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包电池单元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65882发布日期:2019-03-22 19:02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包电池单元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包电池单元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对动力电池的制造工艺要求越来越高,但制造成本却要求大幅度降低,这就要求动力电池制造朝着标准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近年来,软包电芯因其拥有独特的铝塑膜封装结构,安全性好、能量密度比高,软包在动力电池行业的占比越来越高。

目前电动汽车用软包电池成组结构复杂,大多针对固定车型定制,不利于批量自动化生产,且多采用自然散热,效果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一是采用整个模组固定,单只软包电芯固定不牢,软包电芯采用封装结构,不易固定,装车后由于车体长时间震动,导致箱内模组软包电芯固定不稳,影响极耳连接接触。二是采用单只软包电芯直接成组,不利于自动化生产,制造工艺稳定性较差。三是出现大电流充放时,软包电芯的自散热能力差,成组之后热量不及时疏导,易引起热失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连接牢固、散热效果好的软包电池单元模块结构。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软包电池单元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包电池单元模块包括若干个并列设置的软包电芯单元,每两个相邻的软包电芯单元之间夹设有散热翅片,散热翅片两侧面分别贴附于相邻两个软包电芯的表面,散热翅片的两侧边向电芯支架外延伸形成散热翅片散热部;前、后两端的软包电芯单元外侧面分别扣装有端盖板,所述端盖板和软包电芯单元的周边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多个螺栓孔并通过螺栓固定连为一体。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端盖板与前、后软包电芯单元之间设有相配合的卡扣结构并通过配合连接实现初步固定。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芯支架的边框外侧设有卡子,并通过配合的扣带使相邻的软包电芯单元间相互连接形成整体。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端盖板采用0.2mm的铝板压制成型,端盖板上设有向外凸起的纹路。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散热翅片为0.1mm的铝片,散热翅片散热部采用“L”形弯折结构,且散热翅片散热部设有用于卡扣安装结构的避让豁口。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连接牢固,散热效果好的特点。

通过端盖板与相邻的软包电芯单元之间卡扣配合连接实现初步固定,软包电芯单元之间通过卡扣配合连接形成整体结构,再通过螺栓穿杆紧密连接固定为一体,使软包电池单元模块的结构更加牢固,同时实现软包电芯串联成组的目的。

端盖板采用0.2mm铝板压型,采用铝板是从成本、重量和加工性能方面考虑、厚度限制主要是为了增加其塑性及刚性,表面设凸起的纹路能缓冲软包电芯发热鼓胀引起的形变。

散热翅片选用0.1mm的铝片,从成本考虑物美价廉,重量轻,耐腐蚀,比热容大、热传递效果好;散热翅片散热部采用弯折结构,目的是增加散热面积,且热管理系统只需对软包电池单元模块两侧的铝片进行降温处理,即可达到单元模块内部的高热量进行疏导的目的;设置有避让豁口便于设置卡扣结构,节约空间,结构更加合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分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是图2中A的放大图。

图中所示:1、软包电芯;2、电芯支架;3、正极极耳;4、负极极耳;5、散热翅片;6、散热翅片散热部;7、端盖板;8、螺栓孔;9、卡口;10、卡子一;11、卡子二;12、扣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该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软包电芯单元的结构为:包括软包电芯1和与软包电芯外形相适应的软包电芯支架2,软包电芯1安装在电芯支架2内,电芯支架2的顶端预埋有螺丝孔,软包电芯制造时装有正极极耳3、负极极耳4,正、负极极耳提前做好弯折与开孔,且弯折开孔结构与软包电芯支架相匹配,软包电芯1与电芯支架2之间通过结构胶固定并构成。

本实用新型如图1至图3所示:

一种软包电池单元模块,所述软包电池单元模块包括3个并列设置的软包电芯单元,相邻的两个软包电芯单元之间夹设有散热翅片5,散热翅片5两侧面分别贴附于相邻两个软包电芯1的表面,散热翅片5的两侧边向电芯支架2外延伸形成散热翅片散热部6;前、后两端的软包电芯单元外侧面分别扣装有端盖板7,所述端盖板7和电芯支架2的四角相对应的位置设有螺栓孔8,通过穿螺杆的方式固定单元模块组成模组。

所述端盖板7与前、后软包电芯单元之间设有相配合的卡扣结构,即:端盖板7上设有卡口9,软包电芯单元的电芯支架顶端设有卡子一10,通过配合连接实现初步固定。

所述电芯支架2的边框外侧设有卡子二11,通过带卡口的扣带12固定使相邻的软包电芯单元间相互连接形成整体,所述扣带上的卡口的间距与电芯支架间的卡子的间距相配合。

所述端盖板7采用0.2mm的铝板压制成型,端盖板上设有向外凸起的纹路,能缓冲软包电芯发热鼓胀引起的形变。

所述散热翅片5为0.1mm的铝片,散热翅片5的散热部6采用“L”形弯折结构,增加散热面积,且散热部设有用于卡扣安装的避让豁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根据容量需要可增加软包电芯单元,即可快速实现容量扩展及串联成组。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说明之处,为本领域公知的技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