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及组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7562发布日期:2019-11-12 22:54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电池模组及组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及组合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蓄电池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电源,它一般多采用多支单体电芯进行串并联组合而成,来达到车辆所需要的电压与容量,从而达到所需的能量指标。现有技术中的锂离子蓄电池的组合装置由于结构简单存在着众多的缺陷,如对单体电芯的固定采用挤压的方式,这样容易导致单体电芯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因为颠簸而轴向转动,导致电池组的内阻增大。此外,用于固定电池组的支架往往也是采用手工螺丝的方式固定,这不仅缩短了支架的工作寿命,也不利于对支架的定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及组合装置,该电池模组组合装置能够使得电池支架便于定位和重复使用,还能够使电池组中的单体电池固定稳固,从而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不发生轴向转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单体电池;

与多个单体电池的正极固定电连接的正极片;

与多个单体电池的负极固定电连接的负极片;

分别设置于单体电池两端的第一电池支架和第二电池支架,第一电池支架包括至少一个定位销,第二电池支架包括与定位销配合的至少一个定位槽;以及所述第一电池支架和所述第二电池支架还分别包括彼此对应的线槽。

可选地,定位销可以包括组合螺栓。

可选地,第一电池支架还可以包括用于限定单体电池的第一定位孔,以及第二电池支架还包括用于限定单体电池的第二定位孔,定位孔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定位单体电池的卡槽。

可选地,第一电池支架的上部的第一定位孔的数量小于第一电池支架的下部的第一定位孔的数量,第二电池支架的上部的第二定位孔的数量小于第二电池支架的下部的第二定位孔的数量。

可选地,该电池模组还可以包括:固定在单体电池的正极与正极片之间的第一短路保护汇流片和固定在单体电池的负极与负极片之间的第二短路保护汇流片,第一短路保护汇流片和/或第二短路保护汇流片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散热孔。

可选地,正极片和/或负极片可以包括用于固定在第一电池支架和/或第二电池支架上的固定机构。

可选地,该电池模组还可以包括用于保护固定机构的保护盖。

可选地,该电池模组还可以包括:设置于第二定位孔内的负极八爪脚,该负极八爪脚可以包括多个能弯曲的弹性突起部,该弹性突起部向相应的单体电池凸出以固定于该单体电池的外周面上。

可选地,第一电池支架和/或第二电池支架还包括围绕第一定位孔和/或第二定位孔设置的第二散热孔。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组合装置可以包括上述的多个电池模组;以及将多个电池模组进行串联和/或并联组合的软铜排。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电池模组组合装置在用于固定的电池支架上设置了多个定位销,使得电池支架便于定位和重复使用,还能够使电池组中的单体电池固定稳固,从而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不发生轴向转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电池模组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电池支架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第二电池支架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定位孔和/或第二定位孔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负极片和/或正极片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使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短路保护汇流片和/或第二短路保护汇流片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负极八爪脚的示意图;以及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电池模组的组合装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单个电池 20、正极片

21、负极片 22、第一短路保护汇流片

23、第二短路保护汇流片 24、第一散热孔

25、固定机构 30、第一电池支架

31、第二电池支架 32、定位销

33、定位槽 34、线槽

35、组合螺栓 36、第一定位孔

37、第二定位孔 38、卡槽

39、保护盖 40、负极八爪脚

41、弹性突起部 42、第二散热孔

43、第三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电池模组的示意图。在图1中,该电池模组可以包括:

多个单体电池10。在该实施方式中,该多个单体电池10的正极和负极的朝向可以是相互一致,以组成多个单体电池10并联的电池单元。

正极片20,该正极片20与上述的多个单体电池10的正极连接。优选地,该连接方式可以是固定电连接,如通过激光焊接的方式将两者焊接在一起。

负极片,该负极片21与上述的多个单体电池10的负极连接。优选地,该连接方式可以是固定电连接,如通过激光焊接的方式将两者焊接在一起。

第一电池支架30和第二电池支架31。该第一电池支架30和第二电池支架31可以是分别设置在上述的多个单体电池10的两端。例如将第一电池支架30设置在多个单体电池10的正极,将第二电池支架31设置在多个单体电池10的负极处。该第一电池支架30和第二电池支架31上还设置有定位销32和与该定位销32相互配合的定位槽33。在该实施方式中,该定位销32的数量可以是根据实际需要固定的单体电池10的数量来确定,例如当单体电池10的数量较多时,此时采用的定位销32的数量应当增加,避免因为单体电池10的数量较多、质量较大而引起的装置损坏。由于该定位槽33是与该定位销32相互配合来固定该电池模组的,所以在该实施方式中,该定位槽33的数量的确定规则与上述定位销32的数量的确定规则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该电池模组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电池支架30和第二电池支架31上的彼此对应的线槽34。由于电池模组在使用的过程中难免会使用各种导线连接,那么在第一电池支架30和第二电池支架31上的线槽34设置彼此对应的线槽34能够便于导线的固定,避免由于电池模组之间的摩擦而损坏导线,继而出现漏电、短路的危险。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该线槽34还可以用于在多个电池模组相互组合时提供定位的作用,例如可以利用软铜排通过该线槽34将多个电池模组的固定起来,由于该线槽34在每个电池模组上的设置位置相同,因此,在固定时不会出现电池模组之间相互错位的问题。

在该实施方式中,该定位下32上也可以包括组合螺栓35。例如,在定位销32上设置螺丝钉,在定位槽33的内壁上设置螺纹。那么在上述第一电池支架30和第二电池支架31连接时,可以直接通过螺丝钉和螺纹孔的组合直接组合在一起,由于这样的组合不仅稳固而且便于分离,这也间接提高了该第一电池支架30和第二电池支架31的使用寿命。

如图2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电池支架的示意图。在图2中,该第一电池支架30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上述单体电池10的第一定位孔36。该第一定位孔36的孔径尺寸可以是根据上述单体电池10的径向尺寸确定。在该实施方式中,该第一定位孔36可以还包括设置在该第一定位孔36中的用于定位该单体电池10的卡槽38。如图4所示,由于该电池模组多用于电动汽车上,在电动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由于汽车的颠簸,电池模组中的单个电池常常会发生轴向转动,从而增大了电池模组的内阻,这样不仅会导致能源的浪费,更有甚者可能会引起电池模组局部过热进而导致电路事故的发生。因此,在第一定位孔36内设置卡槽38能够使得该单体电池10在汽车颠簸的过程中不会发生轴向转动,进而避免电池短路等的事故发生,提高了电池模组的安全性。

如图3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第二电池支架的示意图。在图3中,该第二电池支架31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上述单体电池10的第二定位孔37。该第二定位孔37的孔径尺寸可以是根据上述单体电池10的径向尺寸确定。在该实施方式中,该第二定位孔37可以还包括设置在该第二定位孔37中的用于定位该单体电池10的卡槽38。如图4所示,由于该电池模组多用于电动汽车上,在电动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在汽车的颠簸,电池模组中的单个电池常常会发生轴向转动,从而增大了电池模组的内阻,这样不仅会导致能源的浪费,更有甚者可能会引起电池模组局部过热进而导致电路事故的发生。因此,在第二定位孔37内设置卡槽38能够使得该单体电池10在汽车颠簸的过程中不会发生轴向转动,进而避免电池短路等的事故发生,提高了电池模组的安全性。

由于电池模组中的单个电池10的正极和负极的数量是一致的,因此,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设置在第一电池支架30的第一定位孔36的数量和设置在第二电池支架31上的第二定位孔37的数量可以是相同的。

在该实施方式中,对于第一电池支架30,该第一电池支架30的上部所设置的第一定位孔36的数量可以小于在该第一电池支架30的下部所设置的第一定位孔36的数量。与此对应的对于第二电池支架31,该第二电池支架31的上部所设置的第二定位孔37的数量可以小于该第二电池支架31的下部所设置的第二定位孔37的数量。这样使得整体的电池模组呈现上轻下重的稳固结构。通过这样的设置方式可以使得电池模组的整体呈现上轻下重的稳固结构,这样便于电池模组的安置。

在该实施方式中,该电池模组还可以包括第二短路保护汇流片23。该第二短路保护汇流片23可以是固定在上述单体电池10的负极和负极片21之间,用于保护该电池模组的负极,避免短路的问题发生。优选地,该第二短路保护汇流片23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散热孔24。由于电池模组中的单个电池10在工作过程中难免产生热量,通过第一散热孔24与单个电池10之间形成的风道能够加速散热,提高电池模组的散热效率。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正极片和/或负极片的示意图。在图5中,该正极片20和/或负极片21可以包括用于固定在第一电池支架30和/或第二电池支架31上的固定机构25。在图5中,该固定机构25可以是向相应电池模组方向突出的连接部,该连接部上还可以设置有多个安装孔,便于使用螺栓安装。在该实施方式中,该连接部的安装处还可以设置有用于保护该固定机构25的保护盖39。避免该固定机构25因为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积攒灰尘而无法使用。

在该实施方式中,该电池模组还可以包括第一短路保护汇流片22。该第一短路保护汇流片22可以是固定在上述单体电池10的正极和正极片20之间,用于保护该电池模组的正极,避免短路的问题发生。优选地,如图6所示,该第一短路保护汇流片22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散热孔24。由于电池模组中的单个电池10在工作过程中难免产生热量,通过第一散热孔24与单个电池10之间形成的风道能够加速散热,提高电池模组的散热效率。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负极八爪脚的示意图。在图7中,该负极八爪脚40设置在第二定位孔37内,包括多个能弯曲的弹性突起部41,该弹性突起部41向相应的单体电池10突出以固定于该单体电池10的外周面上。由于该第二定位孔37内设置了多个卡槽38,为了电池模组的安装稳固,单个电池10必须与第二定位孔37紧密连接,那么,卡槽38很可能会损坏单个电池10的表面,通过设置负极八爪脚40能够连接单个电池10和第二定位孔37。该负极八爪脚40上的弹性突起部41能够固定单个电池10同时不损坏该单个电池10的表面。由于该弹性突起部41在单个电池10的轴向上存在一定的厚度,那么,该厚度刚好能够和卡槽38相匹配。这样使得单个电池10不易发生转动。

在该实施方式中,该第一电池支架30和/或第二电池支架31上还包括围绕第一定位孔36和/或第二定位孔37设置的第二散热孔42。该第二散热孔42与上述的第一散热孔24相对应,通过单个电池10之间构成的风道提高该电池模组的散热效率。

在该实施方式中,该正极片20和/或负极片21还可以包括第三散热孔43,该第三散热孔43与上述的第二散热孔42、第一散热孔24相互对应,通过单个电池10之间构成的风道使得该电池模组的内部与外部连通,提高该电池模组的散热效率。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电池模组的组合装置的示意图。在图中,该电池模组组合装置包括上述的多个电池模组,以及将多个电池模组进行串联和/或并联组合的软铜排。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电池模组组合装置在用于固定的电池支架上设置了多个定位销,使得电池支架便于定位和重复使用,还能够使电池组中的单体电芯固定稳固,从而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不发生轴向转动。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