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态电解质溅射锂金属的电池负极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1936发布日期:2019-05-24 21:01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固态电解质溅射锂金属的电池负极材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池负极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固态电解质溅射锂金属的电池负极材料。



背景技术:

对于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而言,使用全固态电解质的好处在于提高安全性、体积能量密度,使用全固态电解质更加容易实现电池的小型化、微型化,适合于对功率要求不高但是对能量密度要求较高的场合。但是,固态电解质过高的界面电阻导致固态电解质没有得到广范的运用,为了减小固态电解质的界面电阻,现有技术制备成本高,而且主要是通过加热的方式,使固态电解质和液态的锂金属融合在一起,但是,锂金属与固态电解质是不浸润的,因此,加热反而会使在固态电解质颗粒间隙沉积的锂金属脱出,反而不能减小界面电阻。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固态电解质溅射锂金属的电池负极材料。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固态电解质溅射锂金属的电池负极材料,包括固态电解质基底,以及溅射在固态电解质基底上的锂金属靶材,所述的锂金属靶材与固态电解质基底紧密结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固态电解质基底为llzto或lagp。

进一步的,溅射锂金属靶材的溅射压力为0.4-0.6pa,溅射时间为1-60s。

进一步的,溅射锂金属靶材期间通入惰性气体作为保护气氛,所述的惰性气体主要为氮气。

进一步的,所述的锂负极作为集流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利用较pvd(物理气相沉积)或者ald(原子层沉积)技术更为廉价的溅射技术,实现固态电解质和锂金属靶材的紧密结合,进一步减小了界面电阻;并且在溅射过程中有保护气体保护,防止锂金属氧化,并且溅射过程中无需加热,并且可以以锂负极作为集流体,进一步降低了制备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制备的电池负极材料的示意图。

图中,a为溅射的锂金属,b为固态电解质基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固态电解质溅射锂金属的电池负极材料,包括固态电解质基底,以及溅射在固态电解质基底上的锂金属靶材,所述的锂金属靶材与固态电解质基底紧密结合;所述的锂负极作为集流体。溅射锂金属靶材的溅射压力为0.4-0.6pa,溅射时间为1-60s,溅射锂金属靶材期间通入氮气作为保护气氛,所述的固态电解质基底为llzto或lagp。

本实施例以手套箱作为气氛环境,既增加了锂沉积的原位性,又进一步减小了成本,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态电解质溅射锂金属的电池负极材料,包括固态电解质基底,以及溅射在固态电解质基底上的锂金属靶材,所述的锂金属靶材与固态电解质基底紧密结合。本发明利用较PVD(物理气相沉积)或者ALD(原子层沉积)技术更为廉价的溅射技术,实现固态电解质和锂金属靶材的紧密结合,进一步减小了界面电阻;并且在溅射过程中有保护气体保护,防止锂金属氧化,并且溅射过程中无需加热,并且可以以锂负极作为集流体,进一步降低了制备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付兴杰;刘争;徐晓丹;孙宏阳;张业龙;彭章泉;曾庆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五邑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1.08
技术公布日:2019.05.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