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62591发布日期:2019-09-13 19:37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与其它电池相比,具有质量轻、体积小、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高、输出功率大、充电效率高、无记忆效应和循环寿命长等优点,目前已经越来越多的被用于3c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并且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非水电解液锂离子电池作为汽车的动力电源系统也越来越普及。随着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要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要求动力锂离子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化。三元镍钴锰正极材料因其较高的能量密度、低成本、性能优良、安全性相对较好等优势,成为目前新能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热点,且随着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不断提高,三元镍钴锰材料动力电池正朝着高电压的方向发展。

但是三元镍钴锰材料作为正极材料存在高温性能不足的缺点,在三元镍钴锰材料中,镍元素对电解液具有很强的催化作用,会催化电解液的分解,从而降低放电容量,并且分解产物的积累会导致明显的内阻增长;这种情况在高电压、高温和镍含量较高的条件下,会变得尤为严重,从而大大劣化电池性能,阻碍高电压三元镍钴锰材料电池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实用化。

电解液是影响电池综合性能的关键因素,特别地,电解液中的添加剂对电池的各项性能的发挥尤其重要。因此,要充分发挥三元镍钴锰材料的动力电池的性能,电解液的匹配是关键。目前实用化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是添加传统的成膜添加剂如碳酸亚乙烯酯(缩写vc)或氟代碳酸乙烯酯(缩写fec)的非水电解液,通过vc和fec的添加保障电池优异的循环性能。但vc的高电压稳定性较差,fec高温下容易分解产气。因此,在高电压高温条件下,这些添加剂很难满足高温循环的性能要求。

专利申请201410534841.0中公开了一种含三键的磷酸酯化合物新型成膜添加剂,其不仅可以改善高温循环性能,还能明显改善储存性能。砜类化合物也很早见于文献报道(journalofpowersources179(2008)770–779),主要是提高高电压电池的稳定性,改善循环性能。但本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在研究中发现,三键的磷酸酯添加剂在电极界面所形成的钝化膜导电性较差,导致界面阻抗较大,明显劣化了低温性能,特别容易导致电池在低温下充电析锂,抑制了非水锂离子电池在低温条件下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的一方面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包括不饱和磷酸酯类和砜类化合物,砜类化合物包括环状砜类化合物和/或直链砜类化合物;

不饱和磷酸酯类化合物具有式一所示结构,

其中,r1、r2、r3分别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1-4的烃基,且r1、r2、r3中至少一个为含有双键或叁键的不饱和烃基;

环状砜类化合物具有式二所示结构,所述直链砜类化合物具有式三所示结构,

其中,r4、r5、r6、r7分别独立地选自氢原子、卤素或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a是包括2~6个碳原子数的取代或非取代的亚烷基,其取代的官能团可以是卤素或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关键在于,在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中同时添加了上述不饱和磷酸酯类化合物和砜类化合物,克服了单独添加不饱和磷酸酯类化合物所导致的界面阻抗大、低温下充电析锂等缺陷。其中,砜类化合物可以是环状砜类化合物或直链砜类化合物,也可以是两者混合使用。

还需要说明的是,砜类化合物应用于电解液并非本申请率先提出的,本申请经过大量的研究和试验发现,将砜类化合物和上述不饱和磷酸酯类化合物配合使用,能够获得更好的高低温性能和循环性能,从而提出了本申请。可以理解,本申请是在专利申请201410534841的基础上,并以专利申请201510397735.7为优先权而提出的,因此,以上两件专利申请中的相关技术内容和术语适用于本申请。此外,本申请的关键在于将砜类化合物和上述不饱和磷酸酯类化合物配合使用,至于具体的砜类化合物和上述不饱和磷酸酯类化合物,可以采用现有的实验室常用或不常用的化合物;但是,为了保障非水电解液的性能,本申请优选的方案中,对砜类化合物和上述不饱和磷酸酯类化合物的具体类型,甚至具体化合物进行了说明和限定,这将在后面的技术方案中详细介绍。

优选的,本申请的不饱和磷酸酯类化合物选自表1所示结构式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即不饱和磷酸酯类化合物选自化合物1至化合物6中的至少一种。

表1用于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的不饱和磷酸酯类化合物

可以理解,无论是式一所示的不饱和磷酸酯类化合物,还是化合物1到化合物6的不饱和磷酸酯类化合物,都是本申请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不排除其它具有相似理化特性的不饱和磷酸酯类化合物。

更优选的,环状砜类化合物为式四和/或式五所示结构化合物的至少一种,

其中,r8-r16分别独立地选自氢原子、卤素或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

更优选的,砜类化合物选自环丁砜、3-甲基环丁砜、3,3,4,4-四氟环丁砜、环戊砜、二甲基砜、甲基乙基砜和二乙基砜中的至少一种。

可以理解,无论是式二至式五所示的砜类化合物,还是具体限定的几种砜类化合物,都是本申请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不排除其它具有相似理化特性的砜类化合物。

优选的,本申请的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中,不饱和磷酸酯类化合物占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总重量的0.1%~2%。

优选的,本申请的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中,不饱和磷酸酯类化合物占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总重量的0.2%~1%。

优选的,本申请的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中,砜类化合物占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总重量的0.1%~30%。

优选的,砜类化合物占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总重量的0.1%~10%。

进一步优选的,砜类化合物占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总重量的0.5~10%。

更优选的,砜类化合物占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总重量的1~10%。

本申请的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中,当不饱和磷酸酯类化合物的用量小于0.1%时,正负极成膜效果差,且起不到改善性能的效果;而当其用量过高,大于2%时,会使电极界面的成膜厚,增大电池阻抗,劣化电池性能。

同时,当砜类化合物的含量小于0.1%时,砜类化合物无法有效发挥作用;当砜类化合物的含量大于10%时,事实上,在一定范围内,例如30%以下,仍能体现出较好的性能。当砜类化合物的含量大于30%时,会导致电解液粘度过大,同时在电极界面成膜较厚,增大电池阻抗,劣化电池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关键在于将不饱和磷酸酯类化合物与砜类化合物配合使用,从而改善高低温性能和循环性能;可以理解,两者的用量变化必然会直接影响电解液的性能,从而影响电池的高低温性能和循环性能。因此,在本申请的优选方案中,为了保障电解液和电池的性能,对两者的用量进行了特别限定。可以理解,在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内,所配置的非水电解液具有良好的高低温性能和循环性能;如果超出该范围,其相应的性能必然会受影响,但是,对于一些要求相对较低或者较次的使用需求中,同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电池的高低温性能或循环性能。

进一步的,本申请的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中,砜类化合物与不饱和磷酸酯类化合物的重量比大于或等于0.2。当不饱和磷酸酯类化合物的含量高而砜类化合物含量较低时,低温性能明显不足。

优选的,本申请的非水电解液中,有机溶剂选自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丁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和碳酸甲丙酯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本申请的非水电解液中,锂盐选自六氟磷酸锂、高氯酸锂、四氟硼酸锂、双氟草酸硼酸锂、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和双氟磺酰亚胺锂盐中的至少一种。

本申请的另一面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负极、置于正极与负极之间的隔膜,以及电解液,其中,电解液为本申请的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

本申请的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截止电压大于或等于4.35v。

优选的,本申请的锂离子电池中,正极选自licoo2、linio2、limn2o4、lico1-ymyo2、lini1-ymyo2、limn2-ymyo4和linixcoymnzm1-x-y-zo2中的至少一种;,其中,m选自fe、co、ni、mn、mg、cu、zn、al、sn、b、ga、cr、sr、v和ti中的至少一种,且0≤y≤1,0≤x≤1,0≤z≤1,x+y+z≤1。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非水电解液,是针对锂离子电池而研制的,因此,可以适用于各种锂离子电池,包括但不仅限于本申请所列举的类型。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申请的非水电解液,将上述不饱和磷酸酯类化合物和砜类化合物配合,同时添加到电解液中,在电极界面形成一层成份均匀、厚薄适中,且致密性好的保护膜;两者配合使用,可以使得电解液在正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使得电池获得优良高温性能和循环性能,而且,可以使得电池保持较低的阻抗、使电池获得优良的低温性能。本申请的非水电解液为制备高品质的动力电池奠定了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关键在于,将式一所示的不饱和磷酸酯类化合物和砜类化合物配合,加入到的非水电解液中,在不影响高温性能和循环性能的同时,可以使得电池保持较低的内阻,进而使电池获得优良的低温性能。

其中,式一所示的不饱和磷酸酯类化合物能够在负极表面形成稳定的钝化膜,可较大程度阻止电解液的还原分解。此外,不饱和磷酸酯类化合物也能在正极表面形成保护膜,可以进一步阻止电解液在正极表面被氧化分解,同时抑制正极金属离子的溶出,尤其是在充电电压等于或大于4.35v时,其效果更加明显,可以明显提高锂电池的高温性能和循环性能,但是式一不饱和磷酸酯化合物的添加同时也引起内阻增大,从而低温性能变差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在添加式一所示不饱和磷酸酯类化合物的基础上,加入砜类化合物。由于砜类化合物的氧化电位较低,可以在正极形成一层厚度较薄、成分均匀、致密性好的保护膜。保护膜的致密性好可以有效改善电解液在正极的分解反应,阻止正极金属离子的溶出;保护膜的厚度及成分均匀的性质,可以有效降低阻抗;而阻抗的降低可以使得电池获得优良的低温性能。

因此,本申请的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的有益效果在于:

(1)不饱和磷酸酯类化合物可以在正极形成一致密钝化膜,使得电解液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从而使得电池具有优良的高温性能和循环性能。砜类化合物也可以在电极成膜,所成的膜组分均匀,致密,使得电池具有较低的阻抗,从而使得电池具有优良的低温性能。

(2)将式一所示不饱和磷酸酯类化合物和砜类化合物配合,同时添加到电解液中,在电极界面形成一层成份均匀、厚薄适中,且致密性好的保护膜;两者配合使用,可以使电池获得优良高温性能和循环性能,而且,两者组合可以使电池保持较低的阻抗,进而使电池获得优良的低温性能。

此外,为了保障非水电解液的性能,本申请对式一不饱和磷酸酯类化合物、砜类化合物的用量进行了限定。其中,砜类化合物占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总重量的0.5%~30%,优选的,占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总重量的1~10%,这是为了在电解液中获得更高的化学稳定性,充分发挥电解液的性能。并且,在本申请的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中,同时添加了环状砜类化合物和链状砜类化合物,两者协同作用,环状砜类化合物的含量为电解液总重量的1-3%,链状砜类化合物的含量为电解液总重量的1-2%,两者的协同作用在正极形成的保护膜厚度较为均匀,且致密性良好,能有效降低阻抗,并改善电池的性能。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仅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说明,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实施例1

本例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正极制备步骤、负极制备步骤、电解液制备步骤、隔膜制备步骤和电池组装步骤。具体如下:

正极制备步骤为:按96.8:2.0:1.2的质量比混合正极活性材料lini0.5co0.2mn0.3o2、导电碳黑和粘结剂聚偏二氟乙烯,分散在n-甲基-2-吡咯烷酮中,得到正极浆料,将正极浆料均匀涂布在铝箔的两面上,经过烘干、压延和真空干燥,并用超声波焊机焊上铝制引出线后得到正极板,极板的厚度在120-150μm之间。

负极制备步骤为:按96:1:1.2:1.8的质量比混合石墨、导电碳黑、粘结剂丁苯橡胶和羧甲基纤维素,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负极浆料,将负极浆料涂布在铜箔的两面上,经过烘干、压延和真空干燥,并用超声波焊机焊上镍制引出线后得到负极板,极板的厚度在120-150μm之间。

电解液制备步骤为:将碳酸乙烯酯、碳酸甲乙酯和碳酸二乙酯按体积比为ec:emc:dec=3:3:4进行混合,混合后加入浓度为1.0mol/l的六氟磷酸锂,加入基于电解液总重量的0.1wt%的三炔丙基磷酸酯和0.5wt%的环丁砜。

隔膜制备步骤为:采用聚丙烯、聚乙烯和聚丙烯三层隔离膜,厚度为20μm。

电池组装步骤为:在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放置厚度为20μm的三层隔离膜,然后将正极板、负极板和隔膜组成的三明治结构进行卷绕,再将卷绕体压扁后放入方形铝制金属壳中,将正负极的引出线分别焊接在盖板的相应位置上,并用激光焊接机将盖板和金属壳焊接为一体,得到待注液的电芯;将上述制备的电解液通过注液孔注入电芯中,电解液的量要保证充满电芯中的空隙。

然后按以下步骤进行首次充电的常规化成:0.05c恒流充电3min,0.2c恒流充电5min,0.5c恒流充电25min,搁置1h,整形、补注液、封口,然后进一步以0.2c的电流恒流充电至4.2v,常温搁置24h后,0.2c恒流恒压充电至4.2v,然后以0.2c的电流恒流放电至3.0v。获得本例的锂离子电池。

对本例制备的锂离子电池进行如下测试:

(1)高温循环性能测试:在45℃下,将化成后的电池用1c恒流恒压充至4.35v,然后用1c恒流放电至3.0v。充/放电300次循环后,计算第300次循环容量的保持率,以评估其高温循环性能。计算公式如下:

第30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第300次循环放电容量/第一次循环放电容量)×100%。

(2)常温循环性能测试:在25℃下,将化成后的电池用1c恒流恒压充至4.35v,然后用1c恒流放电至3.0v。充/放电500次循环后计算第500次循环容量的保持率,以评估其常温循环性能。计算公式如下:

第50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第500次循环放电容量/第一次循环放电容量)×100%;

(3)高温储存性能:将化成后的电池在常温下用1c恒流恒压充至4.35v,测量电池初始放电容量,然后在60℃储存30天后,以1c放电至3.0v,测量电池的保持容量和恢复容量。计算公式如下:

电池容量保持率(%)=保持容量/初始容量×100%;

电池容量恢复率(%)=恢复容量/初始容量×100%。

(4)低温放电性能测试:在25℃下,将化成后的电池用1c恒流恒压充至4.35v,然后用1c恒流放电至3.0v,记录放电容量。然后1c恒流恒压充满,置于-20℃的环境中搁置12h后,1c恒流放电至3.0v,记录放电容量。

-20℃的低温放电效率值=1c放电容量(-20℃)/1c放电容量(25℃)。

(5)常低温直流阻抗(dcir)性能测试:在25℃下,将化成后的电池1c充电到半电状态,分别用0.1c,0.2c,0.5c,1c和2c充放十秒,分别记录充放电截止电压。然后,以不同倍率的充放电电流为横坐标(单位:a),以充放电电流所对应的截止电压为纵坐标,做线性关系图(单位:mv)。

充电dcir值=不同充电电流与相应截止电压的线性图的斜率值。

放电dcir值=不同放电电流与相应截止电压的线性图的斜率值。

(6)另外,对将化成后的电池在0℃用0.3c充电后,测量负极的析锂程度,并采用5分制进行评估,分数越低,说明析锂越严重。具体的,5分表示不析锂、4表示较轻微析锂、3表示一般析锂、2表示较严重析锂、1表示严重析锂。

本例的所有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

实施例2-20

实施例2-20中,除了砜类化合物和不饱和磷酸酯类化合物的具体化合物,及其用量不同以外,其它均与实施例1相同。各实施例的具体化合物,及其用量如表2所示,其中用量是按照各物质占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总重量的百分比计算的。

另外,本申请还设计了6个对比例,即对比例1-6,同样的,6个对比例与实施例1或其它实施例相比,也仅仅是添加的具体化合物和用量不同,其它均与实施例1相同。各对比例的具体化合物,及其用量如表2所示,同样的,其中用量是按照添加的物质占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总重量的百分比计算的。

表2各实施例和对比例的物质及其用量

表中,空白表示相应的实施例或对比例没有添加该对应的物质,三炔丙基磷酸酯即表1中的化合物1,二烯丙基乙基磷酸酯即表1中的化合物4。

实施例1-20和对比例1-6的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各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测试结果

表2中,0℃0.3c充电,负极析锂程度测试中,5表示不析锂、4表示较轻微析锂、3表示一般析锂、2表示较严重析锂、1表示严重析锂。

通过对比例1-6的测试结果对比,可以发现不饱和磷酸酯类化合物单独使用时,循环性能和高温存储较好,低温性能很差。砜类化合物单独使用时,循环性能和高温存储性能较差,低温性能较好。

而本申请的实施例1-20的测试结果中,通过对比例1和实施例3-5、8-13的对比,可以发现在不饱和磷酸酯类化合物基础上,添加砜类化合物,不仅仅低温性能能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循环性能和高温性能也有较明显改善。

同时,本申请的实施例1-20的测试结果中,相对于对比例1-6,可以发现同时包含不饱和磷酸酯类化合物和砜类化合物的所有实施例的高温性能和低温性能都有所改善。通过实施例4、6、7对比,17和19对比,随着不饱和磷酸酯类化合物的增加,其高温性能有所提高,但是低温性能相对下降,特别是阻抗,随着用量的增加,阻抗也随之增大。尤其当不饱和磷酸酯类化合物的含量高而砜类化合物含量较低时,低温性能明显不足。

综上所述,本申请将不饱和磷酸酯类化合物和砜类化合物配合使用,在合适的比例下,可以使电池获得优良的高温性能和循环性能以及良好的低温性能。其中,在用量方面,不饱和磷酸酯类用量0.1%~2%,砜类化合物用量0.1%~30%都可以起到改善高低温性能和循环性能的效果;而在不饱和磷酸酯用量0.2%~1%、砜类化合物用量1~10%的情况下,效果更佳。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