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硅电池高CTM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90747发布日期:2019-07-06 10:45阅读:709来源:国知局
一种黑硅电池高CTM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黑硅电池高CTM光伏组件,属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太阳能作为绿色清洁能源,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已经在能源领域取得广泛应用,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也是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最佳能源之一。随着太阳能光伏产品的广泛应用,人们对光伏组件的产品性能也是越来越重视,经过广泛的研究发现,提高组件CTM以及提高组件并联电阻对组件的功率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利用太阳能的主流技术为晶硅太阳电池的光伏发电技术。目前,多晶硅占光伏产业产能超过了80%,就目前产线而言,各道工艺已相当成熟,效率方面很难有提升,为了制备高效多晶电池,从绒面结构的调整出发,制备黑硅,能有效提高光利用率。黑硅是最新研究发现的一种能大幅提高光电转换效率的新型电子材料,黑硅材料电池能够捕捉几乎全部日光。它就像一块吸收光的海绵,可见光和红外线都能吸收。这种材料能够提高光的使用效率,产生的电流是传统硅材料的几百倍。所以,黑硅电池在光伏组件端应用潜力是巨大的,既能使产品CTM提升,又能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能够提高组件光电转换效率的黑硅电池高CTM光伏组件。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黑硅电池高CTM光伏组件,包括层压件和铝边框,铝边框封装在层压件的四周,层压件包括从受光面向下依次设置的钢化玻璃、高透热熔胶膜、黑硅电池片、UV截止热熔胶膜、背板和第一金属橡胶层,黑硅电池片为包括若干呈矩阵排列的五主栅线多晶黑硅电池片,多晶黑硅电池片的主栅线之间设有连接的焊带,层压件的侧面和铝边框之间设置有第二金属橡胶层。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背板底部设有接线盒。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层压件的底部与铝边框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层。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铝边框包括夹持槽和底部支撑,夹持槽为矩形且位于铝边框的内侧面,夹持槽设有矩形开口,底部支撑为“L”型且与夹持槽的底部固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底部支撑与夹持槽之间固接有第一支撑板。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底部支撑的直角处设置有第二支撑板。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金属橡胶层和第二金属橡胶层能够有效减少在搬运和安装的过程中电池片底部和侧面产生的震动,起到了减震效果,防止电池片的破裂损坏影响光伏组件的正常工作;其中金属橡胶层的金属橡胶是一种均质的弹性多孔物质,是用一定的工艺方法,将一定质量的、拉伸开的、螺旋状态的金属丝有序地排放在冲压(或碾压)模具中,然后用冷冲压方法而成型的;它的原材料是金属丝,既具有所选金属固有的特性,又具有像橡胶一样的弹性,能够起到优良的减震效果并且耐高低温(-80℃--1000℃)、耐盐雾、霉菌、潮湿、臭氧、油脂、真空、日照、核辐射、尘埃和各种有机溶剂腐蚀,使用寿命长;

(2)本实用新型中电池片为黑硅电池,利用黑硅电池片的内陷光吸光技术,可以在更宽的入射角内获得近0的反射效果,在更宽的波长范围(300~2000nm)获得更好的内陷光效果,最终组件输出功率2%左右,所以,黑硅电池片技术的应用能提高组件的转换效率1%以上,从而提升组件填充因子,最终达到提高组件光电转换效率的效果;

(3)本实用新型通过高UV截止热熔胶膜,增强了光反射,降低了功率损耗,提高了组件的输出功率和光电转换效率;

(4)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加固,保证了铝边框安装后的稳定性,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黑硅电池高CTM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黑硅电池高CTM光伏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黑硅电池高CTM光伏组件,如图1和2所示,包括层压件(1)和铝边框(2),铝边框(2)封装在层压件(1)的四周,层压件(1)包括从受光面向下依次设置的钢化玻璃(5)、高透热熔胶膜(6)、黑硅电池片(7)、UV截止热熔胶膜(8)、背板(9)和第一金属橡胶层(11),黑硅电池片(7)为包括若干呈矩阵排列的五主栅线多晶黑硅电池片,多晶黑硅电池片的主栅线之间设有连接的焊带(10),层压件(1)的侧面和铝边框(2)之间设置有第二金属橡胶层(12)。背板(9)底部设有接线盒(4)。层压件(1)的底部与铝边框(2)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层(3)。铝边框(2)包括夹持槽(201)和底部支撑(202),夹持槽(201)为矩形且位于铝边框(2)的内侧面,夹持槽(201)设有矩形开口,底部支撑(202)为“L”型且与夹持槽(201)的底部固接。底部支撑(202)与夹持槽(201)之间固接有第一支撑板(203)。底部支撑(202)的直角处设置有第二支撑板(204)。

本实用新型中电池片为黑硅电池,利用黑硅电池片的内陷光吸光技术,可以在更宽的入射角内获得近0的反射效果,在更宽的波长范围(300~2000nm)获得更好的内陷光效果,最终组件输出功率2%左右,所以,黑硅电池片技术的应用能提高组件的转换效率1%以上,从而提升组件填充因子,最终达到提高组件光电转换效率的效果。

本实施例的黑硅电池高CTM光伏组件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启动自动焊接机,将200片黑硅多晶电池片放入自动焊接机,调整焊接温度200±20℃;

第二步:对焊接好的电池串进行层叠,先铺设玻璃在层叠台上,放上高透热熔胶膜,然后放上电池串,并对电池串进行串联焊接,再将UV截止型热熔胶膜铺设在电池串上,最终覆盖一层背板;

第三步:将层叠好的光伏组件进行层压,调整层压温度140±10℃,使用真空泵抽出气泡,在热熔胶膜融化状态下,充气层压并保压12分钟,层压完后取出层压件进行降温;

第四步:对层压件周围多余的背板和EVA进行切割;

第五步:对层压件进行组框,使用硅胶在铝合金边框的导胶槽注胶密封,并使用硅胶粘接接线盒,然后固化6小时;

第六步:对固化后的组件进行清洗,制得黑硅电池高CTM光伏组件。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如铝边框(2)的表面设置锌镍合金镀层。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