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7578发布日期:2019-11-15 21:47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配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元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配器。



背景技术:

适配器是一个接口转换器,它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硬件接口设备,允许硬件或电子接口与其它硬件或电子接口相连,也可以是信息接口。常见的适配器包括电源适配器和光纤适配器等。

适配器壳体上设置有插接腔,插接腔内设置有用于与外部设备连接的插接头,插接腔通常具有用于自身维护的维护口,该维护口处通常设置有门体,但是该门体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难以着色,进而难以通过颜色来分辨适配器,且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易于分辨的适配器。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配器,包括壳体和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用于将所述壳体与安装架连接,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安装主体、及设置于所述安装主体上的阻挡部和夹持弹片,所述安装主体用于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阻挡部和所述夹持弹片之间具有用于容纳所述安装架的第一卡接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弹片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主体上、另一端悬空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弹片包括倾斜片和抵接片,所述倾斜片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主体和所述抵接片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主体上的导向弹片,所述导向弹片位于所述夹持弹片的远离所述阻挡部的一侧,所述导向弹片包括向靠近所述夹持弹片一侧倾斜的斜片和连接于所述斜片自由端的平片。

进一步地,所述平片的顶部齐平于或者低于所述夹持弹片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主体包括主体板和所述主体板的两侧分别设置的与所述主体板垂直的夹持板,所述主体板和两块所述夹持板形成夹持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板呈u形,u形的所述主体板的两个侧壁的端部均向上弯折形成所述阻挡部。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板和所述主体板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夹持板的两端伸出于所述连接部的两端,所述夹持板的两端与所述主体板之间均形成第二卡接间隙,所述壳体的每两个侧壁的交接处均间隔设置有两个卡接部,所述卡接部用于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接间隙中。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安装主体的主体容纳槽。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组件为一体成型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配器,维护口处的门体由塑胶材料制成,可以便于对门体进行着色,从而通过门体和壳体的颜色来判断适配器的相应性能,门体和壳体通过卡接连接可以便于门体的拆装,门体内设置加强筋可以提高塑胶门体的强度,提高其卡接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壳体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弹性组件的适配器的轴测图;

图2是图1中去除一个弹性组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种弹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种弹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壳体的上下两侧设置有弹性组件的适配器的轴测图;

图6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二种弹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7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适配器去除门体后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8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门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9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门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0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适配器去除门体后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遮蔽门和第二遮蔽门处于闭合状态时的轴测图之一;

图12是图1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遮蔽门和第二遮蔽门处于闭合状态时的侧视图;

图14是图1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5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遮蔽门和第二遮蔽门处于闭合状态时的轴测图之二;

图16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遮蔽门的轴测图附图标记:

100、壳体;200、弹性组件;300、门体;400、第一遮蔽门;500、第二遮蔽门;600、第一弹性件;700、第二弹性件;

110、主体容纳槽;120、卡接部;130、插接腔;140、插接口;150、门体容纳槽;160、第二卡接部;170、第四卡接部;131、维护口;132、插入口;151、侧板容纳槽;

210、安装主体;220、阻挡部;230、夹持弹片;240、第一卡接间隙;250、导向弹片;260、连接片;270、夹紧片;211、主体板;212、夹持板;213、连接部;214、第二卡接间隙;231、倾斜片;232、抵接片;251、斜片;252、平片;

310、加强筋;311、第一卡凸;312、第二卡凸;313、门主板;314、门侧板;315、第三卡接部;

410、转轴安装部;420、轴孔;430、导向孔;440、第一主体;421、上圆弧段;422、下圆弧段;423、限位弧段;

710、第一弹片;720、第二弹片;721、透光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适配器,如图1至图3以及图5所示,其包括壳体100和弹性组件200,壳体优选但不局限为大致呈矩形,弹性组件200用于将壳体100与安装架(图中未示出)连接,弹性组件200包括安装主体210、及设置于安装主体210上的阻挡部220和夹持弹片230,安装主体210用于壳体100可拆卸连接,阻挡部220和夹持弹片230之间具有用于容纳安装架的第一卡接间隙240。第一卡接间隙240的厚度优选为等于或者略小于待夹持的安装架的部分的厚度。弹性组件200优选但不局限为一体成型件,即阻挡部220也具有弹性。为了使得外形更美观,壳体100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安装主体210的主体容纳槽110,该容纳槽与安装主体210的形状相适配。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适配器,直接在弹性组件200上设置有由阻挡部220和夹持弹片230组成的卡位,当需要壳体100的上下面或者左右面与安装架连接时,直接选用不同(可以是具体结构和/或尺寸不同)的弹性组件200安装于壳体100的上下面或者左右面即可,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在适配器壳体上设置阻挡结构造成的需要设置两种适配器壳体的模具及生产线,大幅提高了生产成本,且同一种壳体的适配器仅能上下堆叠或者仅能左右堆叠,适用范围小的问题;由于弹性组件200的加工成本低,从而可大幅降低适配器的生产成本;且同一适配器既可用于上下堆叠也可用于左右堆叠,适用范围更大。

安装主体210的结构及其安装方式不限,例如,可以如图1至图4所示,两个弹性组件200为分体结构,两个弹性组件200的安装主体210包括主体板211和主体板211的两侧分别设置的与主体板211垂直的夹持板212,主体板211和两块夹持板212形成用于夹持壳体100的夹持结构。可以令两个夹持板212间的间距等于或者略小于二者间所需卡接的壳体100部分的厚度,以实现夹紧,即安装主体210为一个大致呈u形的弹性夹。而为了利于阻挡部220发生弹性变形以起夹持作用,可以令主体板211也呈u形,u形主体板211的两个侧壁的端部均向上弯折(向上是指向背离壳体100的方向)形成阻挡部220。

再例如,也可以如图5和图6所示,两个弹性组件200为一体结构,具体地,壳体100的两侧均设置有弹性组件200,且壳体100两侧的弹性组件200的安装主体210通过连接片260连接,两侧的安装主体210与连接片260形成夹持结构,可以令两个安装主体210间的间距等于或者略小于二者间所需卡接的壳体100部分的厚度,以实现夹紧。安装主体210优选但不局限为大致呈u形板。这种结构中,u形安装主体210的两个侧壁的端部均向上弯折(向上是指向背离壳体100的方向)形成阻挡部220。

继续参阅图3、图4和图6所示,夹持弹片230的一端优选但不局限为连接于安装主体210上,另一端悬空设置,以便于夹持弹片230发生弹性形变。具体地,图3和图4中夹持弹片230的一端连接于u形主体板211的槽壁上,图6中,夹持弹片230的一端连接于u形安装主体210的槽壁上。可以如图3和图4中所示,夹持弹片230包括倾斜片231和抵接片232,倾斜片231相对于主体板211倾斜设置,倾斜片231的两端分别与主体板211和抵接片232连接,抵接片232用于与阻挡部220抵接。即夹持弹片230大致呈l形;也可以如图6中所示,夹持弹片230仅为一倾斜设置的弹片。可理解地,无论两个弹片组件为一体结构还是分体结构,均可采用图3或者图6中所示的夹持弹片230。如图6所示,还可以在安装主体210上设置向内侧(即向靠近待夹持壳体100)倾斜的夹紧片,夹紧片270的一端与安装主体210连接、另一端悬空设置。夹紧片270优选为包括一向内侧倾斜的第二斜片和一与第一斜片连接的第二抵接片,第二抵接片用于与壳体100抵接。

为了便于安装于安装架,弹性组件200还包括设置于安装主体210上的导向弹片250,导向弹片250位于夹持弹片230的远离阻挡部220的一侧,导向弹片250包括向靠近夹持弹片230一侧倾斜的斜片251和连接于斜片251自由端的平片252,斜片251优选但不局限为如图3和图4所示连接于u形主体板211的槽底上,或者如图6所示连接于u形主体210的槽底上。该平片252与主体板211大致平行且平片252大致齐平或者略低于夹持弹片230的顶部。斜片251可以发生弹性形变并起到导向、便于导向弹片250插入至安装架上

继续参阅图3和图4,为了使得安装主体210与弹性组件200间的组装更稳定,夹持板212和主体板211通过连接部213连接,夹持板212的两端伸出于连接部213的两端,夹持板212的两端与主体板211之间均形成第二卡接间隙214,壳体100的每两个侧壁交接处均间隔设置有两个卡接部120,连接部213容置于两个卡接部120之间,卡接部120用于卡接于第二卡接间隙214中。

如图7所示,壳体100上设置有插接腔130,插接腔130内设置有用于与外部设备连接的插接口140,该插接腔130通常具有至少两个开口,其中至少一个为便于对插接腔130内进行检查和清理的维护口131,其中至少一个为用于供外部接头插入以与插接口140连接的插入口132,插入口132处通常设置有通过转轴和弹性件连接于壳体100的遮蔽门,遮蔽门在外部接头插入时被顶开,在外部接头拔除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自动关闭,以防止插接头落灰等。插入口132和维护口131通常垂直设置。

如图1、图8和图9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的适配器还包括门体300,门体300可开合地设置于壳体100上以打开或者封堵维护口131。本具体实施方式中,门体300由塑胶材料制成,门体300和壳体100通过卡接连接,门体300的内壁上设置有加强筋310。加强筋310优选为包括纵向设置和横向设置的加强筋310。门体300由塑胶材料制成,可以便于对门体300进行着色,从而通过门体300和壳体100的颜色来判断适配器的相应性能,门体300和壳体100通过卡接连接可以便于门体300的拆装,门体300内设置加强筋310,可以在不增加门体300厚度的前提下使得门体300满足强度要求。壳体100上优选为设置有门体容纳槽150,门体容纳槽150用于容纳门体300。门体容纳槽150的内部轮廓优选为与门体300的外部轮廓相匹配,以使得外形美观。

具体地,门体300通过如下方式与壳体100卡接:门体300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卡接部,壳体100的对应位置上设置有与第一卡接部相配合的第二卡接部160。为了避免门体300开孔导致的外形不美观,第一卡接部为卡凸,第二卡接部160为卡槽。需要说明地是,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第一卡接部设置为卡槽,第二卡接部160设置为卡凸。具体地,门体30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凸311、门体300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卡凸312,第一卡凸311的卡接方向与第二卡凸312的卡接方向垂直。其中第一卡凸311的延伸方向优选为与门体300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二卡凸312的延伸方向与门体300的延伸方向垂直,先将第一卡凸311插入壳体100上的相应卡槽中,然后转动门体300直至第二卡凸312卡接于壳体100上。第一卡凸311的数量为多个,第二卡凸312的数量为至少一个。第一卡凸311优选但不局限为呈锲形,第二卡凸312优选但不局限为呈矩形等长条状。

如图9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门体300与壳体100间组装的稳定性,门体300包括门主板313和门主板313的两侧分别设置的门侧板314,两个门侧板314上均设置有第三卡接部315,壳体100的对应位置上设置有与第三卡接部315相配合的第四卡接部170。第三卡接部315为卡凸,第四卡接部170为卡槽。第三卡接部315优选为设置于门侧板314的内壁上。需要说明地是,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第三卡接部315设置为卡槽,第四卡接部170设置为卡凸。为了防止门主体变形,壳体100上设置有用于支撑门主板313的支撑件。

如图7所示,为了使得门体300处于关闭状态时,门侧板314与壳体100能够严密配合,门体容纳槽150包括用于容纳门侧板314的侧板容纳槽151,门侧板314的外部轮廓与侧板容纳槽151的内部轮廓相吻合,门侧板314的一端、具体为门侧板314的靠近第二卡凸312的一端的外部轮廓呈圆弧状。优选地,门侧板314的一端的外部轮廓呈1/4圆弧状。

如图10、图11和图13所示,插入口132处设置有第一遮蔽门400、第二遮蔽门500、第一弹性件600和第二弹性件700,第一遮蔽门400和第二遮蔽门500均可转动地设置于插接腔130处,第一遮蔽门400和第二遮蔽门500能够相互配合打开或者封堵插入口132,第二遮蔽门500和第一遮蔽门400这二者在处于闭合状态时相抵接且第二遮蔽门500与第一遮蔽门400呈夹角设置且相对于第一遮蔽门400向靠近插入口132内侧倾斜;具体地,第一遮蔽门400和第二遮蔽门500上下设置,且第二遮蔽门500和第一遮蔽门400这二者在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二遮蔽门500的下端抵接第二遮蔽门500的上端;第一弹性件600用于给第一遮蔽门400提供处于闭合状态的弹力,第二弹性件700用于给第二遮蔽门500提供处于闭合状态的弹力。其中,第一弹性件600所能提供的弹力优选为大于第二弹性件700所能提供的弹力。另外,和现有技术中相似地,第二遮蔽门500和第一遮蔽门400这二者在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遮蔽门400与插接口140大致垂直。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两个遮蔽门在处于闭合状态时相对倾斜,因而其中一个倾斜的屏蔽门需要转动的角度和回弹力小,遮蔽门更容易关闭,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两个遮蔽门大致均呈竖直状态(即两个遮蔽门大致平行),第二弹性件易失效从而导致第二遮蔽门关闭不严的问题。

如图14所示,第一遮蔽门400的用于与第二遮蔽门500抵接的端面为相对于第一遮蔽门400的第一主体440倾斜的平面。该平面的倾斜角度决定了第二遮蔽门500的倾斜角度,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设置该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优选地,第二遮蔽门500和第一遮蔽门400这二者在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二遮蔽门500与第一遮蔽门400间的夹角ɑ为5°-85°,更优选地,夹角ɑ为5°、15°、25°、35°、45°、55°、65°、75°、85°。

如图15所示,第二弹性件700为弹片,弹片包括呈夹角设置且相互连接的第一弹片710和第二弹片720,第一弹片710与壳体100连接,第二弹片720与第二遮蔽门500的内壁面连接。将第二弹性件700设置为弹片,相较于第二弹性件700为扭簧的结构,可以减小第二弹性件700所占用的厚度,减小适配器壳体100的整体厚度。

继续参阅图15,第二弹片720上设置有透光通孔721,第二遮蔽门500由塑料材料制成,由于金属材料透光性差,塑料材料透光性好,可以从透光通孔721对应的第二遮蔽门500处观察是否有光从插入腔中透出。第二遮蔽门500优选为包括第二主体和设置于第二主体的凸起,凸起卡接于透光通孔721中。以增强第二遮蔽门500与第二弹性件700组装的稳定性。

第一遮蔽门400通过转轴转动安装于壳体100上,通常该遮蔽门上的用于穿设转轴的轴孔420的内径略大于转轴的外径,从而造成转轴安装困难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如图11-13所示,第一遮蔽门400的第一主体440的远离第二遮蔽门500的一端设置有转轴安装部410,转轴安装部410上设置有供转轴穿过的轴孔420,轴孔420的纵截面的边缘包括向外向外或者向内是相对于轴孔420的内部而言的突出的上圆弧段421和下圆弧段422,上圆弧段421和下圆弧段422之间通过向内突出的限位弧段423连接,下圆弧段422所对应的半径大于上圆弧段421所对应的半径,转轴挂设于上圆弧段421和两个限位弧段423之间,其中上圆弧的半径等于或者略大于转轴的外径。轴孔420的这种设置方式,可以方便地将转轴插设于第一遮蔽门400上。上圆弧段421所对应的圆心角度决定遮蔽门相对于转轴的转动角度,可以通过具体转动需求来设置上圆弧段421的尺寸。为了进一步便于轴的安装,转轴安装部410的端部设置有与轴孔420连通的导向孔430,导向孔430的内径沿从外向内的方向逐渐减小。

为了便于将第一遮蔽门400安装至插接腔130内,如图16所示,可以令第一主体440的两侧相对于转轴安装部410的两侧向内收缩,即相对于遮蔽门主体的尺寸减小。还可以令第一遮蔽门400的靠近第二遮蔽门500的一端的两侧在沿远离第二遮蔽门500的方向上向外倾斜。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