限的,尤其是随着摩尔定律的发展,在22nm工艺节点以下,平面半导体存储器面临各类尺寸效应以及散热等问题。

作为克服这种二维极限的替代,三维半导体存储器被提出。三维半导体存储器,可以利用更低制造成本的工艺得到高可靠性的器件性能。在三维nand(notand,非并)型存储器中,bics(bitcostscalable)被认为是一种可以减少每一位单位面积的三维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此项技术通过通孔和拴柱的设计来实现,并且首次发布在2007年的vlsi技术摘要年会中。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采用bics技术后,不仅使得此存储器具有三维结构,也使得数据存储位的减少与层架的堆叠层数成正比。但随着堆叠层数的不断上升,器件设计中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何将存储单元同驱动电路相兼容。在bics的存储器中,尽管存储单元阵列被设计为三维结构,但是外围电路的设计仍然保持传统的二维结构设计,因此在具有bics的三维nand存储器中,需通过设计台阶状的控制栅层连接栅电极和堆叠的存储单元,再制备连接栅层和字线的栅电极结构。而随着堆叠层数不断升高,此阶梯状栅层会耗费大量面积,而已有的改进垂直栅电极在堆叠层数继续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会面临更为严峻的超深孔刻蚀和填充问题。此外垂直栅结构在进行读写过程中,存储单元的串扰问题相对严重,并且随着存储层数和单元密度的增加串扰问题更为显著,因而已有的各种栅电极并不适用于具有超高层堆叠的三维nand存储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易失性三维半导体存储器的双向栅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堆叠层数增加到一定数量后出现的面积耗散、超深孔刻蚀和填充以及热串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三维半导体存储器的双向栅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

(1)制备向下栅电极单元阵列;

(1.1)通过电化学模板工艺,在已经制备好字线和位线的衬底上形成单通的多孔氧化铝模板;

(1.2)通过沉积导电材料,在所述多孔氧化铝模板的孔壁间形成向下栅电极单元;

(1.3)去掉所述多孔氧化铝模板,形成从矮到高呈阶梯分布的m行n列向下栅电极单元阵列,且同一字线上的m个向下栅电极单元高度相同;n为字线的个数,m为同一字线上对应的所述多孔氧化铝模板的孔数,m、n均为为正整数,i=1,2,……,n-1;

(2)制备第一层控制栅层并与最矮的向下栅电极单元连接;

(2.1)在所述向下栅电极单元阵列上,通过沉积绝缘材料直至覆盖住最高的向下栅电极单元后形成绝缘层,通过cmp平整所述绝缘层上表面;

(2.2)在所述绝缘层的上方且与第一字线对准的位置,光刻和刻蚀所述绝缘层直至裸露出第一列向下栅电极单元;

(2.3)在所述第一列向下栅电极单元的上表面,通过沉积与所述金属电极柱相同的导电材料,形成与所述衬底表面平行且与所述第一列向下栅电极单元连接的第一层控制栅层;

(3)制备非易失性三维半导体存储器的向下栅电极;

顺次形成与相应向下栅电极单元连接的第二层、第三层,……第i层直至第n层控制栅层后,所述m行n列向下栅电极单元阵列形成了所述非易失性三维半导体存储器的向下栅电极;

(4)制备非易失性三维半导体存储器的向上栅电极单元阵列;

(4.1)在所述第n层控制栅层上,相继沉积绝缘材料和所述导电材料,形成绝缘层和向上栅电极最长的控制删层;

(4.2)在所述最长的控制删层上,交替沉积绝缘层和牺牲层,形成(n-1)组由牺牲层和绝缘层组成的堆叠结构;

(4.3)在所述绝缘层上方且对准从所述第n层控制删层右边沿到第(n-1)层控制删层右边沿的位置,进行刻蚀直至遇到所述导电材料,对准从第(n-i)层控制删层右边沿到第(n-i-1)层控制删层右边沿的位置,进行刻蚀直至遇到绝缘材料,在所述堆叠结构上形成台阶;

(4.4)在所述台阶上沉积所述绝缘材料直至覆盖最高的台阶后形成绝缘层,利用cmp平整所述绝缘层上表面;

(4.5)通过填充与控制删层相同的导电材料替换所述牺牲层,形成向上栅电极的控制删层;

(4.6)在所述绝缘层上方且与所述字线对准的位置,利用自对准技术刻蚀所述绝缘层直至遇到所述导电材料,形成上端口位于同一水平面的从矮到高呈阶梯分布的m行n列孔洞;

(4.7)采用所述导电材料填充孔洞,形成了上端口位于同一水平面的从矮到高呈阶梯分布的m行n列向上栅电极单元阵列;

(5)制备非易失性三维半导体存储器的向上栅电极;

利用自对准技术在所述向上栅电极单元阵列上方套刻字线图形,溅射沉积所述导电材料,形成与相应向上栅电极单元连接的上字线后,所述向上栅电极单元阵列形成了所述非易失性三维半导体存储器的向上栅电极。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三维半导体存储器的双向栅电极,包括位于下部的呈阶梯分布的m行n列向下栅电极单元阵列和位于上部的呈阶梯分布的m行n列向上栅电极单元阵列,每个向下栅电极单元和向上栅电极单元均为柱状结构;同一列向下栅电极单元上表面与同一控制删层连接,下表面与同一下字线连接;同一列向上栅电极单元下表面与同一控制删层连接,上表面与同一上字线连接。

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双向栅电极结构通过将超高层堆叠的控制删层和栅电极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减小了需要刻蚀的孔洞深度,降低了超深孔刻蚀的工艺难度;并且上下叠加的双向栅电极结构,减少了单一平面内栅电极单元连接的字线数目,减小了芯片面积,同时增强了非易失性三维半导体存储器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双向栅电极的非易失性三维半导体存储器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双向栅电极的非易失性三维半导体存储器的结构俯视图;

图2(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双向栅电极的非易失性三维半导体存储器的衬底截面图;

图3-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向栅电极制备方法执行过程中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图2(a)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三维半导体存储器的双向栅电极,包括位于下部的呈阶梯分布的m行n列向下栅电极单元阵列和位于上部的呈阶梯分布的m行n列向上栅电极单元阵列,每个向下栅电极单元和向上栅电极单元均为柱状结构;同一列向下栅电极单元上表面与同一控制删层连接,下表面与同一下字线(lwl)连接;同一列向上栅电极单元下表面与同一控制删层连接,上表面与同一上字线(hwl)连接。

其中,金属电极柱的材料包括一种或多种导体或半导体材料,譬如掺杂多晶硅、钨、铜、铝、钽、钛、钴、氮化钛或者它们的合金。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双向栅电极的制备方法,为了对本实施例中的方法进行清楚系统的描述,图2(b)-图24给出了实施例执行过程中形成的剖面示意图,结合具体地制作工艺,上述双向栅电极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1)制备向下栅电极单元阵列;

具体地,步骤(1)包括:

(1.1)通过电化学模板工艺,在已经制备好字线和位线的衬底上形成单通的多孔氧化铝模板;

具体地,制备好字线和位线的衬底截面如图2(b)所示,字线为lwl0、lwl1、lwl2,标记100为衬底,执行步骤(1.1)后的剖面示意图如图3所示,标记200为多孔氧化铝模板。

(1.2)通过沉积金属材料,在多孔氧化铝模板200的孔壁间形成金属电极柱;

具体地,将衬底100和多孔氧化铝模板200置于金属溶液中,溶液内置石墨作为阳极,字线lwl0-2作为阴极外接不同的恒流源,通过调控沉积环境,如连接的各个电流源的大小和沉积时间,来调控沉积的金属电极柱的高度,形成如图5所示金属电极柱110b、111b、112b,该金属电极柱即为向下栅电极单元。

其中金属电极柱的材料包括一种或多种导体或半导体材料,譬如掺杂多晶硅、钨、铜、铝、钽、钛、钴、氮化钛或者它们的合金。

(1.3)通过腐蚀去掉所述多孔氧化铝模板(200),形成从矮到高呈阶梯分布的m行n列向下栅电极单元阵列,且同一字线上的m个向下栅电极单元高度相同;n为字线的个数,m为同一字线上对应的所述多孔氧化铝模板的孔数,m、n均为为正整数,i=1,2,……,n-1;

具体地,选择合适的酸性溶液彻底腐蚀去掉多孔氧化铝模板200,执行该步骤后的剖面示意图如图5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同一字线lwl上的向下栅电极单元高度相同,3列向下栅电极单元从矮到高呈阶梯分布

(2)制备第一层控制栅层并与最矮的向下栅电极单元连接;

具体地,步骤(2)包括:

(2.1)在所述向下栅电极单元阵列上,通过沉积绝缘材料直至覆盖住最高的向下栅电极单元后形成绝缘层,通过cmp平整所述绝缘层上表面;

具体地,在上述从矮到高的双向栅电极阵列上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或者磁控溅射的方法沉积绝缘层直至覆盖住最高的栅电极柱,随后采用cmp平整化上绝缘层上表面;执行该步骤后的剖面示意图如图6所示,标记300为绝缘层。

(2.2)在所述绝缘层的上方且与第一下字线lwl0对准的位置,光刻和刻蚀所述绝缘层(300)直至裸露出第一列向下栅电极单元;

具体地,在平整化后的绝缘层300表面悬涂光刻胶,通过对准和掩膜工艺部分曝光第一下字线lwl0上方直至第一字线上方光刻胶变性后显影,然后刻蚀第一下字线lwl0上方绝缘层,直至裸露出第一列向下栅电极单元110b的上表面;执行该步骤后的剖面示意图如图7所示,标记400为光刻胶。

(2.3)在所述第一列向下栅电极单元的上表面,通过沉积与所述金属电极柱相同的导电材料,形成与所述衬底表面平行且与所述第一列向下栅电极单元连接的第一层控制栅层;

具体地,执行该步骤后的剖面图如图8所示,标记110a为第一层控制删层。

(3)制备非易失性三维半导体存储器的向下栅电极;

具体地,重复上述步骤,第二次沉积绝缘层并抛光上表面,剖面图如图9所示;从lwl0到lwl1处进行光刻和刻蚀直至裸露出第二列向下栅电极单元111b,剖面示意如图10所示;沉积所述金属制备第二层控制删层111a,剖面示意图如图11所示;

第三次沉积绝缘层并抛光上表面,剖面示意图如图12所示;从lwl0到lwl2处直接刻蚀直至裸露出第三列向下栅电极单元112b,剖面示意图如图13所示;沉积所述金属制备第三层控制删层112a,剖面示意图如图14所示。

(4)制备非易实三维半导体存储器的向上栅电极单元阵列具体地,步骤(4)包括:

(4.1)在所述第n层控制栅层上,相继沉积绝缘材料和所述导电材料,形成绝缘层和向上栅电极最长的控制删层;

(4.2)在所述最长的控制删层上,交替沉积绝缘层和牺牲层,形成牺牲层和绝缘层(300)组成的堆叠结构;

具体地,在第三层控制删层112a的上方沉积绝缘材料形成一定厚度的绝缘层,再沉积导电材料形成控制删层113a,在113a上交替沉积绝缘层和牺牲层114c、115c,形成如图15所示堆叠结构。

(4.3)在所述绝缘层上方且对准从11(i-1)a右边沿到11ia右边沿的位置,进行刻蚀直至遇到导电材料,对准从11(i-2)a右边沿到11(i-1)a右边沿位置,进行刻蚀直至遇到绝缘材料,在所述堆叠结构上形成台阶;

具体地,在最上层绝缘层上方且对准从111a右边沿到112a右边沿的位置,进行刻蚀直至遇到导电材料,形成的剖面结构如图16所示,然后在最上层绝缘层上方且对准从110a右边沿到111a右边沿的位置,进行刻蚀直至遇到绝缘材料,形成如图17所示的台阶结构。

(4.4)在所述台阶上沉积绝缘层直至覆盖最高的台阶后形成绝缘层,利用cmp平整所述绝缘层上表面;

具体地,执行该步骤后的剖面结构如图18所示。

(4.5)通过填充与控制删层相同的导电材料替换所述牺牲层,形成向上栅电极的控制删层;

具体地,利用化学气体刻蚀将牺牲层刻蚀完全后,采用蒸镀、溅射或者化学气象沉积来填充与栅电极相同的导电材料,执行该步骤后形成如图19所示的控制删层113a、114a、115a。

(4.6)在所述绝缘层上方且与所述字线对准的位置,利用自对准技术刻蚀所述绝缘层直至遇到所述导电材料,形成上端口位于同一水平面的从矮到高呈阶梯分布的m行n列孔洞;

具体地,在平整化后的绝缘层300表面悬涂光刻胶400,通过对准和掩膜工艺部分曝光lwl0、lwl1、lwl2上方直至曝光处光刻胶变性后显影,如图20所示,然后刻蚀lwl0、lwl1、lwl2上方绝缘层直至遇到导电材料,形成如图21所示,上端口位于同一水平面的从矮到高呈阶梯分布的孔洞115d、114d、113d。

(4.7)采用与控制删层相同的导电材料填充孔洞,形成了上端口位于同一水平面的从矮到高呈阶梯分布的m行n列向上栅电极单元阵列;

具体地,执行该步骤后,形成如图22所示的向上栅电极单元阵列115b、114b、113b。

(5)制备非易失性三维半导体存储器的向上栅电极;

利用自对准技术在向上栅电极单元阵列上方套刻字线图形,溅射沉积与栅电极相同的金属电极材料,剥离后形成与相应向上栅电极单元连接的上字线hwl3-hwl5,所述向上栅电极单元阵列形成了所述非易失性三维半导体存储器的向上栅电极。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