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无线充电装置的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2538发布日期:2019-02-12 21:39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无线充电装置的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无线充电装置的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如图1所述,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无线充电装置由地端即发射端以及车载端即接收端组成,发送端从市电取电经过AC/DC转换,再次经过DC/AC转换为高频交流信号驱动励磁线圈进行能量发送,根据法拉第定律,接收端通过励磁线圈可以进行相应的能量接收,接收的能量通过整流给到电动汽车的的动力电池进行充电。

在整个无线能量传输的过程中,线圈由于具有一定的电阻率,在线圈在传能会有一定的功率损耗,而功率损耗表现在线圈上时,其对应的物理现象就是线圈会在传能过程中发热,传能功率越大,则发热量越大,因此无线充电系统的传能必须要解决散热的问题。

传统的散热方式有风冷,水冷,然而其存在散热效率低,系统复杂,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无线充电装置存在的散热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无线充电装置的冷却系统,可以有效的对线圈进行散热,其结构设置简单、合理,散热效率高。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无线充电装置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线圈接触的导热层,所述导热层的后侧还设有与所述导热层接触的散热翅层,所述散热翅层包括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由相变复合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片连接有电机,所述散热片能够通过所述电机驱动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片能够通过电机驱动转动构成密闭空间吸收由所述导热层传导的来自所述线圈产生的热量,所述散热片能够通过电机驱动转动构成风道进行散热。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翅层上还设有温度检测探头,所述电机连接有控制板,所述温度检测探头与所述控制板电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翅层包括固定架,固定架上设置均布有与所述固定架活动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分别安装有所述散热片,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分别与传动杆活动连接,所述传动杆连接所述电机,所述电机能够带动所述传动杆运动从而控制所述散热片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相变复合材料为石蜡-膨胀石墨复合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层为硅胶导热层。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无线充电装置的冷却系统,通过导热层的设置有效地将无线充电装置中充电过程中线圈产生的热量集中传递至散热翅层,散热翅层的散热片由相变复合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当温度上升时,相变材料会发生融化以带走热量,为了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本实用新型将散热片设计成能够由电机带动转动,电机能够驱动散热片打开形成散热风道加速散热,此外在散热层上设置温度检测探头,并将温度检测探头通过控制板连接到电机,当温度检测探头检测到散热片温度过高时,能够控制电机转动散热片进行散热,从而有效控制线圈温度,更加智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无线充电装置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无线充电装置的冷却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散热翅层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散热翅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2、图3、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无线充电装置的冷却系统,无线充电装置的线圈1外设有铁氧体层2,还包括与线圈1接触的导热层3,在本实施例中,导热层3为硅胶导热层,导热层3的后侧还设有与导热层3接触的散热翅层4,散热翅层4包括固定架41,固定架41上设置均布有与固定架41活动连接的连接板42,连接板42的一端分别安装有散热片43,散热片43由相变复合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相变复合材料为石蜡-膨胀石墨复合材料,连接板42的另一端分别与传动杆44活动连接,传动杆44连接电机5,电机5能够带动传动杆44运动从而控制散热片43转动,散热片43能够通过电机5驱动转动构成密闭空间吸收由导热层3传导的来自线圈产生的热量,也能够通过电机3驱动转动构成风道进行散热。

为了提升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无线充电装置的冷却系统更加智能,在散热翅层4上还设有温度检测探头6,电机5连接有控制板7,温度检测探头6与控制板7电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板7采用DSP控制芯片。

以下描述上述实施例中的用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无线充电装置的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当无线充电装置开始无线充电后,线圈产生的热量集中传递至散热翅层,散热翅层的散热片由相变复合材料制成,相变材料随着温度上升,发生融化,带走热量,安装在散热翅层上的温度检测探头检测散热翅层的温度,当温度检测探头检测到散热翅层的温度高于设定的温度限值,控制板驱动电机驱动散热片转动构成风道加速散热,当温度检测探头检测到散热翅层的温度下降至低于设定的温度限值,控制板驱动电机驱动散热片转动构成密闭空间继续吸收由导热层传导的来自线圈产生的热量,通过控制重复上述过程,从而达到有效控制线圈温度的目的,可以有效的对线圈进行散热,其结构设置简单、合理,散热效率高。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