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芯过孔金属高压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6413发布日期:2019-04-03 00:22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两芯过孔金属高压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在电动汽车上的两芯过孔金属高压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由于能源来源广泛、行驶安静、无污染排放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各汽车厂家的重视,纷纷推出家用电动汽车。

目前市面上的电动汽车的连接器多为采用直头结构或弯头结构,若连接器采用直头结构,其整体的长度较长,占用空间较多;若采用弯头结构,其相对直头结构而言虽然缩短了整体长度,但是由于其具有较大尺寸的握把部,仍然占用较多空间。而且在连接使用中,易受到外部干扰信号的影响,同时其防水效果也不是很理想,易出现进水进灰现象,工作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合理,体积小巧,使用安全、可靠的两芯过孔金属高压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两芯过孔金属高压连接器,其包括外壳、后盖、下胶芯、铜排、线鼻子、侧胶芯、屏蔽套件、线缆防水圈、尾盖、下密封圈和上密封圈,所述外壳的前部上垂直设有与所述下胶芯相适配的装配腔,该装配腔的底面设有开孔,下胶芯设置在装配腔内,所述外壳的尾部水平设有与所述侧胶芯相适配的装配筒,该装配筒与所述装配腔相连通,侧胶芯、屏蔽环和线缆防水圈按由内至外的顺序依次套设在线缆的外被上,并位于装配筒内,尾盖套设在线缆上,并将装配筒的开口封闭;所述铜排垂直设置在下胶芯,且该铜排的一端从开孔中伸出,另一端通过线鼻子与线缆的电芯相连接,所述后盖通过螺丝固定在外壳上,并将所述装配腔的开口封闭,上密封圈设置在后盖和外壳之间;所述外壳的底面设有密封槽,所述下密封圈设置在该密封槽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后盖包括盖体及上胶芯,所述盖体的两侧对称各设有一安装部,该安装部上设有安装孔,该盖体的底面设有与所述上胶芯的外形轮廓相适配的容置腔,该容置腔的内壁上设有限位凸起,并在所述上胶芯上设有与该限位凸起相适配的限位凹槽;所述上胶芯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钩脚,并在所述容置腔的内壁上设有与钩脚相适配的钩槽,所述容置腔的前、后腔壁上设有大弧形凹位,并在所述上胶芯上设有与大弧形凹位相对应的小弧形凹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安装孔的周缘位置向下凸起形成定位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上胶芯内设有增强隔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盖体的上表面周缘位置设有大环状凸条,中心位置设有小环状凸条,大环状凸条和小环状凸条之间设有使两者相连接的连接凸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屏蔽套件包括屏蔽环和屏蔽弹簧,所述屏蔽环上的外周面上设有环状凹槽,屏蔽弹簧套设在环状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下胶芯的底面设从开孔伸出的延长部,该延长部的下部呈逐渐缩小状,该延长部的侧壁上设有导向凸条,并在所述开孔上设有与该导向凸条相适配的导向凹槽。连接效果好,同时通过导向凸条与导向凹槽相配合,使得耦合更为紧密,不会轻易脱落,增加配合稳定性,连接牢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下胶芯的侧壁上设有能让侧胶芯插入的插孔,该侧胶芯插入插孔的一端设有能卡扣在插孔周缘位置的卡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装配筒的尾部外表面上设有卡凸,并在所述尾盖上设有与该卡凸相适配的钩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外壳的底面外凸形成安装板,该安装板上设有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巧妙,合理采用侧装结构,使得铜排侧装在外壳上,不仅给连接使用带来方便,同时也有效缩小体积,减少占用空间;设有屏蔽套件,屏蔽效果好,有效提升抗干扰能力,减少外界干扰;设有上密封圈,密封效果好,从而减少水及粉尘进入的可能性,有效确保工作的可靠性,使用寿命长;设有下密封圈,有效提升外壳与安装基面之间配合的贴合性,不易晃动,而且能将安装开口封闭,减少异物进入,密封效果好,有效提升工作稳定性,有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外壳、下胶芯和侧胶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下胶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屏蔽套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7,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两芯过孔金属高压连接器,其包括外壳1、后盖2、下胶芯3、铜排4、线鼻子5、侧胶芯6、屏蔽套件7、线缆防水圈8、尾盖9、下密封圈10和上密封圈11。

所述外壳1的前部上垂直设有与所述下胶芯3相适配的装配腔12,该装配腔12的底面设有开孔13,下胶芯3设置在装配腔12内,所述外壳1的尾部水平设有与所述侧胶芯6相适配的装配筒14,该装配筒14与所述装配腔12相连通,侧胶芯6、屏蔽套件线缆防水圈8按由内至外的顺序依次套设在线缆15的外被上,并位于装配筒14内。所述外壳1的底面外凸形成安装板16,该安装板16上设有安装孔。

所述装配筒14的尾部外表面上设有卡凸141,所述尾盖9上设有与该卡凸141相适配的钩孔91。尾盖9套设在线缆15上,通过钩孔91与卡凸141相配合实现将装配筒14的开口封闭;

为提升侧胶芯6的装配紧密性,在所述下胶芯3的侧壁上设有能让侧胶芯6插入的插孔31,该侧胶芯6插入插孔31的一端设有能卡扣在插孔31周缘位置的卡脚61。

所述铜排4垂直设置在下胶芯3,且该铜排4的一端从开孔13中伸出,另一端通过线鼻子5与线缆15的电芯相连接,较佳的,在所述下胶芯3的底面设从开孔13伸出的延长部32,该延长部32的下部呈逐渐缩小状,该延长部32的侧壁上设有导向凸条33,并在所述开孔13上设有与该导向凸条33相适配的导向凹槽131。连接效果好,同时通过导向凸条33与导向凹槽131相配合,使得耦合更为紧密,不会轻易脱落,增加配合稳定性,连接牢固。

所述后盖2通过螺丝固定在外壳1上,并将所述装配腔12的开口封闭,上密封圈11设置在后盖2和外壳1之间;所述外壳1的底面设有密封槽17,所述下密封圈10设置在该密封槽17上。具体的,所述后盖2包括盖体21及上胶芯22,所述盖体21的两侧对称各设有一安装部211,该安装部211上设有安装孔,该盖体21的底面设有与所述上胶芯22的外形轮廓相适配的容置腔212,该容置腔212的内壁上设有限位凸起213,并在所述上胶芯22上设有与该限位凸起213相适配的限位凹槽221;所述上胶芯22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钩脚222,并在所述容置腔212的内壁上设有与钩脚222相适配的钩槽214,所述容置腔212的前、后腔壁上设有大弧形凹位,并在所述上胶芯22上设有与大弧形凹位相对应的小弧形凹位。

为快速定位装配,在所述安装孔的周缘位置向下凸起形成定位套215,并在所述外壳1上设有与该定位套215相对应的定位凹位。通过定位套215陷入定位凹位,实现快速将后盖2定位在外壳1上。

为增强结构强度,在所述上胶芯22内设有增强隔板和在所述盖体21的上表面周缘位置设有大环状凸条,在所述盖体21的上表面的中心位置设有小环状凸条,大环状凸条和小环状凸条之间设有使两者相连接的连接凸条。

具体的,所述屏蔽套件7包括屏蔽环71和屏蔽弹簧72,所述屏蔽环71上的外周面上设有环状凹槽711,屏蔽弹簧72套设在环状凹槽711,形成双层屏蔽结构,屏蔽效果好,有效提升抗干扰能力,减少外界干扰。

使用时,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侧装结构,使得铜排4侧装在外壳1上,不仅给连接使用带来方便,同时也有效缩小体积,减少占用空间;相对直头结构连接器而言,有效缩短整体长度,占用空间少;相对弯头结构连接器而言,省去传统较大尺寸的握把部,有效减少占用空间。设有屏蔽套件7,屏蔽效果好,有效提升抗干扰能力,减少外界干扰;设有上密封圈11,密封效果好,从而减少水及粉尘进入的可能性,有效确保工作的可靠性,使用寿命长;设有下密封圈10,有效提升外壳1与安装基面之间配合的贴合性,不易晃动,而且能将安装开口封闭,减少异物进入,密封效果好,有效提升工作稳定性。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如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所述,采用与其相同或相似的结构而得到的其它结构的连接器,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