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导焰的电池模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68954发布日期:2019-02-26 17:54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热导焰的电池模块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电池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导焰的电池模块结构。



背景技术:

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因电子在填充材料中运行,造成电池本体温度上升。当温度不断上升进而超过电池工作区间温度,就对电池供电效应和电池使用寿命造成重大影响。所以需要对电池装置散热,保证电池能在其正常工作区间内工作。而现有电池导热技术包括空气对流与液体循环,但是额外的设备结构复杂、成本高。尤其是现有的电池散热技术中,都忽略了对电池内部短路爆炸产生火焰的处理,导致一旦电池发生短路爆炸起火,火焰将无法控制,从而窜烧到邻近电池,引起临近电池二次爆炸,造成重大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导焰的电池模块结构,能够有效的实现电池散热,并且当电池内部短路产生爆炸火焰喷发时,能有效疏通火焰,使火焰在电池模块内消散,避免窜烧到邻近电池引起二次爆炸。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散热导焰的电池模块结构,包括外壳、内侧散热垫、外侧散热垫、若干电池壳体,所述外壳内设有直形散热部、Y形散热部以及火焰散逸通道,所述电池壳体一侧设有所述内侧散热垫,所述电池壳体另一侧设有所述外侧散热垫,所述内侧散热垫与所述外壳之间设有所述直形散热部,所述直形散热部与所述内侧散热垫之间和所述电池壳体与所述外壳之间均设有所述火焰散逸通道,所述外侧散热垫和所述外壳之间设有所述Y形散热部。

优选的,所述外壳为铝材整体压铸成形外壳,所述直形散热部为所述外壳上呈直形的铝材机构,所述Y形散热部为所述外壳上呈Y形的铝材机构,铝材能有效散热,整体压铸成形有利于热量的快速传导。

优选的,所述散热垫导热系数为0.5-10W/mK,能有效实现对热能传导。

优选的,所述电池壳体依次并排成列设在所述外壳内部,有效减少占用空间。

优选的,所述火焰散逸通道分布在所述电池壳体的电极两端,有利于在产生火焰时双向散逸火焰,快速降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电池模块结构无需增添额外设备,降低成本;外壳直形散热部和外壳Y形散热部以及散热垫的配合应用,散热垫导热系数为0.5-10W/mK,能有效快速的散热,降低电池内温度变化幅度,使电池保持良好的供电效应与电池寿命;通道能在电池内部短路产生爆炸火焰时,快速将火焰消散于电池内部,并且火焰在电池内部的导焰通道蹿流时因有散热垫阻隔,避免了直接加热电池、窜烧到邻近电池引起二次爆炸。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直形散热部;2、Y形散热部;3、散热垫;4、火焰散逸通道;5、电池壳体;6、外壳;7、内侧散热垫;8、外侧散热垫。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散热导焰的电池模块结构,包括外壳6、内侧散热垫7、外侧散热垫8、若干电池壳体5,外壳6内设有直形散热部1、Y形散热部2以及火焰散逸通道 4,电池壳体5依次并排成列,电池壳体5一侧设有内侧散热垫7,电池壳体5另一侧设有外侧散热垫8,内侧散热垫7与外壳6之间设有直形散热部1,可以得到一个长条形的空间区隔,外侧散热垫7和外壳6之间设有Y形散热部2,利用Y形散热部2的结构特征,既达到了散热的目的也因此形成空间区隔,空间区隔组成的火焰散逸通道4分布在所述电池壳体5电极两端,以便火焰能向同时向两端散逸,加快散逸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为:无需增添额外设备,降低成本;能有效快速的散热,降低电池内温度变化幅度,使电池保持良好的供电效应与电池寿命;能在电池内部短路产生爆炸火焰时,通过火焰散逸通道迅速消散,避免窜烧到邻近电池引起二次爆炸。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