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压铆式连接结构的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9605发布日期:2018-11-16 23:23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压铆式连接结构的天线。



背景技术:

一般天线的馈线与振子及接地部分连接方式均使用熔锡焊接方式,因不同的馈线导体大小不一,当使用细小馈线时,该连接方式在天线使用的过程中极易折断馈线导体,另此焊接方式还存在虚焊,冷焊等的可靠性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压铆式连接结构的天线,馈线通过压铆方式连接,增加了连接强度,安装操作简单快速,提高了生产效率,未使用焊锡工艺,节能环保,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压铆式连接结构的天线,包括天线主体和从天线主体内引出的馈线,所述天线主体包括天线振子、固定座和连接钉,所述连接钉的头部设于所述固定座内,所述天线振子与所述连接钉的杆部连接;所述连接钉上套设有连接套,该连接套的上端设有上连接件,其下端设有下连接件,所述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均设有铆接头,所述铆接头的截面为C型状,所述馈线的一端依次压设于上连接件的铆接头和下连接件的铆接头内。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馈线包括导线、包裹在导线外的绝缘层和包裹在绝缘层外的编织线,所述馈线压入上连接件的铆接头的部分无设置编织线,所述上连接件的铆接头用于将馈线一端的导线与绝缘层压铆在一起,所述下连接件的铆接头用于将馈线一端的导线、绝缘层与编织线压铆在一起。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套上设有至少两条凸筋,所述上连接件设有与所述凸筋配合的第一卡槽,所述下连接件设有与所述凸筋配合的第二卡槽。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凸筋设于所述连接套的侧壁上,所述上连接件包括圈部和卡接条,所述卡接条从所述圈部侧面向下延伸,所述卡接条为成对间隔设置,每对卡接条间的间隔位为所述第一卡槽;所述上连接件的铆接头垂直设于所述圈部。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下连接件包括卡圈,所述第二卡槽开设于所述卡圈上;所述下连接件的铆接头水平与所述卡圈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天线振子外部套设有天线壳,所述天线壳包括锥形部和管部。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罩设在连接套上的保护壳,所述保护壳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天线振子从所述第一开口伸出,所述馈线从所述第二开口伸出。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钉为螺钉;所述天线振子为空心金属管,其底部设有螺接头,天线振子通过所述螺接头与所述连接钉螺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具有铆接头的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使馈线通过压铆方式连接,所述上连接件的铆接头将馈线一端的导线与绝缘层压铆在一起,所述下连接件的铆接头将馈线一端的导线、绝缘层与编织线压铆在一起,两处压铆都将绝缘层压在了一起,增加了连接强度,安装操作简单快速,提高了生产效率,未使用焊锡工艺,节能环保,降低生产成本。并完全杜绝了焊接工艺可能导致的虚焊,冷焊等可靠性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下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附图1-5,一种新型压铆式连接结构的天线,包括天线主体1和从天线主体1内引出的馈线2。所述天线主体1包括天线振子11、固定座12和连接钉13,所述连接钉13的头部设于所述固定座12内,所述天线振子11与所述连接钉13的杆部连接。具体的,所述连接钉13为螺钉,所述天线振子11为空心金属管,其底部设有螺接头110,与所述连接钉13螺接固定。所述连接钉13上套设有连接套14,该连接套14的上端设有上连接件15,其下端设有下连接件16,所述上连接件15和下连接件16均设有铆接头150、160,所述铆接头150、160的截面为C型状,所述馈线2的一端依次压设于上连接件15的铆接头150和下连接件16的铆接头160内。

进一步的,所述馈线2包括导线21、包裹在导线21外的绝缘层22和包裹在绝缘层22外的编织线23,所述馈线2压入上连接件15的铆接头150的部分无设置编织线23,所述上连接件15的铆接头150用于将馈线2一端的导线21与绝缘层22压铆在一起,所述下连接件16的铆接头160用于将馈线2一端的导线21、绝缘层22与编织线23压铆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套14的侧壁上设有两条对称的凸筋140,所述上连接件15设有与所述凸筋140配合的第一卡槽151,所述下连接件16设有与所述凸筋140配合的第二卡槽161。具体的,所述上连接件15包括圈部152和卡接条153,所述卡接条153从所述圈部152侧面向下延伸,所述卡接条153为成对间隔设置,每对卡接条153间的间隔位为所述第一卡槽151;所述上连接件15的铆接头150垂直设于所述圈部152。所述下连接件16包括卡圈162,所述第二卡槽161开设于所述卡圈162上;所述下连接件16的铆接头160水平与所述卡圈162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天线振子11外部套设有天线壳17,所述天线壳17包括锥形部170和管部171。所述固定座12上设有罩设在连接套14上的保护壳18,所述保护壳18设有第一开口180和第二开口181,所述天线振子11从所述第一开口180伸出,所述馈线2从所述第二开口181伸出。

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应视为本申请方案实施方式的举例说明,凡与本申请方案雷同、近似或以此为基础作出的技术推演、替换、改进等,均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