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95477发布日期:2018-09-21 21:36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航通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天线。



背景技术:

天线的作用是将卫星传来的无线电信号的电磁波能量变换成接收机电子器件可摄取应用的电流,所以天线的大小和形状十分重要,因为这些能决定天线能获取微弱的GPS信号的能力。目前,随着卫星定位技术的越来越广泛,对天线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技术的天线往往存在如下缺点:体积过大,空间利用率低,信号接收强度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信号接收能力强的天线。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天线采用的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天线,包括片状结构的绝缘板,所述绝缘板的一端贴合C形导电层,C形导电层的开口对着绝缘板的另一端,C形导电层的上下两个边相互平行,与第三个边垂直,C形导电层的中部设置有与上下两个边平行的第一矩形导电层,第一矩形导电层一端通过竖直导电层与C形导电层的下边端部垂直连接,所述绝缘板的另一端贴合有第二矩形导电层,所述绝缘板的中部贴合有方波形导电层,方波形导电层为一个完整的方波,方波形导电层对着C形导电层的一端为波峰,该波峰与C形导电层的上边连接,方波形导电层与第二矩形导电层之间留有间隙,方波形导电层对着第二矩形导电层的一端为波谷,该波谷处焊接有第一馈点,第二矩形导电层靠近第一馈点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馈点,两个馈点相互绝缘并设置在绝缘板的中部,所述绝缘板通过射频线接地,射频线一端与两个馈点电气连接,另一端设有用于接地的接头,C形导电层、方波形导电层和第二矩形导电层同宽。本实用新型通过片状结构的绝缘板的设置,体积小,重量轻,节约空间,同时,天线内部结构紧凑,布局合理,通过C形导电层、方波形导电层和第二矩形导电层结合,提高信号的接收强度,信号接收稳定。

优选的,所述绝缘板为PC板。重量轻,便于安装。

优选的,所述绝缘板的尺寸为39mm×8mm。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安装,节约空间。

优选的,所述C形导电层、方波形导电层和第二矩形导电层的宽度均为6mm。通过设置C形导电层、方波形导电层和第二矩形导电层的宽度均为6mm,加强信号接收强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天线设置成片状结构,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安装,节约空间,并且,天线内部结构紧凑,布局合理,通过C形导电层、方波形导电层和第二矩形导电层,保证信号稳定,提高信号的接收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C形导电层,2方波形导电层,3间隙,4第二馈点,5第二矩形导电层,6接头,7射频线,8第一馈点,9竖直导电层,10第一矩形导电层,11绝缘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天线,包括片状结构的绝缘板11,绝缘板11为PC板,绝缘板11的尺寸为39mm×8mm,该绝缘板11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安装,节约安装空间;绝缘板11的一端贴合C形导电层1,C形导电层1的开口对着绝缘板11的另一端,C形导电层1的上下两个边相互平行,与第三个边垂直,C形导电层1的中部设置有与上下两个边平行的第一矩形导电层10,第一矩形导电层10一端通过竖直导电层9与C形导电层1的下边端部垂直连接,绝缘板11的另一端贴合有第二矩形导电层5,绝缘板11的中部贴合有方波形导电层2,方波形导电层2为一个完整的方波,方波形导电层2对着C形导电层1的一端为波峰,该波峰与C形导电层1的上边连接,方波形导电层2与第二矩形导电层5之间留有间隙3,方波形导电层2对着第二矩形导电层5的一端为波谷,该波谷处焊接有第一馈点8,第二矩形导电层5靠近第一馈点8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馈点4,两个馈点相互绝缘并设置在绝缘板11的中部,绝缘板11通过射频线7接地,射频线7一端与两个馈点电气连接,另一端设有用于接地的接头6,C形导电层1、方波形导电层2和第二矩形导电层5同宽,C形导电层1、方波形导电层2和第二矩形导电层5的宽度均为6mm。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与原理:绝缘板11的一端通过射频线7接地,绝缘板11的中部通过两个馈点接收无线电信号,通过C形导电层1、方波形导电层2和第二矩形导电层5,保证信号稳定,提高信号的接收强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