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25723发布日期:2019-06-05 22:38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金属保护支架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板对板连接器(Board to Board Connector,简称BTB)是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接插件,其作用是实现电子设备的主板与各模组(例如显示模组,触摸模组,摄像头模组等)之间的机械及电气上的互连。板对板连接器通常由插头与插座两个部分组成,所述插头与插座均由塑胶体和固持于塑胶体上的导电端子及组成,塑胶体主要起绝缘和定位导电端子的作用,导电端子主要作用是导通。通常情况下,现有的板对板连接器的插头与插座还会增加保护支架以提升自身强度;并且插座的保护支架具有用以过大电流的弹片,同时插座在其绝缘本体的侧壁上形成让位空间,以容纳保护支架的弹片。然而由于插座的绝缘本体高度有限,使得弹片的力臂较短,即弹片的降服量过大,插座在插拔后弹片的力量衰减明显,从而使板对板连接器的接触稳定性差;同时让位空间的设置,使得插座的绝缘本体注塑成型时,让位空间处的侧壁胶位变弱,从而会出现不饱模的异常现象。

所以,希望提出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保护支架的电连接器,该保护支架保证了电连接器在过大电流时接触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沿纵向延伸的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上的端子及位于绝缘本体纵向两端的保护支架。所述绝缘本体设有沿纵向延伸个两侧壁及连接两侧壁的两端壁,所述保护支架固定于端壁上且设有遮覆于端壁的端壁遮蔽片。所述端壁遮蔽片设有遮覆于端壁顶面的端壁遮蔽部及自端壁遮蔽部的侧边向下弯折且沿端壁内壁面横向延伸的弹性臂。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本体的两端壁与两侧壁围设形成插槽,所述弹性臂突伸入插槽内。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臂包括自端壁遮蔽部的侧边向下弯折的弯折部及自弯折部沿端壁遮蔽部的侧边延伸的接触臂,所述接触臂与端壁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有间隙。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臂设有自接触臂的自由末端的顶边朝向端壁弯折延伸的导引部。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本体的端壁设有对应于接触臂的让位槽,所述让位槽自端壁的内壁面凹陷形成。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支架设有至少部分遮覆于侧壁的侧壁遮蔽片,所述侧壁遮蔽片连接于端壁遮蔽片的横向两端。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侧壁遮蔽片设有自端壁遮蔽部的两端沿纵向延伸的侧壁遮蔽部,所述侧壁遮蔽部至少部分遮覆于侧壁的顶面。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侧壁遮蔽片设有自侧壁遮蔽部的内侧边向下弯折延伸的扣持部及自侧壁遮蔽部的外侧边向下弯折延伸的焊接脚,所述扣持部卡扣于侧壁的内壁面而焊接脚卡扣于侧壁的外壁面。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位于侧壁外壁面的锁扣槽,所述焊接脚收容于锁扣槽内且设有卡合于锁扣槽壁面的倒刺。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扣持部的外表面未超出侧壁的内壁面,而所述焊接脚的外表面未超出侧壁的外壁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端壁遮蔽片设有遮覆于端壁顶面的端壁遮蔽部及自端壁遮蔽部的侧边弯折且沿端壁内壁面延伸的弹性臂。所述保护支架的弹性臂具有较长的力臂,在保证电连接器稳定装配的同时,解决了电连接器插拔后弹性臂降服较大的问题,使得电连接器在使用时的接触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板对板连接器中插座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插座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插座连接器中保护支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板对板连接器中插头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其包括相接合的插座连接器100和插头连接器200,所述插座连接器100和插头连接器200均为电连接器。所述板对板连接器定义有纵向及垂直于纵向的横向。

参阅图2至图3所示,所述插座连接器100包括沿纵向延伸的插座绝缘本体10、固持于插座绝缘本体10上的插座端子20及位于插座绝缘本体10纵向两端的插座保护支架30。所述插座绝缘本体10设有沿纵向延伸的中央岛部11、位于岛部11横向两侧的两侧壁12及连接于两侧壁12的两端壁13。所述岛部11、两侧壁12及两端壁13共同限定形成插槽14,所述插槽14可供插头连接器200的插入。

所述保护支架30组装固定于插座绝缘本体10的端壁13上,用以提升插座连接器100的整体强度。结合图4所示,所述保护支架30设有遮覆于端壁13的端壁遮蔽片31及至少部分遮覆于侧壁12的侧壁遮蔽片32,所述侧壁遮蔽片32连接于端壁遮蔽片31的横向两端。所述端壁遮蔽片31设有遮覆于端壁13顶面的端壁遮蔽部311及自端壁遮蔽部311的内侧边向下弯折且沿端壁13内壁面横向延伸的弹性臂312(当然,该横向仅是相对概念,其可以呈倾斜横向或水平横向设置,主要为增加弹性臂的长度,增加弹性,提高与对接连接器的接触可靠性)。所述弹性臂311突伸入插槽14内,用以在插座连接器100插接时保证大电流的通过。

所述弹性臂312包括自端壁遮蔽部311的内侧边向下弯折的弯折部313及自弯折部313沿端壁遮蔽部311的内侧边延伸的接触臂314,所述接触臂314与端壁13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绝缘本体10的端壁13设有对应于接触臂314的让位槽15,所述让位槽15自端壁13的内壁面凹陷形成,用以使弹性臂312弹性形变时具有足够的运动空间。所述弹性臂312还设有自接触臂314的自由末端的顶边朝向端壁13弯折延伸的导引部315,是以在插头连接器200与插座连接器100对接时,起到了对插头连接器200的保护支架43的插接导引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当插座连接器100与插头连接器200相配合时,所述弹性臂312与插头连接器200的插头保护支架43配合实现稳定的弹性接触,从而实现大电流导通功能。所述保护支架30的弹性臂312具有较长的力臂,在保证插座连接器100稳定装配的同时,还解决了插座连接器100插拔后弹性臂312降服较大的问题,使得插座连接器100在使用时的接触稳定可靠。同时从制程工艺角度来看,所述插座连接器100的绝缘本体10端壁13的胶位比较厚实,使得让位槽15处的逃料不影响绝缘本体10的成型,是以制程的难度降低且制程的稳定性有一定提升。

所述保护支架30的侧壁遮蔽片32设有自端壁遮蔽部311的两端沿纵向延伸的侧壁遮蔽部321,所述侧壁遮蔽部321至少部分遮覆于侧壁12的顶面。所述侧壁遮蔽片32还设有自侧壁遮蔽部321的内侧边向下弯折延伸的扣持部322及自侧壁遮蔽部321的外侧边向下弯折延伸的焊接脚323,所述焊接脚323可固定地安装在与插座连接器100电性连接的电路板(未图示)上。所述扣持部322卡扣于侧壁12的内壁面而焊接脚323卡扣于侧壁12的外壁面,用以将保护支架30固定至绝缘本体10上。

所述绝缘本体10设有位于侧壁12外壁面的锁扣槽121,所述焊接脚323收容于锁扣槽121内且设有卡合于锁扣槽121壁面的倒刺324,用以加强保护支架30固定至绝缘本体10上的稳定性。同时所述扣持部322的外表面未超出侧壁12的内壁面,而所述焊接脚323的外表面亦未超出侧壁12的外壁面,使得保护支架30在增加绝缘本体10的强度且实现大电流的导通的同时,亦未增大插座连接器100整体的体积。

参阅图5所示,所述插头连接器200包括沿纵向延伸的插头绝缘本体40、固持于插头绝缘本体40上的插头端子41及位于插头绝缘本体40纵向两端的插头保护支架43。所述插头绝缘本体40设有沿纵向延伸的两侧壁及连接两侧壁的两端壁42,所述插头保护支架43固定安装于插头绝缘本体40的端壁42上且具有位于端壁42外表面的侧面遮蔽部44。当插座连接器100与插头连接器200相配合时,所述弹性臂312与插头保护支架43的侧面遮蔽部44配合实现稳定的弹性接触,从而实现大电流导通功能。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即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