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的加热固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90107发布日期:2019-07-06 10:43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的加热固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的加热固化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组件电池片之间采用金属焊带及汇流条连接结构,金属焊带的使用,减小了组件电池片对光的吸收面积,大量汇流条的使用,增加了组件内部的损耗,降低了组件转换效率,同时单片电池片的差异在串联结构下,反向电流对组件影响会增加,从而产生热斑效应而损坏组件甚至影响整个光伏系统的运转。为了克服这一缺陷,出现了另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的互联工艺,将传统的方形电池片利用切片技术将电池片栅线重新设计成可合理切割成小片的图形,使切割后每个小片的正负极可以按照贴片的设计工艺,通过印刷导电胶将电池片连接,然后将导电胶固化,随后电池串进入冷却区冷却。然而,目前普遍采用向太阳能电池吹送热风来进行加热固化,需要配合固定装置将太阳能电池片固定,结构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的加热固化系统,其通过加热板实现对太阳能电池片的吸附固定和加热的功能,结构较简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的加热固化系统,包括具有网孔的加热板,所述网孔具有用于吸附太阳能电池片的真空度,所述加热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中设有加热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网孔自所述加热板的上表面贯通至所述加热板的下表面,所述安装孔开设于所述加热板的侧表面并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加热装置水平地插设于所述安装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固化系统还包括具有真空度的真空槽,所述加热板固定设置于所述真空槽上,所述网孔和所述真空槽连通。

更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板固定设置于所述真空槽的顶部。

更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固化系统还包括用于对所述真空槽抽真空的真空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固化系统还包括用于采集所述加热板的温度参数的测温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固化系统包括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自所述加热板上侧经过以对所述传送装置加热并提供吸附太阳能电池片的真空吸附力。

更进一步地,所述传送装置为循环传送装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循环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设于所述加热板上并自所述加热板上经过,所述传送带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内具有用于吸附太阳能电池片的真空度。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板的表面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传送带的带槽真空板。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固化系统,通过加热板通孔内的真空度将太阳能电池片吸附固定,结合加热板安装孔内的加热装置对太阳能电池片进行加热,使电池片上的导电胶固化而形成太阳能电池串,在抽真空吸附的同时进行加热,简化了结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固化系统的贴片固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加热固化系统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加热固化系统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加热固化系统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真空槽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贴片区;2、加热固化区;20、加热装置;21、汇流罩;210、透明观察窗;22、热排装置;3、冷却区;4、循环传送装置;40、传送带;400、通孔;41、主动轮;42、从动轮;43、传动电机;44、水平调节构件;45、清洁构件;5、真空槽;50、加热板;500、网孔;51、真空板;6、真空装置;61、第一真空泵;62、第二真空泵;63、第三真空泵;7、真空冷却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的加热固化系统,其用于对太阳能电池片进行加热固化。图1示出了采用该加热固化系统的一种贴片固化设备,其具有依次顺序设置的贴片区1、加热固化区2以及冷却区3,用于对太阳能电池片进行贴片、加热固化以及冷却处理,上述加热固化系统主要对太阳能电池片进行加热固化。参照图1-4所示,该加热固化系统包括具有网孔500的加热板50,网孔500中具有用于吸附太阳能电池片的真空度,该加热板50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中设置有加热装置20。加热装置2大体设于加热板50中部的安装孔中,当太阳能电池片移动至加热固化区2中后,通过加热将导电胶固化,将太阳能电池片连接固定形成电池串。

该加热固化系统还包括循环传送装置4,循环传送装置4包括循环运行的传送带40,传送带40依次经过贴片区1、加热固化区2以及冷却区3,传送带40上开设有多个通孔400,通孔400具有真空度以将太阳能电池片吸附固定在传送带40上,多个通孔400均匀分布在传送带40上。

该加热固化系统还包括具有真空度真空槽5,加热板50固定设置于真空槽5上,传送带40设置于加热板50上,加热板50上开设有多个用于为传送带40的通孔400提供真空吸附力的网孔500,网孔500与真空槽5相互连通。具体地,参照图5所示,真空槽5大体为U形槽,加热板50固定设置在真空槽5的顶部,加热板50上侧固定连接有带槽的真空板51,通过真空板51承载传送带40,二者滑动接触,通过加热板50的网孔500、真空板51的槽而使得真空槽5内的真空度传递至传送带40的通孔400中。贴片区1、加热固化区2及冷却区3中均设有真空槽5,各真空槽5互不连通。传送带40与加热板50上的真空板51形成面接触,保证传送带40表面具有真空吸附力。

传送带40自加热装置20上方经过。具体地,加热板50上的网孔500自其上表面至其下表面贯通加热板50,而位于加热固化区2的加热板50的两侧表面上等间隔地开设有沿水平方向的安装孔,加热装置20具体包括多个固定插设在安装孔内的加热棒。各加热装置20通过设置而具有不同的温度参数,形成不同温度的加热区,其产生的热量通过加热板50、加热板50上的传送带40传递给太阳能电池片。该加热固化系统还包括用于采集加热板50的温度参数的测温装置。

该加热固化系统还包括一或多个位于加热固化区2的汇流罩21,汇流罩21罩设于加热板50上方形成一或多个大体封闭的加热腔室,传送带40自加热腔室中穿过,汇流罩21上设有连通加热腔室的热排装置22,热排装置22包括与加热腔室连通的热排管道,用于将加热腔室中多余的热量排出,以防止热量溢出加热区。汇流罩21上设有透明观察窗210。

该加热固化系统还包括用于对真空槽5抽真空的真空装置6。所述真空装置6为真空泵,具体包括用于为位于加热固化区2的真空槽5提供真空吸附力的第一真空泵61、为位于贴片区1的真空槽5提供真空吸附力的第二真空泵62以及为位于冷却区3的真空槽5提供真空吸附力的第三真空泵63,也就是说,第一真空泵61连通中部真空槽5的底部,而第二真空泵62和第三真空泵63分别连通两端部的真空槽5的底部。

该加热固化系统还包括用于降低进入真空装置6的气体的温度的真空冷却装置7,真空冷却装置7连接于真空槽5和真空装置6之间。该真空冷却设备具体设置于第一真空泵61和位于加热固化区2的真空槽5之间。具体地,真空冷却设备的吸气口通过管路与真空槽5中部相互连通,真空冷却设备的排气口和第一真空泵61的吸气口连通,第一真空泵61的排气口通过管路连通加热腔室,将自真空槽5中部抽出的带热量的气体回流至加热腔室内进行余热利用。

上述循环传送装置4为带状循环传送装置,其还包括用于张紧传送带40的主动轮41和从动轮42,贴片区1、加热固化区2及冷却区3依次位于主动轮41和从动轮42之间。主动轮41由传动电机43驱动转动,其固定连接于传动电机43的输出轴,从而带动传送带40绕主动轮41和从动轮42循环运行。主动轮41和从动轮42分别位于加热固化系统的两端,主动轮41和从动轮42的表面分别设有防滑层。

传送装置4还包括用于调节传送带40位置的调节构件,通过调节构件满足传送带40的水平及垂直精度。具体地,调节构件包括用于调节传送带40的水平偏移距离的水平调节构件44。该水平调节构件44具体设置于循环传送装置4的两端部,能够调节传送带40的水平偏移距离,保证传输精度。

所述的传送带40具体为封闭式循环钢带,钢带的表面均匀多个通孔400。该传送装置底部还设置有钢带清洁构件45,通过钢带清洁构件45满足钢带传输过程中的表面清洁度。钢带清洁构件45包括可转动的刷子等,随着钢带运行,通过刷子对钢带表面进行清洁。

上述加热固化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将传统的方形电池片利用切片技术将电池片栅线重新设计成可合理切割成小片的图形,使切割后每个小片的正负极可以按照贴片的设计工艺,在太阳能电池片上印刷导电胶并利用机械手臂将太阳能电池片逐一在传送带40上排列连接,连接好的电池串跟随设置于加热板50上的传送带40以一定的速度进入加热固化区2,通过传送带40下方的加热装置20将导电胶固化,随后传送带进入冷却区3冷却,完成工艺的电池串跟随传送带40传输至冷却区3流入下道工序。

本实用新型采用设置有加热装置的具有真空度的加热板,从其上经过的传送带40的通孔400具有真空度而吸附固定太阳能电池片,将其依次送入加热固化区2和冷却区3,连续运行,且在加热的同时抽真空吸附太阳能电池片,简化了结构,提高了生产效率。采用加热固化系统的贴片固化设备,摒弃传统的焊带串接电池结构,减少焊带遮挡,增加电池片对光的吸收,将电池串经过串并联排版后层压成组件,充分利用组件内的间隙,在相同的面积下,可以放置多于常规组件的电池片,并且由于此组件结构的优化,采用无焊带设计,减少了组件的线损,大幅度提高了组件的输出功率。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是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其目的在于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