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耳包胶装置及电芯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52577发布日期:2018-11-24 11:24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自动化生产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极耳包胶装置及电芯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极耳,是锂离子聚合物电池产品的一种原材料。例如我们生活中用到的手机电池,蓝牙电池,笔记本电池等都需要用到极耳。电池是分正负极的,极耳就是从电芯中将正负极引出来的金属导电体,通俗的说电池正负两极的耳朵是在进行充放电时的接触点。

在锂电池行业,极耳作为电芯导电部分,对于电芯的质量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锂电池生产过程中,为了防止电池的极耳短路,在极耳焊接之前,会对极耳要外露的部分提前进行包胶。目前,一般使用手工方式进行包胶,其生产效率低,包胶精度取决于人为因素,很难实现有效统一控制。使用手工方式进行包胶,存在胶纸包不牢,胶纸互包后出现喇叭口,而且对调试人员的要求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极耳包胶装置及电芯生产设备,旨在提高包胶效率及包胶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极耳包胶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贴胶组件与包胶组件,且所述贴胶组件及包胶组件沿极耳的传送方向布置;

所述贴胶组件用于对极耳贴胶,包括胶带传送机构、夹胶机构、压胶机构及切胶机构,所述夹胶机构在所述胶带传送机构及压胶机构之间的夹胶路径上往复运动,以将经所述胶带传送组件传递的胶带传送至所述压胶机构,所述压胶机构将胶带压贴至极耳后,所述切胶机构将胶带切断以在所述极耳上留下胶段;

所述包胶组件用于对黏贴所述胶段的极耳进行包胶,包括极耳压紧机构以及搓胶机构,所述极耳压紧机构将贴胶后的极耳压紧在第一搓胶位置与第二搓胶位置之间,所述第一搓胶位置设置有第一气动机构,所述第二搓胶位置设置有第二气动机构,所述搓胶机构在所述第一搓胶位置与第二搓胶位置之间往复运动,所述第一气动机构工作时,所述搓胶机构由所述第一搓胶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二搓胶位置,所述第二气动机构工作时,所述搓胶机构由所述第二搓胶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一搓胶位置。

优选地,所述包胶组件还包括包胶板、气源以及电磁阀,所述第一气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包胶板内的第一气动腔室,所述第一气动腔室靠近极耳的一侧设有第一气孔,所述第二气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包胶板内的第二气动腔室,所述第二气动腔室靠近极耳的一侧设有第二气孔,所述气源通过所述电磁阀分别与所述第一气动腔室及第二气动腔室连接。

优选地,所述极耳包胶装置还包括:

导轨,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导轨上设有可沿极耳传送方向滑动的第一滑块及第二滑块,所述包胶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上;

一级调节件,所述一级调节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滑块上,所述一级调节件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包胶组件上;以及,

二级调节件,所述二级调节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二级调节件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滑块上;

所述一级调节件及二级调节件可分别沿极耳的传送方向运动,以调节所述包胶组件在所述导轨上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贴胶组件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夹胶机构运动的送胶驱动装置,所述夹胶机构包括移动面板、夹胶固定板、夹胶固定块及夹胶驱动装置,所述移动面板滑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夹胶固定板及夹胶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移动面板上,所述夹胶固定板与夹胶固定块靠近所述压胶机构的一侧设有第三气动机构;

所述夹胶固定板与夹胶固定块相对设置在极耳的上下两侧,所述夹胶驱动装置可驱动所述夹胶固定块靠近或远离所述夹胶固定板,以夹紧或松开胶带。

优选地,所述极耳包胶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限位及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及第二限位块可分别调整所述夹胶路径的起点及终点。

优选地,所述压胶机构包括极耳调整压块、下顶块及压胶驱动装置,所述极耳调整压块及压胶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压胶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下顶块靠近极耳调整块,以将胶带与极耳粘贴,并在贴胶后驱动所述下顶块复位;

所述切胶机构包括切胶刀及切胶驱动装置,所述切胶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切胶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切胶刀在完成贴胶后将胶带切断。

优选地,所述胶带传送机构包括胶带张紧机构及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的胶带涨体、多个光轮与多个牙轮,所述胶带涨体用于存储胶带,所述胶带涨体中的胶带经过多个所述牙轮及多个所述光轮传送至所述夹胶机构。

所述胶带张紧机构包括摆杆、顶针及弹簧,所述摆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摆杆的另一端设有牙轮,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摆杆上,所述弹簧在所述夹胶机构向靠近所述压胶机构的方向运动时限制所述摆杆向靠近所述夹胶机构的方向摆动,所述顶针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移动面板上,所述顶针的另一端在所述夹胶机构向靠近所述胶带传送组件的方向运动时驱动所述摆杆向远离所述夹胶机构的方向运动。

优选地,所述极耳压紧机构包括极耳压紧驱动装置及极耳压块,所述极耳压紧驱动装置可驱动所述极耳压块将极耳的两端压紧,以使极耳在所述搓胶机构运动时保持位置不变。

优选地,所述搓胶机构包括搓胶驱动装置、搓胶固定座及搓胶板,所述搓胶板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搓胶固定座上,所述搓胶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搓胶滚轮,所述搓胶驱动装置可驱动所述搓胶固定座运动,以使所述搓胶滚轮在所述第一搓胶位置与第二搓胶位置间往复运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芯生产设备,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极耳包胶装置,所述电芯生产设备还包括定长压送极耳机构,以及沿极耳传送方向依次设置的极耳料盘、自动压花机构、极耳裁断机构与极耳焊接机构,所述极耳包胶装置位于所述自动压花机构与极耳裁断机构之间,所述定长压送极耳机构将所述极耳料盘的极耳经所述极耳压花机构压花后送入所述极耳包胶装置,完成包胶后送入所述极耳焊接装置进行焊接,同时所述极耳裁断机构将完成焊接的极耳切断。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夹胶机构可将胶带自动送入压胶机构进行贴胶,贴胶后的极耳自动送入包胶组件进行包胶,实现了极耳贴胶的自动化,相对手动贴胶,可以提高贴胶精度及贴胶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极耳包胶装置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极耳包胶装置一实施例的轴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极耳包胶装置一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轴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极耳包胶装置一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轴测示意图;

图5为图4中i处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极耳包胶装置一实施例的包胶组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极耳包胶装置一实施例的包胶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机架;11、导轨;12、第一滑块;13、一级调节件;14、第二滑块;15、二级调节件;

2、贴胶组件;

21、胶带传送机构;211、胶带涨体;212、摆杆;213、光轮;214、牙轮;215、顶针;216、轴承;

22、夹胶机构;221、夹胶驱动装置;222、移动面板;223、夹胶固定板;224、夹胶固定块;225、第三气动机构;

23、压胶机构;231、极耳调整压块;232、下顶块;233、压胶驱动装置;

24、切胶机构;241、切胶刀;242、切胶驱动装置;

25、送胶驱动装置;

3、包胶组件;

31、包胶板;311、第一气动腔室;312、第一气孔;313、第二气动腔室;314、第二气孔;

32、极耳压紧机构;321、极耳压紧驱动装置;322、极耳压块;

33、搓胶机构;331、搓胶驱动装置;332、搓胶固定座;333、搓胶板;334、搓胶滚轮;

34、气源;

35、电磁阀;

36、第一限位块;

37、第二限位块。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极耳包胶装置,包括机架1,以及设置在机架1上的贴胶组件2与包胶组件3,且贴胶组件2及包胶组件3沿极耳的传送方向布置。

贴胶组件2用于对极耳贴胶,包括胶带传送机构21、夹胶机构22、压胶机构23及切胶机构24,夹胶机构22在胶带传送机构21及压胶机构23之间的夹胶路径上往复运动,以将经胶带传送机构21传递的胶带传送至压胶机构23,压胶机构23将胶带压贴至极耳后,切胶机构24将胶带切断以在极耳上留下胶段;

包胶组件3用于对黏贴胶段的极耳进行包胶,包括极耳压紧机构32以及搓胶机构33,极耳压紧机构32将贴胶后的极耳压紧在第一搓胶位置与第二搓胶位置之间,第一搓胶位置设置有第一气动机构(图中未标出),第二搓胶位置设置有第二气动机构(图中未标出),搓胶机构33在第一搓胶位置与第二搓胶位置之间往复运动,第一气动机构工作时,搓胶机构33由第一搓胶位置运动至第二搓胶位置,第二气动机构工作时,搓胶机构33由第二搓胶位置运动至第一搓胶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及图7所示,包胶组件3还包括包胶板31、气源34以及电磁阀35,第一气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包胶板31内的第一气动腔室311,第一气动腔室311靠近极耳的一侧设有第一气孔312,第二气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包胶板31内的第二气动腔室313,第二气动腔室313靠近极耳的一侧设有第二气孔314,气源34通过电磁阀35分别与第一气动腔室311及第二气动腔室313连接。

具体地,当电磁阀35控制气源34向第一气动腔室311充气时,极耳上靠近第一搓胶位置一侧的胶段被吹起,搓胶机构33由第一搓胶位置运动至第二搓胶位置,将靠近第一搓胶位置一侧的胶段粘贴在极耳上。搓胶机构33到达第二搓胶位置后,电磁阀35控制气源34向第二气动腔室313充气,极耳上靠近第二搓胶位置一侧的胶段被吹起,然后搓胶机构33由第二搓胶位置运动至第一搓胶位置,将靠近第二搓胶位置一侧的胶段粘贴在极耳上。如此往复运动,可完成包胶。

可以理解地,包胶板31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先加工第一气孔312及第二气孔314,然后分别在包胶板31的两侧加工出分别与第一气孔312连通的第一气动腔室311,以及与第二气孔314连通的第二气动腔室313,然后再将第一气动腔室311及第二气动腔室313的在包胶板31两侧的端口封闭,形成仅分别与第一气孔312及第二气孔314连通的第一气动腔室311及第二气动腔室313,最后在包胶板31的端面分别加工与第一气动腔室311及第二气动腔室313连通的内部管道,以分别将第一气动腔室311及第二气动腔室313通过气管与气源34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极耳包胶装置还包括导轨11、一级调节件13及二级调节件15,导轨11固定在机架1上,导轨11上设有可沿极耳传送方向滑动的第一滑块12及第二滑块14,包胶组件3设置在第一滑块12上。一级调节件13的一端连接在第二滑块14上,一级调节件13的另一端连接在包胶组件3上。二级调节件15的一端连接在机架1上,二级调节件15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滑块14上。

一级调节件13及二级调节件15可分别沿极耳的传送方向运动,以调节包胶组件3在导轨11上的位置,从而可以对不同长度的极耳或在极耳的不同位置进行包胶。

具体的,一级调节件13与第二滑块14,以及二级调节件15与机架1均为螺纹连接,通过旋转一级调节件13与二级调节件15,可以使一级调节件13及二级调节件15分别沿极耳的传送方向运动,从而调节包胶组件3在导轨11上的位置。在实际调节过程中,可仅调节一级调节件13或二级调节件15的位置,也可同时调节。此外,并不限制调节件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可以仅设置一级调节件13,此时,一级调节件13的一端连接在包胶装置上,另一端连接在机架1上。

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包胶组件3固定在机架1上,使贴胶组件2可相对包胶组件3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4所示,所述贴胶组件2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夹胶机构22运动的送胶驱动装置25,所述夹胶机构22包括移动面板222、夹胶固定板223、夹胶固定块224及夹胶驱动装置221,所述移动面板222滑动连接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夹胶固定板223及夹胶驱动装置221固定在所述移动面板222上,所述夹胶固定板223与夹胶固定块224靠近所述压胶机构23的一侧设有第三气动机构225。所述夹胶固定板223与夹胶固定块224相对设置在极耳的上下两侧,所述夹胶驱动装置221可驱动所述夹胶固定块224靠近或远离所述夹胶固定板223,以夹紧或松开胶带。在本实施例中,送胶驱动装置25及夹胶驱动装置221为气缸,但并不以此为限。

具体地,准备贴胶时,先手动将胶带涨体211中的胶带经胶带传送机构21放入夹胶机构22的夹胶固定板223与夹胶固定块224之间,且夹胶机构22靠近压胶机构23的一侧要预留一段胶带,然后夹胶驱动装置221驱动夹胶固定块224夹紧胶带。此时,第三气动机构225工作,使预留的胶带保持水平状态。然后,送胶驱动装置25驱动夹胶机构22夹紧胶带自夹胶路径的起点向压胶机构23运动,当夹胶机构22运动至夹胶路径的终点时,预留的胶带进入压胶机构23的极耳调整压块231和下顶块232之间,此时压胶驱动装置233将胶带压紧到极耳上。同时,夹胶机构22松开胶带,在送胶驱动装置25的驱动下回复到夹胶路径的起点,然后夹胶机构22再次夹紧胶带,切胶机构24将胶带切断,连接胶带传送机构21的胶带由于被夹胶机构22夹胶,不会回退到胶带传送机构21。然后,完成贴胶的极耳被传送到包胶组件3进行包胶,夹胶机构22则重复之前的动作。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极耳包胶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第一限位及第二限位块37,第一限位块36及第二限位块37可分别调整夹胶路径的起点及终点,从而根据需要调节贴在极耳上的胶带长度。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压胶机构23包括极耳调整压块231、下顶块232及压胶驱动装置233,极耳调整压块231及压胶驱动装置233固定在机架1上,压胶驱动装置233用于驱动下顶块232靠近极耳调整压块231,以将胶带与极耳粘贴,并在贴胶后驱动下顶块232复位。在本实施例中,压胶驱动装置233为气缸,但并不以此为限。

优选地,极耳调整压块231的固定位置可调整,从而使极耳在贴胶时位于极耳调整压块231的正下方。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切胶机构24包括切胶刀241及切胶驱动装置242,切胶驱动装置242固定在机架1上,切胶驱动装置242用于驱动切胶刀241在切胶位置与非切胶位置之间运动,并在完成贴胶后在切胶位置将胶带切断。在本实施例中,切胶驱动装置242为气缸,但并不以此为限。

具体的,夹胶机构22夹紧胶带向压胶机构23运动时,切胶刀241位于夹胶路径之外的非切胶位置,夹胶机构22松开胶带后回复胶带传送路径的起点时,切胶刀241运动至切胶位置将胶带切断。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胶带传送机构21包括胶带张紧机构及转动连接在机架1上的胶带涨体211、多个光轮213与多个牙轮214,胶带涨体211用于存储胶带,胶带涨体211中的胶带经过多个牙轮214及多个光轮213传送至夹胶机构22。胶带张紧机构包括摆杆212、顶针215及弹簧(图中未示出),摆杆212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机架1上,摆杆212的另一端设有牙轮214,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机架1上,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摆杆212上,弹簧在夹胶机构22向靠近压胶机构23的方向运动时限制摆杆212向靠近夹胶机构22的方向摆动,顶针215的一端连接在移动面板222上,顶针215的另一端在夹胶机构22向靠近胶带传送机构21的方向运动时驱动摆杆212向远离夹胶机构22的方向运动。

具体地,当夹胶机构22夹紧胶带向压胶机构23运动时,由于弹簧限制摆杆212向靠近夹胶机构22的方向摆动,使得胶带张紧。当送胶驱动装置25驱动移动面板222向胶带传送机构21运动时,顶针215驱动摆杆212向远离夹胶机构22的方向运动,使得胶带张紧。

优选地,顶针215的另一端安装有轴承216,使得顶针215可与摆杆212滚动接触,减小摩擦。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极耳压紧机构32包括极耳压紧驱动装置321及极耳压块322,极耳压紧驱动装置321可驱动极耳压块322将极耳的两端压紧,以使极耳在搓胶机构33运动时保持位置不变。在本实施例中,极耳压紧驱动装置321为气缸,但并不以此为限。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搓胶机构33包括搓胶驱动装置331、搓胶固定座332及搓胶板333,搓胶板333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搓胶固定座332上,搓胶板33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搓胶滚轮334,搓胶驱动装置331可驱动搓胶固定座332运动,以使搓胶滚轮334在第一搓胶位置与第二搓胶位置间往复运动。在本实施例中,搓胶驱动装置331为气缸,但并不以此为限。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芯生产设备,包括上述任意一实施例的极耳包胶装置,该电芯生产设备还包括定长压送极耳机构,以及沿极耳传送方向依次设置的极耳料盘、自动压花机构、极耳裁断机构与极耳焊接机构,极耳包胶装置位于自动压花机构与极耳裁断机构之间,定长压送极耳机构将极耳料盘的极耳经极耳压花机构压花后送入极耳包胶装置,完成包胶后送入极耳焊接装置进行焊接,同时极耳裁断机构将完成焊接的极耳切断。

由于定长压送极耳机构、极耳料盘、自动压花机构、极耳裁断机构与极耳焊接机构均为本领域的常规设计,在此不做赘述。

综上,对极耳包胶装置的工作过程作进一步说明:

s1:极耳料盘的极耳经极耳压花机构压花后送入极耳包胶装置;

s2:夹胶机构22夹紧胶带向压胶机构23运动,当夹胶机构22运动至夹胶路径的终点时,预留的胶带伸入压胶机构23中,此时胶带的胶面朝向压花后的极耳,然后压胶驱动装置233驱动下顶块232将胶带粘贴到极耳上;

s3:压胶机构23压紧胶带时,夹胶机构22松开胶带后回复到夹胶路径的起点,并在夹胶路径的起点位置再次夹紧胶带,然后切胶机构24切断胶带,完成贴胶;

s4:定长压送极耳机构将贴胶后的极耳送至包胶装置进行包胶;

s5:包胶后的极耳送入极耳焊接机构进行焊接,焊接的同时,极耳裁断机构将极耳切断。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夹胶机构可将胶带自动送入压胶机构进行贴胶,贴胶后的极耳自动送入包胶组件进行包胶,实现了极耳贴胶的自动化,相对手动贴胶,可以提高贴胶精度及贴胶效率。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