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分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30558发布日期:2019-05-11 00:05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体分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分流装置。



背景技术:

在需要使用液体冷却部件如液冷电池包等中,一般都是直接通过管道连接液体提供装置的出水口,液体直接流入到需要使用液体冷却部件的液体流道内,从而通过液体在液体流道内的循环流动来实现冷却,液体的流速、流量一般都只能通过液体提供装置的出水口、需要使用液体冷却部件的进水口以及液体流道的尺寸等进行调整,但由于液体提供装置的出水口、需要使用液体冷却部件的进水口以及液体流道的尺寸往往不一致,这样就可能出现液体流量较小造成冷却效果不好或者流量过大造成溢流等情况,同时液体在流动过程中受到各分流道形状和流速冲击的影响,容易形成湍流,从而导致各分流道的流量不一致,不能很好地满足需要使用液体冷却部件的冷却需求,不能精准地控制液体流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液体流道规律、流道顺畅,流阻小、流量控制较为精准的液体分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液体分流装置,包括上盒体和下盒体,所述上盒体的一端设置有分进液口,所述下盒体上设置有主液体流道,所述主液体流道的一端设置有液体缓冲槽,所述下盒体位于主液体流道两侧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分出液流道,所述若干个分出液流道与主液体流道相连通,所述分出液流道远离主液体流道的一端设置凹槽,所述下盒体底部外侧与凹槽相对应位置上设置有分出液口,所述分出液口与凹槽一一对应连通,所述上盒体与下盒体相配套嵌合在一起且上盒体的分进液口与下盒体的液体缓冲槽相正对。实际制作时,分出液流道的具体位置、数量可根据需要进行设计,以满足分出液口与需要液体冷却部件的各通道一一对应即可。油液缓冲槽的设置,可化解分进油口的冲击压力,均衡主油液流道的压力值。

进一步地,所述下盒体的主液体流道俯视呈梯形且主液体流道的宽度自液体缓冲槽所在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减小,经仿真分析,这种结构设计可有效减小主油液流道各侧壁的液压差异,从而保证各分出油流道流量的一致性。

进一步地,所述上盒体的周边位置上设置有回液入口,所述下盒体的周边位置上设置有回液出口,所述下盒体的回液出口与上盒体的回液入口相对应连通。回油入口、回油出口的设计,可将电池包在颠簸震动过程中窜到分油盒顶部的油液从回油入口流入经回油出口流出至箱体内,避免油液对安装在分油盒上的电池管理系统等电气元件的影响。回油入口、回油出口的数量及具体位置可根据需要进行设计。

进一步地,所述下盒体的分出液口为朝内一端尺寸大、朝外一端尺寸小的锥形台结构且出口端为多孔结构。实际制作时,分出液口的尺寸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各个分出液口的尺寸也可不同,以满足液体流量均匀性,可更为精准地控制液体流量

进一步地,所述上盒体的周边设置有卡线槽,所述上盒体的顶部周边设置有支撑卡架。所述支撑卡架可用于卡住管道等部件,安装方便且稳固,而且也可使得管道等的布置更为美观。卡线槽可用于卡住温度传感器等的线束。卡线槽、支撑卡架的形状、位置及数量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液体分流装置,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液体从分进液口进入主液体流道,再经各分出液流道流至各分出液口,由各分出液口通过重力作用流入相对应需液体冷却部件如液冷电池包内电池组模块各电池之间形成的液体通道内,液体流道较为规律,流道顺畅,各分出油口流量均匀,且对分出液口的整体采用锥形台设计及出口端采用多孔结构设计,可更为精准地控制液体流量;另外通过主液体流道、液体缓冲槽、分出液流道上的凹槽以及分出液口的配合设计,可降低液体流动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避免液体在流动过程中形成湍流。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液体分流装置,可用于液冷电池包内,除了作为液体分流通道外,还兼备隔板和安装板的功能,当然还可用于其他部件的液体分流通道。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液体分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上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实施例1中下盒体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b)为实施例1中下盒体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现方式,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性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液体分流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上盒体1和下盒体2,如图2所示,上盒体1的一端设置有分进液口11,上盒体1的周边位置上设置有回液入口12,上盒体1的周边设置有卡线槽13,上盒体1的顶部周边设置有支撑卡架14;如图3(a)、图3(b)所示,下盒体2上设置有主液体流道21,主液体流道21的一端设置有液体缓冲槽22,主液体流道21俯视呈梯形且主液体流道21的宽度自液体缓冲槽22所在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减小,下盒体2位于主液体流道21两侧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分出液流道23,若干个分出液流道23与主液体流道21相连通,分出液流道23远离主液体流道21的一端设置凹槽24,下盒体2底部外侧与凹槽24相对应位置上设置有朝内一端尺寸大、朝外一端尺寸小的锥形台结构且出口端为多孔结构的分出液口25,分出液口25与凹槽24一一对应连通,下盒体2的周边位置上设置有回液出口26,下盒体2的回液出口26与上盒体1的回液入口12相对应连通,上盒体1与下盒体2相配套嵌合在一起且上盒体1的分进液口11与下盒体2的液体缓冲槽22相正对。

实际使用时,将上盒体的分进液口与液体提供端相连接,将下盒体的分出液口与相对应需液体冷却部件如液冷电池包内电池组模块各电池之间形成的液体通道相连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