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包覆挤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8026发布日期:2019-02-10 23:27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缆包覆挤出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缆包覆挤出机。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在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产品之一,随着电力的发展,生活中依赖电力的方面也越来越多,而电线电缆的重要性也凸显出来。从远距离的电力输送,到建筑内部的电路布局,乃至机械设备的运转都离不开电线电缆。

电缆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包覆挤出机对电缆的绝缘层、护套层等进行挤包。为了实现对绝缘层和护套层的快速降温定型,电缆从包覆挤出机的出料口排出后还需要经过冷却水槽。现有的冷却水槽结构过于简单,不经冷却效果不好,而且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快速高效冷却的线缆包覆挤出机。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缆包覆挤出机,包括包覆挤出机主体和设置在主体右侧的冷却水槽;所述主体的进线口位于主体的左侧、出线口位于主体的右侧;所述冷却水槽左侧的上部设置进线导向轮,右侧的上部设置出线导向轮,冷却水槽内部设置有若干槽内导向轮,所述主体出线口排出的导线依次绕过进线导向轮、槽内导向轮和出线导向轮,所述槽内导向轮包括上导向轮和下导向轮,所述上导向轮和下导向轮沿左右方向排布,且相互交错,所述导线交替绕过上导向轮和下导向轮;所述冷却水槽的底面设置有多个朝上凸出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半导体制冷器;所述冷却水槽的下方还设置有截面呈U字形的底板,所述底板与冷却水槽的底面之间构成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换热通道,所述换热通道的两端均设置有风扇,位于换热通道左端的风扇朝换热通道外送风,位于换热通道右端的风扇朝换热通道内送风。

优选的,所述出线导向轮的表面设置有一层吸水海绵,出线导向轮下方的冷却水槽内侧壁上铰接设置有摆杆,所述摆杆的端部固定设置有挤压辊,摆杆与冷却水槽的内侧壁之间设置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冷却水槽的内侧壁和摆杆的中部固接。

优选的,所述冷却水槽的右侧还设置有干燥箱,所述干燥箱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与导线相配合的通孔,所述导线由干燥箱左侧的通孔穿入、右侧的通孔穿出,所述干燥箱顶面的内壁上设置有朝下送风的吹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集中体现在,能够使导线在挤包后快速的冷却,防止绝缘层变形。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导体由主体的进线口进入,在主体内挤包绝缘层后,由主体的出线口排出,经过进线导向轮的导向进入冷却水槽内,在冷却水槽内交错绕过上导向轮和下导向轮,最后经过出线导向轮导出。本实用新型上导向轮和下导向轮的设置延长了导线在冷却水槽内的行程,提高了冷却效率,在保证冷却效果的前提下缩短了冷却水槽的长度,减小了占地面积。同时,本实用新型利用半导体制冷器快速的对冷却水槽内的冷却水进行降温,使冷却水始终保持在适宜的温度,进一步提高了冷却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2所示的一种线缆包覆挤出机,包括包覆挤出机主体1和设置在主体1右侧的冷却水槽2。所述主体1的进线口位于主体1的左侧、出线口位于主体1的右侧。所述冷却水槽2左侧的上部设置进线导向轮3,右侧的上部设置出线导向轮4,冷却水槽2内部设置有若干槽内导向轮,所述主体1出线口排出的导线5依次绕过进线导向轮3、槽内导向轮和出线导向轮4,所述槽内导向轮包括上导向轮6和下导向轮7,如图1中所示,所述上导向轮6的数量为两个,下导向轮7的数量为3个,实际上也可以是更多。

所述上导向轮6和下导向轮7沿左右方向排布,且相互交错,所述导线5交替绕过上导向轮6和下导向轮7。所述冷却水槽2的底面设置有多个朝上凸出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半导体制冷器8,半导体制冷器8的冷端朝上,与安装槽的槽壁接触,半导体制冷器8的热端朝下,与空气进行换热,为了提高半导体制冷器8与空气的热交换速度。所述冷却水槽2的下方还设置有截面呈U字形的底板9,所述底板9与冷却水槽2的底面之间构成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换热通道,所述换热通道的两端均设置有风扇10,位于换热通道左端的风扇10朝换热通道外送风,位于换热通道右端的风扇10朝换热通道内送风。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导体由主体1的进线口进入,在主体1内挤包绝缘层后,由主体1的出线口排出,经过进线导向轮3的导向进入冷却水槽2内,在冷却水槽2内交错绕过上导向轮6和下导向轮7,最后经过出线导向轮4导出。本实用新型上导向轮6和下导向轮7的设置延长了导线5在冷却水槽2内的行程,提高了冷却效率,在保证冷却效果的前提下缩短了冷却水槽2的长度,减小了占地面积。同时,本实用新型利用半导体制冷器8快速的对冷却水槽2内的冷却水进行降温,使冷却水始终保持在适宜的温度,进一步提高了冷却的效果。

为了清除导线5上的冷却水,更好的做法还可以是,如图2所示,所述出线导向轮4的表面设置有一层吸水海绵11,出线导向轮4下方的冷却水槽2内侧壁上铰接设置有摆杆12,所述摆杆12的端部固定设置有挤压辊13,摆杆12与冷却水槽2的内侧壁之间设置螺旋弹簧14,所述螺旋弹簧14的两端分别与冷却水槽2的内侧壁和摆杆12的中部固接。导线5在经过出线导向轮4的时候,其上的水分被吸水海绵11吸收,吸水海绵11被出线导向轮4带着转动,螺旋弹簧14带动挤压辊13压在吸水海绵11上,将水分挤出。实现了吸水海绵11的循环使用。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导线5的干燥效果,所述冷却水槽2的右侧还设置有干燥箱15,所述干燥箱15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与导线5相配合的通孔,所述导线5由干燥箱15左侧的通孔穿入、右侧的通孔穿出,所述干燥箱15顶面的内壁上设置有朝下送风的吹风机16。利用吹风机16对残留在导线5上的水分进行快速吹干,吹风机16吹出的风可以是热风,也可以是常温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