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感应线圈、电磁感应线圈绕线机及电磁感应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89173发布日期:2018-08-29 00:31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感应线圈、电磁感应线圈绕线机及电磁感应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电磁感应式电子白板、电磁感应手写板、电磁感应点读机等的坐标定位均采用电磁感应技术,这些产品的电磁感应线圈采用的方式有三种:一、单股漆包线绕制。二、导电膜,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上印刷银浆油的方式;三、采用pcb电路板或fpc柔性线路板印刷;后两种由于生产设备的原因,产品技术均只能做很小尺寸的产品;第一种方式的单股漆包线绕制多用于电磁感应式电子白板,这种绕制的电磁感应线圈也基本上只能用于平板硬体式电子白板,其产品尺寸基本上小于100英寸,面对市面上需求大于100英寸的电磁感应式产品,这种单股漆包线绕制的技术就无法满足了,我们分析其原因发现,这种技术它在运输搬运、生产技术、材料方面都有很大的难度,很难做到大于100英寸的产品。

以上不足,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电磁感应线圈、电磁感应线圈绕线机及电磁感应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电磁感应线圈,包括X方向电磁感应线圈层、Y方向电磁感应线圈层、第一高密度布及第二高密度布,所述X方向电磁感应线圈层设于所述Y方向电磁感应线圈层的上方,所述X方向电磁感应线圈层与所述Y方向电磁感应线圈层通过第一双面胶连接,所述第一高密度布设于所述X方向电磁感应线圈层的上方,所述第一高密度布与所述X方向电磁感应线圈层通过第二双面胶连接,所述第二高密度布设于所述Y方向电磁感应线圈层的下方,所述第二高密度布与所述Y方向电磁感应线圈层通过第三双面胶连接;所述X方向电磁感应线圈层的第一引脚的方向与所述Y方向电磁感应线圈层的第二引脚的方向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Y方向电磁感应线圈层包括两个及两个以上相互平行且间距相等的第一U型线圈;所述X方向电磁感应线圈层包括两个及两个以上相互平行且间距相等的环形线圈、以及与所述环形线圈数量相同的相互平行且间距相等的第二U型线圈,每个所述环形线圈分别与所述第二U型线圈相交且相互垂直;所述第一U型线圈与所述第二U型线圈的开口方向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电磁感应线圈绕线机,用以制作上述所述的电磁感应线圈,包括绕线平台、X方向线圈定位标尺条、Y方向线圈定位标尺条及Z方向线圈定位标尺条,所述绕线平台的大小与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的大小相适应,所述绕线平台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所述X方向线圈定位标尺条并与所述X方向线圈定位标尺条连接,所述绕线平台的上下两侧均设有所述Y方向线圈定位标尺条并与所述Y方向线圈定位标尺条连接,所述绕线平台的上方设有所述Z方向线圈定位标尺条并与所述Z方向线圈定位标尺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绕线平台与所述X方向线圈定位标尺条通过第一销钉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绕线平台与所述Y方向线圈定位标尺条通过第二销钉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绕线平台与所述Z方向线圈定位标尺条通过第三销钉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电磁感应定位装置,包括上述所述的电磁感应线圈、用于处理电磁感应信号的PCBA板及与外界电子设备进行通讯的RF2.4发射模块,所述电磁感应线圈连接所述PCBA板,所述PCBA板连接所述RF2.4发射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感应定位装置还包括收卷装置,所述收卷装置设于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的上方并与所述电磁感应线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感应线圈设有用于连通电源的电源输入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感应定位装置还包括LED信号显示灯,所述LED信号显示灯连接所述RF2.4发射模块。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有益效果在于:X方向电磁感应线圈层、Y方向电磁感应线圈层、第一高密度布及第二高密度布相互之间均采用双面胶进行连接,进而控制电磁感应线圈整体厚度及平整度,使得厚度不超过0.4mm,进而实现了小直径收卷;第一高密度布和第二高密度布的设置可以增加收卷的韧性和强度;X方向电磁感应线圈层与Y方向电磁感应线圈层的引脚方向相同,进而可以保证收卷的平整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感应线圈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感应线圈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感应线圈绕线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感应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感应定位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在图中,附图标记如下:

1-电磁感应线圈;11-X方向电磁感应线圈层;12-Y方向电磁感应线圈层;13-第一高密度布;14-第二高密度布;15-第一双面胶;16-第二双面胶;17-第三双面胶;111-环形线圈;112-第二U型线圈;1121-第二引脚;121-第一U型线圈;1211-第一引脚;

2-电磁感应线圈绕线机;21-绕线平台;22-X方向线圈定位标尺条;23-Y方向线圈定位标尺条;24-Z方向线圈定位标尺条;221-第一销钉;222-第一销钉孔;231-第二销钉;232-第二销钉孔;241-第三销钉;242-第三销钉孔;243-空槽位;

3-电磁感应定位装置;31-PCBA板;32-RF2.4发射模块;33-收卷装置;34-电源输入接口;35-铝合金槽;36-塑胶件;37-LED信号显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2,电磁感应线圈1,包括X方向电磁感应线圈层11、Y方向电磁感应线圈层12、第一高密度布13及第二高密度布14,X方向电磁感应线圈层11设于Y方向电磁感应线圈层12的上方,X方向电磁感应线圈层11与Y方向电磁感应线圈层12通过第一双面胶15连接,第一高密度布13设于X方向电磁感应线圈层11的上方,第一高密度布13与X方向电磁感应线圈层11通过第二双面胶16连接,第二高密度布14设于Y方向电磁感应线圈层12的下方,第二高密度布14与Y方向电磁感应线圈层12通过第三双面胶17连接;X方向电磁感应线圈层11的第一引脚的方向与Y方向电磁感应线圈层12的第二引脚的方向相同。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感应线圈的工作原理为:X方向电磁感应线圈层11、Y方向电磁感应线圈层12之间、第一高密度布13与X方向电磁感应线圈层11之间、第二高密度布14与Y方向电磁感应线圈层12之间均通过双面胶连接,由于双面胶的厚度极薄,进而可以减少了电磁感应线圈1整体的厚度;采用高密度的第一高密度布13和第二高密度布14分别对X方向电磁感应线圈层11、Y方向电磁感应线圈层12进行保护,在收卷电磁感应线圈1时可以增加收卷的韧性和强度;X方向电磁感应线圈层11的第一引脚1211的方向与Y方向电磁感应线圈层12的第二引脚1121的方向相同,进而可以保证收卷的平整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感应线圈的有益效果为:X方向电磁感应线圈层11、Y方向电磁感应线圈层12、第一高密度布13及第二高密度布14相互之间均采用双面胶进行连接,进而控制电磁感应线圈1整体厚度及平整度,使得厚度不超过0.4mm,从而实现了小直径收卷;第一高密度布13和第二高密度布14的设置可以增加收卷的韧性和强度;X方向电磁感应线圈层11与Y方向电磁感应线圈层12的引脚方向相同,进而可以保证收卷的平整度。

优选地,Y方向电磁感应线圈层12包括两个及两个以上相互平行且间距相等的第一U型线圈121;X方向电磁感应线圈层11包括两个及两个以上相互平行且间距相等的环形线圈111、以及与环形线圈111数量相同的相互平行且间距相等的第二U型线圈112,每个环形线圈111分别与第二U型线圈112相交且相互垂直;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U型线圈112呈阶梯排列。这样设置使得第一U型线圈121、第二U型线圈112及环形线圈111均匀排布,进而保证了电磁感应线圈1在收卷时的平整度。第一U型线圈121与第二U型线圈112的开口方向相同,即第一引脚1211的方向与第二引脚1121的方向相同,进而提高了电磁感应线圈1在收卷时的平整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U型线圈121、第二U型线圈112、环形线圈111均为带棉芯抗拉漆包线。

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电磁感应线圈绕线机2,用以制作上述的电磁感应线圈1,包括绕线平台21、X方向线圈定位标尺条22、Y方向线圈定位标尺条23及Z方向线圈定位标尺条24,绕线平台21的大小与电磁感应线圈1的大小相适应,绕线平台2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X方向线圈定位标尺条22并与X方向线圈定位标尺条22连接,绕线平台21的上下两侧均设有Y方向线圈定位标尺条23并与Y方向线圈定位标尺条23连接,绕线平台21的上方设有Z方向线圈定位标尺条24并与Z方向线圈定位标尺条24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感应线圈绕线机的工作原理为:绕线平台21的左右两侧的X方向线圈定位标尺条22及绕线平台21的上方的Z方向线圈定位标尺24条可以用来布置X方向电磁感应线圈层11;绕线平台21的上下两侧的Y方向线圈定位标尺条23用来布置Y方向电磁感应线圈层12。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感应线圈绕线机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感应线圈绕线机2,通过绕线平台21、X方向线圈定位标尺条22、Y方向线圈定位标尺条23、Z方向线圈定位标尺条24的相互配合,使得X方向电磁感应线圈层11和Y方向电磁感应线圈层12上的漆包线的均匀分布,进而使得电磁感应线圈1收卷起来更加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绕线平台21的材质为聚碳酸酯板材。

优选地,绕线平台21与X方向线圈定位标尺条22通过第一销钉221连接。X方向线圈定位标尺条22上设有多个等距离的第一销钉孔222,第一销钉221穿过第一销钉孔222将X方向线圈定位标尺条22与绕线平台21连接起来。这样设置不仅使得绕线平台21和X方向线圈定位标尺条22连接得更加的牢固,且拆卸方便。

优选地,绕线平台21与Y方向线圈定位标尺条23通过第二销钉231连接。Y方向线圈定位标尺条23上设有多个等距离的第二销钉孔232,第二销钉231穿过第二销钉孔232将Y方向线圈定位标尺条23与绕线平台21连接起来。这样设置不仅使得绕线平台21和Y方向线圈定位标尺条23连接得更加的牢固,且拆卸方便。

优选地,绕线平台21与Z方向线圈定位标尺条24通过第三销钉241连接。Z方向线圈定位标尺条24上设有多个等距离的第三销钉孔242,第三销钉241穿过第三销钉孔242将Z方向线圈定位标尺条24与绕线平台21连接起来。这样设置不仅使得绕线平台21和Z方向线圈定位标尺条24连接得更加的牢固,且拆卸方便。

请参阅图4至图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的电磁感应定位装置3,包括上述的电磁感应线圈1、用于处理电磁感应信号的PCBA板31及与外界电子设备进行通讯的RF2.4发射模块32,电磁感应线圈1连接PCBA板31,PCBA板31连接RF2.4发射模块32。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感应定位装置的有益效果为:由于电磁感应线圈1厚度极薄且平整度极好,进而实现了超薄可卷的电磁感应定位装置3,经过现场的拼装可完成200英寸以上的电磁感应定位装置3。

优选地,电磁感应定位装置3还包括收卷装置33,收卷装置33设于电磁感应线圈1的上方并与电磁感应线圈1连接。收卷装置33的设置方便将电磁感应线圈1收卷起来。

优选地,电磁感应线圈1设有用于连通电源的电源输入接口34。在本实施例中,电源输入接口34外接正负9v。

优选地,电磁感应定位装置3还包括LED信号显示灯37,LED信号显示灯37连接RF2.4发射模块32。LED信号显示灯37用于显示与外界电子设备的通讯状态。

优选地,电磁感应线圈1的下端设有铝合金槽35,PCBA板31设于铝合金槽35内,铝合金槽35的两端设有与铝合金槽35相适应的塑胶件36,塑胶件36与铝合金槽35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感应定位装置的制作流程为:

步骤S1:首先将第二双面胶16的粘合胶面朝上平铺在绕线平台21的上方,用刀片加工第二双面胶16在Z方向线圈定位标尺条24的空槽位243,安装X方向线圈定位标尺条22,再安装Z方向线圈定位标尺条24;

步骤S2:用多条漆包线绕制好X方向电磁感应线圈层11,第一双面胶15的粘合胶面朝向漆包线,通过冷裱机压平,拆除Z方向线圈定位标尺条24,撕掉第一双面胶15的离型纸;

步骤S3:用多条漆包线绕制好Y方向电磁感应线圈层12,第三双面胶17的粘合胶面朝向漆包线,通过冷裱机压平;

步骤S4:撕掉第三双面胶17的离型纸,将裁好的第二高密度布14铺在第三双面胶17上并与第三双面胶17粘合,然后用冷裱机压平;

步骤S5:取下X方向线圈定位标尺条22,切割Y方向上漆包线,使之与绕线平台21脱离;

步骤S6:将已经粘合好的第二高密度布14、X方向电磁感应线圈层11、Y方向电磁感应线圈层12从绕线平台21上脱离;

步骤S7:撕掉第二双面胶16的离型纸,将裁好的第一高密度布13铺在第二双面胶16上并与第二双面胶16粘合,然后用冷裱机压平;

步骤S8:裁剪电磁感应线圈1四周高密度布,将X方向电磁感应线圈层11的引脚和Y方向电磁感应线圈层12的引脚与PCBA板31焊接,并用铝合金条加固PCBA板31,安装铝合金槽35、RF2.4发射模块32、LED信号显示灯37。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感应定位装置的制作流程的有益效果为:制作电磁感应定位装置3的工艺流程简单,且操作方便,成本低廉。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