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4487发布日期:2018-12-05 18:49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环境能源问题日趋严峻,低碳环保性能源已经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代表,已经逐步发展并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与政府的支持。动力电池模组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动力来源,已经成为电动汽车的主要部件和关键技术。动力电池有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电动车和储能电站等领域应用最显著特点是模块化组装,即有很多个电池封装成电池组,再由多个电池组串/并联组装成电池包。

软包电芯一般单体容量有限,首先需要经过串并模块化,将电池单体组合成合适的模块,然后组装成为电池箱。现有的电芯模块一般包括:多个电芯模块、固定构件和缓冲构件;其中,各个电芯模块包括:单元电池、第一电芯支架、第二电芯支架、连接构件、散热构件和上盖。在现有的电芯模块中,由于第一电芯支架和第二电芯支架的结构不相同,因此,电池成组复杂,固定困难。因此,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来尽可能地克服这一问题,以解决电池成组复杂,固定困难的问题,但是在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一种有效的解决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能够使电池成组方便、固定简单。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芯模块,并排布置;固定构件,用于固定多个电芯模块;其特征在于,各个电芯模块包括:单元电芯、第一电芯支架、第二电芯支架、连接构件、上盖和缓冲构件;其中,

所述缓冲构件设置在相邻两个电芯模块之间并为两个相邻电芯模块提供缓冲;

所述第一电芯支架和所述第二电芯支架通过第一卡持组与第二卡持组相互连接,形成收容所述单元电芯的卡持空间;其中,所述第一卡持组和所述第二卡持组的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芯支架和所述第二电芯支架上;

所述第一电芯支架和所述第二电芯支架分别通过所述连接构件与所述上盖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持组包括:第一电芯卡钩、第二电芯卡钩、第一电芯卡槽和第二电芯卡槽;所述第二卡持组包括:第三电芯卡钩、第四电芯卡钩、第三电芯卡槽和第四电芯卡槽;其中,所述第一电芯卡钩和所述第三电芯卡槽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电芯卡钩和所述第四电芯卡槽相对设置;所述第三电芯卡钩和所述第一电芯卡槽相对设置;所述第四电芯卡钩和所述第二电芯卡槽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电芯支架通过所述第一电芯卡钩、所述第二电芯卡钩、所述第一电芯卡槽和所述第二电芯卡槽与所述第二电芯支架连接;所述第二电芯支架通过第三电芯卡钩、第四电芯卡钩、第三电芯卡槽和第四电芯卡槽与所述第一电芯支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芯模块还包括:外部壳体;其中,所述外部壳体包括凸包组;

所述第一电芯支架通过第一壳体卡槽组、凸包组与所述外部壳体相互连接,所述第二电芯支架通过第二壳体卡槽组、凸包组与所述外部壳体相互连接,形成收容所述电芯模块的卡持空间;其中,所述外部壳体为金属、塑料、复合材料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具体的,所述凸包组包括:第一凸包,第二凸包,第三凸包和第四凸包;所述第一电芯支架和所述第二电芯支架分别通过第一壳体卡槽组、第二壳体卡槽组、第一凸包,第二凸包,第三凸包和第四凸包,与所述外部壳体相互连接,形成收容所述电芯模块的卡持空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凸包,第二凸包,第三凸包和第四凸包分别包括一个止动边。

具体的,所述连接构件包括:第一连接构件、第二连接构件、第三连接构件和第四连接构件;

所述第一电芯支架和所述第二电芯支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构件与所述第一极耳连接构件和所述第二极耳连接构件连接;所述第一电芯支架和所述第二电芯支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构件与所述上盖连接;所述第一电芯支架和所述第二电芯支架通过所述第三连接构件与全部电芯模块连接;所述第一电芯支架和所述第二电芯支架通过所述第四连接构件固定所述电芯本体。

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包括:所述第一卡齿组和第二卡齿组;其中,所述第一卡齿组包括: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所述第二卡齿组包括:第三卡齿和第四卡齿;所述第一卡齿、所述第二卡齿、所述第三卡齿和所述第四卡齿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芯支架和第二电芯支架的顶部且平行于所述第一电芯支架或者第二电芯支架的宽度方向的直线上。

具体的,所述第一电芯支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构件中设置的第一左凹槽和第一右凹槽将所述上盖连接在所述第一电芯支架的顶端;

所述第二电芯支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构件中设置的第二左凹槽和第二右凹槽将所述上盖连接在所述第二电芯支架的顶端。

进一步的,所述多个电芯模块至少包括:第一电芯模块和第二电芯模块;其中,所述第一电芯模块包括:第一模块卡钩、第二模块卡钩、第一模块卡槽和第二模块卡槽,所述第二电芯模块包括:第三模块卡钩、第四模块卡钩、第三模块卡槽和第四模块卡槽;所述第一电芯模块分别通过第一模块卡钩、第二模块卡钩、第一模块卡槽第二模块卡槽、第三模块卡钩、第四模块卡钩、第三模块卡槽和第四模块卡槽与所述第二电芯模块上连接。

具体的,所述第一电芯支架通过所述第四连接构件中内嵌于所述第一电芯支架的长度边框的第一凹槽边和第二凹槽边,以及内嵌于所述第一电芯支架的宽度边框的第三凹槽边和第四凹槽边,将所述电芯本体固定到所述第一电芯支架中;

所述第二电芯支架通过所述第四连接构件中内嵌于所述第二电芯支架的长度边框的第一凹槽边和第二凹槽边,以及内嵌于所述第二电芯支架的宽度边框的第三凹槽边和第四凹槽边,将所述电芯本体固定到所述第二电芯支架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芯模块,并排布置;固定构件,用于固定多个电芯模块;各个电芯模块包括:单元电芯、第一电芯支架、第二电芯支架、连接构件、上盖和缓冲构件;第一电芯支架和第二电芯支架通过第一卡持组与第二卡持组相互连接,形成收容所述单元电芯的卡持空间;其中,第一卡持组和所述第二卡持的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芯支架和所述第二电芯支架上;第一电芯支架和所述第二电芯支架分别通过所述连接构件与所述上盖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模块中,两个电芯支架通过卡持组相互连接,能够使电池成组方便、固定简单,且两个电芯支架结构相同,制作简单。

附图说明

现将仅通过示例的方式,参考所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池模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芯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芯模块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单元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芯支架中卡持组的位置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芯支架中卡持组的位置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外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外部壳体中凸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芯支架顶部的第一连接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相邻的电芯模块固定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

10、电芯模组;11、电芯模块;110、单元电芯;1101、电芯本体; 1102、第一极耳;1103、第二极耳;111、第一电芯支架;1111、第一壳体卡槽组;11131、第一模块卡钩;11132、第二模块卡钩;11133、第一模块卡槽;11134、第二模块卡槽;11141、第三模块卡钩;11142、第四模块卡钩; 11143、第三模块卡槽;11144、第四模块卡槽;112、第二电芯支架;1121、第二壳体卡槽组;113、连接构件;1131、第一连接构件;1131a、第一卡齿组;1131b、第二卡齿组;11311、第一左凹槽;11312、第一右凹槽;11313、第二左凹槽;11314、第二右凹槽;1132、第二连接构件;1133、第三连接构件;1133a、左上螺杆孔;1133b、左下螺杆孔;1133c、右上螺杆孔;1133d、右下螺杆孔;1134、第四连接构件;114、上盖;115、第一卡持组;116、第二卡持组;117、第一极耳连接构件;1171、第一极耳孔;1172、第二极耳孔;118、第二极耳连接构件;1181、第三极耳孔;1182、第四极耳孔;

12、固定构件;121、外部壳体;1211、凸包;12111、第一凸包; 12112、第二凸包;12113、第三凸包;12114、第四凸包;122、螺杆;123、螺母;

13、缓冲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到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正面”、“背面”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池模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芯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芯模块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如图1、2、3和4所示,电池模组10包括:多个电芯模块11,并排布置;固定构件12,用于固定多个电芯模块11;其特征在于,各个电芯模块11包括:单元电芯110、第一电芯支架111、第二电芯支架112、连接构件113、上盖114和缓冲构件13;所述缓冲构件13设置在相邻两个电芯模块11之间并为两个相邻电芯模块11提供缓冲。具体的,固定构件12主要包括固定多个电芯模块11的四个螺杆122和四个螺母123。缓冲构件13,设置在相邻两个电芯模块11之间并为两个相邻电芯模块11提供缓冲,可以在电芯膨胀时给电芯单元110提供一定的空间,防止电芯单元110因内部有气体无法膨胀导致封边破开的风险。

第一电芯支架111和第二电芯支架112通过第一卡持组115与第二卡持组 116相互连接,收容所述单元电芯110的卡持空间;其中,第一卡持组115和第二卡持组116的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在第一电芯支架111和第二电芯支架112 上;第一电芯支架111和第二电芯支架112分别通过连接构件113与上盖114 连接。第一电芯支架和第二电芯支架与上盖连接,可以起到绝缘的作用。第一电芯支架和第二电芯支架结构完全相同,只是构成卡持空间时,放置的方向不同,只需要一种制作电芯支架的模具即可,可以节省模具的制作费用,节省成本。

具体的,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芯支架中卡持组的位置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芯支架中卡持组的位置示意图。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卡持组115包括:第一电芯卡钩1151、第二电芯卡钩1152、第一电芯卡槽1153和第二电芯卡槽1154;第二卡持组116包括:第三电芯卡钩1161、第四电芯卡钩1162、第三电芯卡槽1163和第四电芯卡槽 1164;其中,第一电芯卡钩1151和第三电芯卡槽1163相对设置;第二电芯卡钩1152和第四电芯卡槽1164相对设置;第三电芯卡钩1161和第一电芯卡槽 1153相对设置;第四电芯卡钩1162和第二电芯卡槽1154相对设置;第一电芯支架111通过第一电芯卡钩1151、第二电芯卡钩1152、第一电芯卡槽1153和第二电芯卡槽1154与第二电芯支架112连接;第二电芯支架112通过第三电芯卡钩1161、第四电芯卡钩1162、第三电芯卡槽1163和第四电芯卡槽1164与第一电芯支架111连接。

具体的,图8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外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固定结构12包括:外部壳体121;外部壳体12包括凸包组1211,其中,第一电芯支架111通过第一壳体卡槽组1111、凸包组1211与外部壳体 121相互连接,第二电芯支架112通过第二壳体卡槽组1121、凸包组1211与外部壳体121相互连接,形成收容所述电芯模块11的卡持空间;其中,外部壳体 121为金属、塑料、复合材料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如图8所示,凸包组1211包括:第一凸包12111,第二凸包12112,第三凸包12113和第四凸包12114;所述第一电芯支架111和所述第二电芯支架112分别通过第一壳体卡槽组1111、第二壳体卡槽组1121、第一凸包12111,第二凸包12112,第三凸包12113和第四凸包12114,与所述外部壳体121相互连接,形成收容所述电芯模块11的卡持空间。进一步的,第一电芯支架111和第二电芯支架112通过第一卡持组115 与第二卡持组116相互连接后,第一壳体卡槽组1111和第二壳体卡槽组1121 形成与四个凸包1211位置对应的四个卡槽组,凸包与位置对应的四个卡槽组连接,使外部壳体121与第一电芯支架111和第二电芯支架112固定,且这种固定方法更牢靠、紧凑、简单。图9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外部壳体中凸包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第一凸包(12111),第二凸包(12112),第三凸包(12113)和第四凸包(12114)分别包括一个止动边(12113a),用于与电芯支架上的卡槽配合。

具体的,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单元电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单元电芯110包括:电芯本体1101、第一极耳1102和第二极耳 1103;其中,第一极耳1102和第二极耳1103从电芯本体1101中伸出。

具体的,如图2所示,各个电芯模块11还包括:第一极耳连接构件117和第二极耳连接构件118;其中,第一极耳连接构件117具有平行于第一电芯支架111的宽度方向的第一极耳孔1171和第二极耳孔1172;第二极耳连接构件 118具有平行于第二电芯支架112的宽度方向的第三极耳孔1181和第四极耳孔 1182;两个相邻的第一极耳1102分别从第一极耳孔1171和第二极耳孔1172中伸出;两个相邻的第二极耳1103分别从第三极耳孔1181和第四极耳孔1182中伸出;第一极耳孔1171和第二极耳孔1172形成导电接触;第三极耳孔1181和第四极耳孔1182形成导电接触。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 所示,连接构件113包括:第一连接构件1131、第二连接构件1132、第三连接构件1133和第四连接构件1134;第一电芯支架111和第二电芯支架112通过第一连接构件1131与第一极耳连接构件117和第二极耳连接构件118连接;第一电芯支架111和第二电芯支架112通过第二连接构件1132与上盖114连接;第一电芯支架111和第二电芯支架112通过第三连接构件1133与全部电芯模块11 连接;第一电芯支架111和第二电芯支架112通过第四连接构件1134固定所述电芯本体1101。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芯支架顶部的第一连接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第一连接构件1131包括:第一卡齿组1131a和第二卡齿组1131b;其中,第一卡齿组1131a包括: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第二卡齿组1131b包括:第三卡齿和第四卡齿;第一卡齿、第二卡齿、第三卡齿和第四卡齿设置在第一电芯支架111和第二电芯支架112的顶部且平行于第一电芯支架111或者第二电芯支架112的宽度方向的直线上。

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电芯支架111通过第二连接构件1132中设置的第一左凹槽11311和第一右凹槽11312将上盖114连接在第一电芯支架111的顶端;第二电芯支架112通过第二连接构件1132中设置的第二左凹槽 11313和第二右凹槽11314将上盖114连接在第二电芯支架112的顶端。

具体的,如图2所示,固定构件12包括:螺杆122和螺母123;螺杆122 通过第三连接构件1133中设置的左上螺杆孔1133a、左下螺杆孔1133b、右上螺杆孔1133c和右下螺杆孔1133d将全部电芯模块11连接起来;螺母123通过螺杆122将全部电芯模块11进行固定。

如图10所示,所述第一电芯支架111通过第四连接构件1134中内嵌于所述第一电芯支架111的长度边框的第一凹槽边和第二凹槽边,以及内嵌于所述第一电芯支架111的宽度边框的第三凹槽边和第四凹槽边,将所述电芯本体 1101固定到所述第一电芯支架111中;第二电芯支架112通过第四连接构件 1134中内嵌于第二电芯支架112的长度边框的第一凹槽边和第二凹槽边,以及内嵌于所述第二电芯支架112的宽度边框的第三凹槽边和第四凹槽边,将所述电芯本体1101固定到第二电芯支架112中。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相邻的电芯模块固定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以,多个电芯模块至少包括:第一电芯模块和第二电芯模块;其中,第一电芯模块包括:第一模块卡钩11131、第二模块卡钩11132、第一模块卡槽11133和第二模块卡槽11134,第二电芯模块包括:第三模块卡钩 11141、第四模块卡钩11142、第三模块卡槽11143和第四模块卡槽11144;第一电芯模块分别通过第一模块卡钩11131、第二模块卡钩11132、第一模块卡槽 11133第二模块卡槽11134、第三模块卡钩11141、第四模块卡钩11142、第三模块卡槽11143和第四模块卡槽11144与第二电芯模块上连接。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芯模块,并排布置;固定构件,用于固定多个电芯模块;各个电芯模块包括:单元电芯、第一电芯支架、第二电芯支架、连接构件、上盖和缓冲构件;第一电芯支架和第二电芯支架通过第一卡持组与第二卡持组相互连接,形成收容所述单元电芯的卡持空间;其中,第一卡持组和所述第二卡持的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芯支架和所述第二电芯支架上;第一电芯支架和所述第二电芯支架分别通过所述连接构件与所述上盖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模块中,两个电芯支架通过卡持组相互连接,能够使电池成组方便、固定简单,且两个电芯支架结构相同,制作简单。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