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用导热垫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9037发布日期:2018-10-30 23:25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电池用导热垫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热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锂电池用导热垫片。



背景技术:

导热垫片用于填充发热器件和散热片或金属底座之间的空气间隙,它们的柔性、弹性特征使其能够用于覆盖非常不平整的表面。热量从分离器件或整个PCB传导到金属外壳或扩散板上,从而能提高发热电子组件的效率和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CN 204558450 U公开了一种用于发热芯片的导热垫片,包括导热垫片本体,导热垫片本体上设置有与发热芯片的凸字形表面相配合的凹槽(1),所述的导热垫片本体包括导热层(2)和设置于导热层(2)一侧的玻纤加强层(3),凹槽(1)设置于导热层(2)的表面,导热层(2)由硅胶基体材料(4)和填充于硅胶基体材料(4)中的固体高热导率颗粒 (5)构成。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够紧密贴合发热芯片的中央面和周围侧面,从而将发热芯片各发热面的热量进行传导,并且不存在组装干涉问题,相比现有导热垫片,能有效降温5℃以上,很好地解决了高发热功率发热芯片的散热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设计目的是:针对本领域已有的导热垫片产品技术情况,我们研发设计后提出一种锂电池用导热垫片,借此能够强化导热垫片的防穿刺能力,也增加导热垫片本身的抗撕裂强度,改善导热产品的应用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锂电池用导热垫片,包括导热垫片本体,内设有锂电池槽,截面呈“回”字形,所述导热垫片本体包括PI膜(聚酰亚胺薄膜)和导热硅胶,所述PI膜呈“S”形曲面,表面设有若干混凝孔,所述混凝孔与所述导热硅胶熔炼填充,并熔炼于所述导热垫片本体中部,所述导热硅胶混炼捏合于所述PI膜的两侧面,再由硫化处理制得导热垫片。

该锂电池用导热垫片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先将双乙烯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与甲基硅油在真空混炼机中,一次混炼;

步骤S2:分别加入不同粒径的导热粉体,二次混炼;

步骤S3:再分别加入含氢硅油,缓聚剂,铂金催化剂;

步骤S4:然后,通过加入玻璃纤维布实施成型硫化处理;

步骤S5:最后,经加压成型制得导热垫片。

依照上述步骤,并按重量份计算加入以下原料均匀混炼制备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粉体为氧化镁、碳化硅、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锌、氮化硼和氮化铝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垫片本体加工厚度范围为2-8mm。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锂电池用导热垫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有良好的导热性、弹性和恢复性,能适应压力变化和温度波动,有适当的柔软性,能与接触面很好地贴合,不污染工艺介质,有足够的韧性而不因压力和紧固力造成破环;

2.PI膜具有优异的耐热性、优异的机械性能、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及耐湿热性、良好的耐辐射性能和良好的介电性能,成为了导热垫片增强防穿刺能力和撕裂能力的良好材料;

3.低温时不硬化,收缩量小,加工性能好,安装、压紧方便,不粘结密封面、拆卸容易,价格便宜,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施例导热垫片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导热垫片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施例所述PI膜设有的混凝孔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导热垫片本体,11-锂电池槽,12-PI膜,121-混凝孔,2-锂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电池用导热垫片,包括导热垫片本体1,内设有锂电池槽11,截面呈“回”字形,所述导热垫片本体1包括PI膜12(聚酰亚胺薄膜)和导热硅胶,所述PI膜12呈“S”形曲面,表面设有若干混凝孔121,所述混凝孔121与所述导热硅胶熔炼填充,并熔炼于所述导热垫片本体1中部,所述导热硅胶混炼捏合于所述PI膜12 的两侧面,再由硫化处理制得导热垫片。

该锂电池用导热垫片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先将双乙烯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与甲基硅油在真空混炼机中,一次混炼;

步骤S2:分别加入不同粒径的导热粉体,二次混炼;

步骤S3:再分别加入含氢硅油,缓聚剂,铂金催化剂;

步骤S4:然后,通过加入玻璃纤维布实施成型硫化处理;

步骤S5:最后,经加压成型制得导热垫片。

依照上述步骤,并按重量份计算加入以下原料均匀混炼制备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粉体为氧化铝的氧化硅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垫片本体加工厚度范围为4mm。

实施例2:

一种锂电池用导热垫片,包括导热垫片本体1,内设有锂电池槽11,截面呈“回”字形,所述导热垫片本体1包括PI膜12(聚酰亚胺薄膜)和导热硅胶,所述PI膜12呈“S”形曲面,表面设有若干混凝孔121,所述混凝孔121与所述导热硅胶熔炼填充,并熔炼于所述导热垫片本体1中部,所述导热硅胶混炼捏合于所述PI膜12的两侧面,再由硫化处理制得导热垫片。

该锂电池用导热垫片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先将双乙烯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与甲基硅油在真空混炼机中,一次混炼;

步骤S2:分别加入不同粒径的导热粉体,二次混炼;

步骤S3:再分别加入含氢硅油,缓聚剂,铂金催化剂;

步骤S4:然后,通过加入玻璃纤维布实施成型硫化处理;

步骤S5:最后,经加压成型制得导热垫片。

依照上述步骤,并按重量份计算加入以下原料均匀混炼制备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粉体为氧化镁与碳化硅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垫片本体加工厚度范围为6mm。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锂电池用导热垫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有良好的导热性、弹性和恢复性,能适应压力变化和温度波动,有适当的柔软性,能与接触面很好地贴合,不污染工艺介质,有足够的韧性而不因压力和紧固力造成破环;

2.低温时不硬化,收缩量小,加工性能好,安装、压紧方便,不粘结密封面、拆卸容易,价格便宜,使用寿命长。

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