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电流高频整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16726发布日期:2018-08-31 23:40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大电流高频整流管。



背景技术:

整流器作为一种把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的装置,于上世纪60年代研发成功,并在国家装备制造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000年以后,国内的整流器开发技术在工作电压、正向压降、电流密度方面有很大的进步,但是,这一时期的产品普遍存在体积大的问题,且因为采用玻璃金属封焊结构,导致整流器的耐温度冲击能力和密封性能差,强度达不到离心14000g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大电流高频整流器,解决现有整流器体积大和耐温度冲击能力差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提出一种大电流高频整流管,包括管帽、管芯和管座;所述管芯焊接于所述管座内部,所述管帽与所述管座经脉冲焊接成一体; 所述管帽上固定有贯穿所述管帽内外部的引线柱,所述引线柱内部开设有螺孔;所述管座底端固定有引线螺栓;所述引线柱位于所述管帽内部的部分上焊接有引线,所述引线抵接在所述管芯的上部。

进一步的,所述管帽由陶瓷和可伐金属材料经陶瓷烧结工艺制作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引线为U型引线。

进一步的,所述管座采用无氧铜材质制作。

进一步的,所述管座表面镀镍。

进一步的,所述管座内部突出有梯形台;所述管芯焊接于所述梯形台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申请提出的大电流高频整流管中,在管帽上固定有贯穿管帽内外部的引线柱,引线柱的内部开设螺孔,在管座的底端固定有引线螺栓,应用中,整流管通过所述螺孔和螺栓同整流设备连接,这种顶部螺孔底部螺栓的安装结构相比现有的整流器在体积上能够减小三分之一,且连接方式简便,能够提高装配效率。而管帽由陶瓷和可伐金属材料经陶瓷烧结工艺制作而成,使得整流管的接线强度和密封性能明显增强,耐温度冲击能力明显提高,可有效保护管芯不受外界气氛的影响,从而提高的产品的可靠性,解决了现有整流器体积大和耐温度冲击能力差的技术问题。

结合附图阅读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申请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申请提出的大电流高频整流管的剖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出的大电流高频整流管,包括管帽1、管芯2和管座3;管芯2焊接于管座3内部,管帽1与管座3经脉冲焊接成一体。

在管帽1上固定有贯穿管帽内外部的引线柱11,引线柱11内部开设有螺孔12;管座3底端固定有引线螺栓31;引线柱11位于管帽1内部的部分上焊接有引线4,引线4抵接在管芯2的上部。

本申请提出的大电流高频整流管在应用中,通过所述螺孔和螺栓同整流设备连接,这种顶部螺孔底部螺栓的安装结构相比现有的整流器在体积上能够减小三分之一,且连接方式简便,能够提高装配效率30%,装配起来非常方便,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如图1所示,管帽1由陶瓷13和可伐金属材料14经陶瓷烧结工艺制作而成,与管座3经脉冲焊接成一体,使得整流管的接线强度和密封性能明显增强,耐温度冲击能力明显提高,可有效保护管芯不受外界气氛的影响,相比现有技术中采用玻璃绝缘子与金属封焊结构,本申请采用金属陶瓷全密封结构,密封性能提高Pa//S数量级,产品可靠性明显提高,解决了现有整流器体积大和耐温度冲击能力差的技术问题。

引线4如图所示优选为U型引线,以U型结构提高引线的抗震能力,提高产品可靠性。

管座3采用无氧铜材质制作,管座表面镀镍。管座内部突出有梯形台32;管芯1焊接于梯形台32上。

该大电流高频整流管在烧结工序上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将管座3涂上高温锡,清洗待用;2、将U型引线4底部涂上高温锡,清洗待用;3、将管芯2正反两面去掉氧化层;4、将管座3、管芯2、管帽1装进工装夹具内,推进真空烧结炉,最高炉温设定在340℃,一小时后出炉,出炉后检查焊接结果。在封帽工序中,用储能焊接机,将已焊接好的产品,进行封帽,确保管座和管帽焊接良好。最后,依据高温贮存→温度循环→恒定加速度→高温反偏→功率老练→密封性→电测试,对该产品进行可靠性筛选,并依据标准进行三温测试。

应该指出的是,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