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继电器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73201发布日期:2018-08-14 18:07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继电器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现代电子设备已向智能化、模块化方向发展,继电器已形成系列化,应用范围较广,具有多种类型、多种规格,然而当下继电器控制智能化、模块化程度低,操作复杂,人为控制不精确,从而大大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继电器控制电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电源和接口电路和控制电路,电源和接口电路与控制电路连接,为控制电路输入稳定电源,同时控制电路通过电源和接口电路与继电器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电源与接口电路中市电经保险丝FU1接开关SW2,开关SW2同时接电源模块S1-S3,电源模块S1-S3分别输出电源0-35V、0-10V以及5V和12V电源,电源模块S1的1端口经电流表A接电路输出端1,同时电源模块S1的1端口经电压表V接2端口,电源模块S1的3端口经电阻R6接4端口,电源模块S1的2端口和电源模块S2的2端口同时接电路输出端2,电源模块S2的1端口接开关SW3,开关SW3接经开关SW4接电路输出端3和4,同时开关SW3接控制接口A1,控制接口A2-A3接电路输出端3和4,开关SW4分别经电压表V2和V3接电路输出端2,电源模块S2的3端口经电阻R7接4端口,电源模块S3的1端口和3端口分别输出5V电压和12V电压;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所述控制电路中芯片U1的P1.0-P1.4端口同时接多路选择开关SW1,芯片U1的R端口分别经电容C1和电阻R1接电源和接地,芯片U1的X2端口和X1端口分别经电容C2和C3接地,同时X2端口经晶振Y1接X1端口,芯片U1的VCC端口和EA端口同时接电源,芯片U1的P2.7端口接光电耦合器OP1的一个输入端,同时光电耦合器OP1的另一个输入端经电阻R2接电源,芯片U1的P2.6端口接光电耦合器OP2的一个输入端,光电耦合器OP1的另一个输入端经电阻R3接电源,光电耦合器OP1的输出端经电阻R4接电源,同时光电耦合器OP1的输出端接晶体管Q1的基极,电阻R4接晶体管Q1的发射极,晶体管Q1的集电极接控制接口A1,光电耦合器OP2的输出端经电阻R5接电源,同时光电耦合器OP2的输出端接晶体管Q2的基极,电阻R5接晶体管Q2的集电极,晶体管Q2的集电极接控制接口A3,晶体管Q1和Q2的发射极同时接控制接口A1;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所述芯片U1采用AT89S52型单片机,电源模块S1-S3均采用PA30G型电源模块,光电耦合器OP1-OP2均采用TLP532型光电耦合器。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继电器控制电路设置控制电路,控制电路采用AT89S52单片机,AT89S52单片机功耗低、性能高,同时控制精确高,大大提高系统电路的整体性能,采用PA30G型电源模块满足系统不同电源输入的需要,从而系统适用性增强,同时大大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电源和接口电路图。

图2为控制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一种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电源和接口电路和控制电路,电源和接口电路与控制电路连接,为控制电路输入稳定电源,同时控制电路通过电源和接口电路与继电器连接。

电源与接口电路中市电经保险丝FU1接开关SW2,开关SW2同时接电源模块S1-S3,电源模块S1-S3分别输出电源0-35V、0-10V以及5V和12V电源,电源模块S1的1端口经电流表A接电路输出端1,同时电源模块S1的1端口经电压表V接2端口,电源模块S1的3端口经电阻R6接4端口,电源模块S1的2端口和电源模块S2的2端口同时接电路输出端2,电源模块S2的1端口接开关SW3,开关SW3接经开关SW4接电路输出端3和4,同时开关SW3接控制接口A1,控制接口A2-A3接电路输出端3和4,开关SW4分别经电压表V2和V3接电路输出端2,电源模块S2的3端口经电阻R7接4端口,电源模块S3的1端口和3端口分别输出5V电压和12V电压;

所述控制电路中芯片U1的P1.0-P1.4端口同时接多路选择开关SW1,芯片U1的R端口分别经电容C1和电阻R1接电源和接地,芯片U1的X2端口和X1端口分别经电容C2和C3接地,同时X2端口经晶振Y1接X1端口,芯片U1的VCC端口和EA端口同时接电源,芯片U1的P2.7端口接光电耦合器OP1的一个输入端,同时光电耦合器OP1的另一个输入端经电阻R2接电源,芯片U1的P2.6端口接光电耦合器OP2的一个输入端,光电耦合器OP1的另一个输入端经电阻R3接电源,光电耦合器OP1的输出端经电阻R4接电源,同时光电耦合器OP1的输出端接晶体管Q1的基极,电阻R4接晶体管Q1的发射极,晶体管Q1的集电极接控制接口A1,光电耦合器OP2的输出端经电阻R5接电源,同时光电耦合器OP2的输出端接晶体管Q2的基极,电阻R5接晶体管Q2的集电极,晶体管Q2的集电极接控制接口A3,晶体管Q1和Q2的发射极同时接控制接口A1;

所述芯片U1采用AT89S52型单片机,电源模块S1-S3均采用PA30G型电源模块,光电耦合器OP1-OP2均采用TLP532型光电耦合器。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继电器控制电路中电源和接口电路采用三个电源模块分别为: 0-35V可调,0-10V可调和5V、12V电源模块。S1为0-35V可调AC/DC模块,主要为继电器的电磁线圈供电,电阻R6为可调电阻,通过这个电阻来改变电源的输出电压。V1为0-35V电压表,用于显示S1的电源电压。S2为0-10V的AC/DC电源模块,通过调节电阻R7来改变其输出电压,输出至继电器的TTL控制端。S3为5V、12V两路AC /DC电源模块,5V为单片机供电,12V电源用于控制场效应管[3],电压表V2和V3用来测量控制端的电压值。输出接口J1采用DB9连接器,连接器的“1”、“2”脚对应继电器的线圈端;“3”“4”脚对应继电器的TTL控制端,多余脚不接线。

控制电路采用AT89S52单片机机,采用5V电源供电;C1和R1为单片机的上电自复位电路;C2、C3和Y1为单片机的晶振电路,C2、C3为 30 p F,晶体振荡器 Y1为 12 MHz。SW1是一个多路选择开关,通过多路选择开关SW1控制单片机来改变频率,单片机通过改变内部程序,控制P2. 6和P2. 7口的电平频率,从而控制光电耦合器OP1和OP2导通 和关断频率。当P2. 6或P2. 7输出低电平时,5 V电源通过限流电阻R2和R3将电信号送入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光电耦合器的发光二极管通过电流而发光,光电耦合器OP1和OP2输出端导通,Q1和 Q2为耗尽型 P沟道绝缘栅场效应管,Q1 和Q2的UGS< UGS(off) 而导通,从而A1、A2 端通过场效应管而接通; 当P2. 6或P2. 7输出高电平时,输入端无信号,发光二极体不亮,光敏三极管截止,光电耦合器 OP1和OP2 不通,场效应管Q1和 Q2 的UGS> UGS(off) 而截止,从而控制A1、A2端通过场效应管的接通或者关断。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