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电池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21908发布日期:2019-11-13 01:44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电池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电池连接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光伏电池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伏电池用于把太阳的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具有能源质量高,不受资源分布地域限制,供电系统工作可靠等优点。

已公开专利cn201120196361.x公开了一种光伏电池连接装置,包括汇流条和带有插头的电缆,它还包括上盖连接件和底座连接件,所述上盖连接件具有一与电缆插头相配合的插孔,它还带有一插脚;所述底座连接件与汇流条连接,底座连接件带有一插槽,上盖连接件和底座连接件通过插脚和插槽插接配合。但在使用中发现,插脚和插槽插接处仍具有较高的接触电阻,影响电流的传输效率。

综上所述,如何降低插脚和插槽插接处的接触电阻,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电池连接装置,解决了现有连接装置在插脚和插槽插接处具有较高的接触电阻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电池连接装置,包括电缆、汇流条、上盖连接件和底座连接件,所述上盖连接件与电缆连接,所述底座连接件与所述汇流条连接,所述上盖连接件上设有插脚,所述底座连接件上设有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具有依次相连接的第一直板部、第一弧弯部、第二直板部、第二弧弯部和第三直板部,所述第一直板部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底座连接件的底板部上,所述第三直板部的上端面抵压在所述插脚的第二侧面上,所述第二夹臂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底板部上,所述第二夹臂的另一端抵压在所述插脚的第一侧面上,从而使得所述插脚被夹持在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之间,进而使得所述上盖连接件和所述底座连接件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夹臂的自由端设有圆弧弯头部,所述圆弧弯头部抵压在所述第一侧面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面上设有凸起,所述圆弧弯头部的外弧面抵靠在所述凸起上。

进一步地,所述插脚的前端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倾斜导面,所述插脚的前端面抵压在所述底板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连接件上还设有卡压臂,所述卡压臂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底板部上,所述卡压臂的另一端的卡压弯头部卡合在所述插脚前部的卡孔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卡孔的上开口的边缘设有弧形倒角,所述卡压弯头部的外周抵压在所述弧形倒角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臂上还设有撑臂,所述撑臂位于所述第一直板部的下部,所述撑臂具有依次连接的第四直板部、第三弧弯部和第五直板部,所述第四直板部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直板部上,所述第五直板部的自由端的第二导向弯头部抵压在所述上盖连接件的辅助插脚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臂位于所述插脚和所述辅助插脚之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辅助插脚的前端上部设有第二倾斜导面。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臂上具有第一孔,所述撑臂由所述第一孔处的板材折弯制成。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当插脚插接在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之间时,第一夹臂的第三直板部的上端面紧紧地抵压在插脚的第二侧面上,第二夹臂的另一端的圆弧弯头部紧紧地抵压在插脚的第一侧面上,使得插脚被夹持在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之间,进而使得上盖连接件和底座连接件相连接,而第三直板部的上端面抵压在插脚的第二侧面上,能有效增加第一夹臂和插脚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接触电阻,提升电流的传输效率;

圆弧弯头部的外弧面抵靠在凸起上,卡压臂的卡压弯头部卡合在插脚前部的卡孔内,均能有效地阻碍插脚从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之间抽离,使得插脚被更加可靠地夹持在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之间,辅助插脚挤压抵推撑臂,使得第三直板部的上端面更加可靠地抵压在插脚的第二侧面上,使得插脚与第一夹臂的连接更加可靠;

综上所述,本发明有效增加了上盖连接件和底座连接件插接处的接触面积,减小了接触电阻,提升了电流的传输效率,同时上盖连接件和底座连接件的连接可靠。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底座插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又一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再一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上盖连接件1、底座连接件2、底板部21、插脚3、卡孔31、弧形倒角311、第一侧面32、第二侧面33、第一倾斜导面34、凸起35、辅助插脚4、第二倾斜导面41、第一夹臂5、第一直板部51、第一孔511、第一弧弯部52、第二直板部53、第二弧弯部54、第三直板部55、第一导向弯头部551、第二夹臂6、圆弧弯头部61、第二孔62、卡压臂7、卡压弯头部71、撑臂8、第四直板部81、第三弧弯部82、第五直板部83、第二导向弯头部83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下面参考图1至图5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种光伏电池连接装置,包括电缆、汇流条、上盖连接件1和底座连接件2,上盖连接件1与电缆连接,底座连接件2与汇流条连接,上盖连接件1上设有插脚3,底座连接件2上设有第一夹臂5和第二夹臂6,第一夹臂5呈z字形,第一夹臂5具有依次相连接的第一直板部51、第一弧弯部52、第二直板部53、第二弧弯部54和第三直板部55,第一直板部51的一端连接在底座连接件2的底板部21上,第二夹臂6的一端连接在底板部21上,当插脚3插入第一夹臂5和第二夹臂6之间时,插脚3的前端面抵压在底板部21上,第一夹臂5和第二夹臂6被挤压撑开,第一夹臂5的第三直板部55的上端面紧紧地抵压在插脚3的第二侧面33上,第二夹臂6的另一端的圆弧弯头部61紧紧地抵压在插脚3的第一侧面32上,从而使得插脚3被夹持在第一夹臂5和第二夹臂6之间,进而使得上盖连接件1和底座连接件2相连接,第三直板部55的上端面抵压在插脚3的第二侧面33上,有效增加了第一夹臂5和插脚3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接触电阻,提升电流的传输效率。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插脚3的前端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倾斜导面34,第一夹臂5的第三直板部55的自由端上设有第一导向弯头部551,第二夹臂6的自由端上设有圆弧弯头部61,便于将插脚3插入第一夹臂5和第二夹臂6之间。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插脚3的第一侧面32上设有凸起35,圆弧弯头部61的外弧面抵靠在凸起35上,以阻碍插脚3从第一夹臂5和第二夹臂6之间抽离,使得插脚3被更加可靠地夹持在第一夹臂5和第二夹臂6之间。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图5所示,底座连接件2上还设有卡压臂7,卡压臂7的一端连接在底板部21上,卡压臂7的另一端的卡压弯头部71卡合在插脚3前部的卡孔31内,能有效阻碍插脚3从第一夹臂5和第二夹臂6之间抽离,使得插脚3被更可靠地夹持在第一夹臂5和第二夹臂6之间,卡孔31的上开口的边缘设有弧形倒角311,卡压弯头部71的外周抵压在弧形倒角311上,可有效减少插脚3插拔时卡孔31的边缘对卡压弯头部71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所示,第一夹臂5上还设有撑臂8,撑臂8位于第一直板部51的下部,撑臂8呈v字形,撑臂8具有依次连接的第四直板部81、第三弧弯部82和第五直板部83,第四直板部81的一端连接在第一直板部51上,第五直板部83的自由端的第二导向弯头部831抵压在上盖连接件1的辅助插脚4上,第一夹臂5位于插脚3和辅助插脚4之间,辅助插脚4挤压抵推撑臂8,使得第三直板部55的上端面更加可靠地抵压在插脚3的第二侧面33上,使得插脚3与第一夹臂5的连接更加可靠。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所示,辅助插脚4的前端上部设有第二倾斜导面41,第五直板部83的自由端上设有第二导向弯头部831,便于辅助插脚4滑动挤压撑臂8。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第一夹臂5上具有第一孔511,撑臂8由第一孔511处的板材折弯制成,第二夹臂6上具有第二孔62,卡压臂7由第二孔62处板材折弯制成。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