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5499发布日期:2019-10-19 03:08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散热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结构。



背景技术:

纯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但当前技术尚不成熟。

目前的电动汽车的动力主要由电池包提供,特别是锂电池包均需要进行成组后安装在防护要求较高容器内,目前电池包成组后均安装在封闭的容器中以达到防护要求。电池包的容量在温度为25℃左右容量是最好的,温度超过35℃或者低于15℃,容量下降较大,这样,在受到外部热量辐射、电池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热量或者外部低温环境时,导致电池包本身工作环境温度升高或降低,影响电池寿命及容量。且由于温度积聚,导致密封电池包内的由于高温形成高压,对电池包的安全是极为不利的,存在安全隐患。

电池已成为纯电动汽车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难题,与传统的内燃机结构的汽车相比,电池与内燃机的结构完全不同,故原本适用于电池的散热结构完全不同于内燃机散热结构,为保证电动汽车的电池能够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获得充分散热,亟待研发一种能够提供强力散热能力的新型电池散热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供强力散热能力的电动汽车电池包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结构,包括外层箱体、设置在外层箱体内的内层箱体、以及设置在内层箱体的电池包,所述外层箱体上设有多个进风孔和多个出风孔,所述外层箱体与内层箱体间存在间隙,所述间隙内分布有风扇和多个散热片,风扇与外层箱体的内表面连接,散热片与内层箱体的外表面连接,所述散热片将所述间隙分割为若干个散热片道,所述外层箱体和内层箱体间形成了若干个风道。

进一步,所述内层箱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

优选的,所述风道自进风孔开始,依次途经散热片道、风扇,至出风孔终止。

优选的,所述外层箱体与内层箱体通过多根连接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风扇设置在外层箱体的出风孔上,所述风扇具有风扇进风口、扇叶和风扇出风口,所述风扇出风口完整围闭外层箱体上的所有出风孔,风扇出风口与内层箱体外表面保留有预设宽度的空隙。

优选的,所述散热片为导热性能好、呈扁平片状的固体。

优选的,所述散热片与内层箱体的外表面连接处涂有传热硅胶,散热片上还设置有沿散热片道走向排列的纵向散片,所述外层箱体的内表面设置有凹陷槽,所述散热片第一侧边与内层箱体的外表面连接,散热片第二侧边卡入外层箱体的凹陷槽内。

优选的,所述散热片道的走向与风道的走向相同。

更进一步的,所述外层箱体具有六个面,出风孔和风扇设置在第一面上,散热片设置在与第一面共用一条侧边的第二面、和第四面上的凹陷槽,与第二面、第四面相邻的第三面上设置有电池包接线端口,半导体制冷片设置在第五面上,出风孔设置在第六面上。

风扇启动后,扇叶将外层箱体与内层箱体间的间隙内空气吹向出风孔,被吹动空气由出风孔排出,此时间隙内空气气压下降,外部空气自进风孔进入该间隙内。具体的,外部空气通过进风孔后,抵达散热片,随后沿着散热片的表面朝向风扇方向流动,流动至风扇的空气被风扇吹动经由出风孔排出到外部,并以此往复循环,实现内外层箱体间风道内空气的循环流动。内层箱体上还设有半导体制冷片,通过增加半导体制冷片,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以为电池包提供更高的散热性能,以满足行业内对电池包日益苛刻的散热要求。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汽车电池包结构,通过采用内外层箱体的结构,并在内外层箱体间设置风扇、散热片以形成风道,通过风道中流动的气流及时带走电池包散发出来的热量,有效防止电池包过热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去除风扇后的剖面图。

图2为实施例1中去除散热片后的侧视剖面图。

图3为实施例1中去除内层箱体后的仰视剖面图。

图4为实施例1中去除内层箱体后的俯视剖面图。

图5为实施例1中内层箱体的三维结构图。

图6为实施例1中外层箱体的三维结构图。

图7为实施例1中外层箱体六面的标记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2的结构图。

图9为实施例4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包括: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结构,包括外层箱体1、设置在外层箱体1内的内层箱体2、以及设置在内层箱体2的电池包,外层箱体1上设有多个进风孔3和多个出风孔4,外层箱体1与内层箱体2间存在间隙,间隙内分布有风扇5和多个散热片6,风扇5与外层箱体1的内表面连接,散热片6与内层箱体2的外表面连接,散热片6将间隙分割为若干个散热片道7,外层箱体1和内层箱体2间形成了若干个风道。

内层箱体2的外表面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22;风道自进风孔3开始,依次途经散热片道7、风扇5,至出风孔4终止;外层箱体1与内层箱体2通过多根连接杆8连接;风扇5设置在外层箱体1的出风孔4上,风扇5具有风扇5进风口、扇叶21和风扇5出风口,风扇5出风口完整围闭外层箱体1上的所有出风孔4,风扇5出风口与内层箱体2外表面保留有预设宽度的空隙9;散热片6为导热性能好、呈扁平片状的固体;散热片6与内层箱体2的外表面连接处涂有传热硅胶10,外层箱体1的内表面设置有凹陷槽12,散热片6的第一侧边19与内层箱体2的外表面连接,散热片6的第二侧边20卡入外层箱体1的凹陷槽12内;散热片道7的走向与风道的走向相同。

外层箱体具有六个面,出风孔4和风扇5设置在第一面13上,散热片6设置在与第一面13共用一条侧边的第二面14、和第四面16上的凹陷槽12,与第二面14、第四面16相邻的第三面15上设置有电池包接线端口,半导体制冷片22设置在第五面17上,出风孔4设置在第六面18上。

风扇启动后,扇叶将外层箱体1与内层箱体2间的间隙内空气吹向出风孔4,被吹动空气由出风孔4排出,此时间隙内空气气压下降,外部空气自进风孔3进入该间隙内。具体的,外部空气通过进风孔3后,抵达散热片6,随后沿着散热片6的表面朝向风扇5方向流动,流动至风扇5的空气被风扇吹动经由出风孔4排出到外部,并以此往复循环,实现内外层箱体间风道内空气的循环流动。

请参考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包括:

不同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2中的散热片6上还设置有沿散热片道7走向排列的纵向散片11,进一步增大散热片的散热面积,提升散热能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包括:

通过将实施例1中的风扇替换为水冷管路和与水冷管路循环连通的水冷电扇,其中水冷管路盘绕在散热片上,且水冷管路与内层箱体外表面相互接触。

请参考图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包括:

不同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4中的半导体制冷片022与外层箱体1间存在间隙,半导体制冷片22不与外层箱体1直接接触;且散热片6上还设置有沿散热片道7走向排列的纵向散片11,进一步增大散热片的散热面积,提升散热能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4中的电动汽车电池包结构,通过采用内外层箱体的结构,并在内外层箱体间设置风扇、散热片以形成风道,通过风道中流动的气流及时带走电池包散发出来的热量,有效防止电池包过热现象的发生。

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结合以上具体实施例进行的,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能够根据上述的内容进行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所有这样的替代、改进和变化都包括在附后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