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线束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5146发布日期:2019-04-24 00:00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线束端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线束端子。



背景技术: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通常汽车线束为直接卡接在端子上,并利用端子实现与汽车电器件的电连接,然而汽车在行驶时常伴随振动,容易导向汽车线束从端子上脱落,进而引发汽车电器件产生故障。

为此,公开号为CN207781907U的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防松脱型汽车线束端子,该端子包括端子主体、锁紧板及锁紧螺钉,端子主体的一端固定有用于穿设汽车线束的连接套,端子主体的另一端向内延伸有连接片,连接片的外侧面向外延伸有插针部,锁紧螺钉的螺纹端依次穿过端子主体及锁紧板,锁紧螺钉的螺纹端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锁紧板的内侧面开设有与连接片相匹配的卡槽。这种防松脱型汽车线束端子使用时存在不足之处,一是其利用锁紧螺钉进行松紧调节,锁紧螺钉的设置方式与端子整体的长度方向垂直,这使得锁紧螺钉“凸出”,易磨损松动;二是线缆在端子主体内需要“转弯”,穿设难度较大。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汽车线束端子。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汽车线束端子,包括端子壳体、上端子金属主体、下端子金属主体、线芯和插针,所述端子壳体由用于锁紧线芯的第一锁紧套、用于线芯与上端子金属主体、下端子金属主体锁紧的第二锁紧套和用于支撑插针的插针套组成,所述第一锁紧套与第二锁紧套的前端连为一体,所述插针套卡接在第二锁紧套的后端;

所述第一锁紧套的外侧设有第一变径层、所述第一变径层沿周向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一变形槽,所述第一变径层的外表面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处螺接有第一锁紧环,所述第一锁紧环的内侧设有与第一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孔;

所述第二锁紧套的外侧设有第二变径层、所述第二变径层沿周向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二变形槽,所述第二变径层的外表面设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外螺纹处螺接有第二锁紧环,所述第二锁紧环的内侧设有与第二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孔;

所述第二锁紧套中装设有上端子金属主体、下端子金属主体,所述上端子金属主体、下端子金属主体之间留有压绳通道,所述第一锁紧套中开设有与压绳通道配合的导绳孔;所述插针套的内端设有防止脱离的宽径盘,外端设有窄径管,所述插针的一端从窄径管中穿出,另一端设有能够封堵住压绳通道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上部与上端子金属主体连为一体,下部与下端子金属主体相抵,所述插针套位于插针的外侧包覆有便于其进行偏移的绝缘柔性层。

进一步地,上述汽车线束端子中,所述第一锁紧套的第一锁紧环向后旋转时,能够挤压第一变径层,使其内线芯的位置固定。

进一步地,上述汽车线束端子中,所述第二锁紧套的第二锁紧环向后旋转时,能够挤压上端子金属主体、下端子金属主体相互靠近,使两者与内部的线芯紧密接触。

进一步地,上述汽车线束端子中,所述第一锁紧环、第二锁紧环的外侧设有便于手动旋转的凸棱。

进一步地,上述汽车线束端子中,所述上端子金属主体、下端子金属主体的竖截面均呈半圆形或矩形,所述第二锁紧套中开设有与上端子金属主体、下端子金属主体形状配合的柱形槽或长方体槽。

进一步地,上述汽车线束端子中,所述端子壳体由橡胶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首先通过设置第二锁紧套来使得穿入的线芯与上端子金属主体、下端子金属主体对接锁紧,而后通过第一锁紧套来使得线芯的位置固定,进而实现防松动,相较于传统螺栓锁紧固定,具有防磨损、便于线束穿设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端子壳体半剖部分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第一锁紧套,101-第一变径层,102-第一变形槽,103-第一外螺纹,104-第一锁紧环,2-第二锁紧套,201-第二变径层,202-第二变形槽,203-第二外螺纹,204-第二锁紧环,3-插针套,301-宽径盘,302-窄径管,303-绝缘柔性层,4-上端子金属主体,5-下端子金属主体,6-压绳通道,7-线芯,8-插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汽车线束端子,包括端子壳体、上端子金属主体4、下端子金属主体5、线芯7和插针8。端子壳体由橡胶材料制成。端子壳体具体由用于锁紧线芯7的第一锁紧套1、用于线芯5与上端子金属主体4、下端子金属主体5锁紧的第二锁紧套2和用于支撑插针8的插针套3组成,第一锁紧套1与第二锁紧套2的前端连为一体,插针套3卡接在第二锁紧套2的后端。

第一锁紧套1的外侧设有第一变径层101、第一变径层101沿周向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一变形槽102,第一变径层101的外表面设有第一外螺纹103,第一外螺纹103处螺接有第一锁紧环104,第一锁紧环104的内侧设有与第一外螺纹103配合的内螺纹孔。

第二锁紧套2的外侧设有第二变径层201、第二变径层201沿周向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二变形槽202,第二变径层201的外表面设有第二外螺纹203,第二外螺纹203处螺接有第二锁紧环204,第二锁紧环204的内侧设有与第二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孔。

第二锁紧套2中装设有上端子金属主体4、下端子金属主体5,上端子金属主体4、下端子金属主体5之间留有压绳通道6,第一锁紧套2中开设有与压绳通道6配合的导绳孔,插针套3的内端设有防止脱离的宽径盘301,外端设有窄径管302,插针8的一端从窄径管302中穿出,另一端设有能够封堵住压绳通道6的连接片,连接片的上部与上端子金属主体4连为一体,下部与下端子金属主体5相抵,插针套3位于插针8的外侧包覆有便于其进行偏移的绝缘柔性层303。

第一锁紧套1的第一锁紧环104向后旋转时,能够挤压第一变径层101,使其内线芯7的位置固定,第二锁紧套2的第二锁紧环204向后旋转时,能够挤压上端子金属主体4、下端子金属主体5相互靠近,使两者与内部的线芯7紧密接触。第一锁紧环104、第二锁紧环204的外侧设有便于手动旋转的凸棱。

上端子金属主体4、下端子金属主体5的竖截面均呈半圆形或矩形,第二锁紧套2中开设有与上端子金属主体4、下端子金属主体5形状配合的柱形槽或长方体槽。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实施例结构设计合理,首先通过设置第二锁紧套2来使得穿入的线芯7与上端子金属主体4、下端子金属主体5对接锁紧,而后通过第一锁紧套1来使得线芯7的位置固定,进而实现防松动,相较于传统螺栓锁紧固定,具有防磨损、便于线束穿设的优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