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片及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0161发布日期:2019-08-20 23:41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电池片及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领域,特别是涉及电池片及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太阳能作为一种绿色新能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和清洁环保等多方面优势。目前主要的一种太阳能利用方式,是通过光伏电池组件接收光能转化为电能。

传统的光伏组件,由一定数量的电池片串联焊接,引出电池片正负极,封装成型为光伏组件。然而,传统的多主栅半片组件,其内在阻抗比较高,使得光伏组件的功率无法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电池片内在阻抗高导致光伏组件功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池片及光伏组件。

一种电池片,包括正焊半片和背焊半片;

所述正焊半片的正面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主栅和均匀设置于所述第一主栅上的多个主栅焊盘,所述正焊半片背离所述第一主栅的背面设置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边侧背电极,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所述背焊半片的正面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边侧主栅和多条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主栅,所述背焊半片背离所述第二主栅的背面设置有阵列排布的多个分段背电极;

当所述正焊半片与所述背焊半片叠瓦焊接时,所述正焊半片的所述边侧背电极与所述背焊半片的所述边侧主栅部分重叠,且重叠部分并通过导电介质焊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正焊半片与所述背焊半片的长度和宽度相同,其中,所述正焊半片和所述背焊半片的长度范围为156mm~160mm,所述正焊半片和所述背焊半片的宽度为所述长度的一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为行方向,所述第一主栅的行数为6行~9行,所述第一主栅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为0.1mm~0.5mm;每行所述第一主栅上均匀设置的主栅焊盘的数量为6个;

所述第二主栅的行数为6行~9行,所述第二主栅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为0.1mm~0.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正焊半片的正面还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细栅和连接每两个第一细栅的第一防断栅,所述第一细栅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为0.03mm~0.035mm,所述第一防断栅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为0.03mm~0.035mm;

所述背焊半片的正面还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细栅和连接每两个所述第二细栅的第二防断栅,所述第二细栅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为0.03mm~0.035mm,所述第二防断栅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为0.03mm~0.03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边侧背电极的宽度为1.2mm~2.0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边侧主栅的宽度为0.8mm~1.2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段背电极的行数与所述第一主栅的行数相同;

所述分段背电极的宽度为1.2mm~2.0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重叠部分的宽度范围为1.0mm~2.0mm;

所述电池片的长度范围为156mm~160mm,所述电池片的宽度为所述电池片的长度和所述重叠部分的宽度的差值。

一种光伏组件,包括前述电池片;

所述光伏组件还包括多个串接焊带,多个所述电池片通过所述串接焊带串联形成电池串列;

所述电池片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设置,所述串接焊带一端与所述第一主栅上的所述主栅焊盘焊接,另一端与相邻电池片上对应行的所述分段背电极焊接,以使所述电池片进行正负极串联形成所述电池串列,所述电池串列包括位于两端的两个端头电池片,其中一个所述端头电池片的所述主栅焊盘连接正面头焊带用作负极引出线,另一个所述端头电池片的所述分段背电极连接背面头焊带用于正极引出线;

所述光伏组件还包括串联汇流条,多个所述电池串列通过所述串联汇流条串联焊接以形成电池组;

所述串联汇流条分别与相邻所述电池串列的所述正面头焊带和所述背面头焊带焊接,以使所述电池串列串联形成所述电池组,两组所述电池组对称设置且相互并联以形成所述光伏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电池串列中所述电池片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电池串列包括5片~8片所述电池片;

每组所述电池组包括6个所述电池串列。

上述电池片及光伏组件,通过将正焊半片和背焊半片叠瓦焊接形成电池片,降低了电池片的内在阻抗,增加了电池片的受光面积,进而提高了组件的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片侧视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正焊半片正面结构图;

图3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正焊半片背面结构图;

图4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背焊半片正面结构图;

图5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背焊半片背面结构图;

图6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片正面结构图;

图7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片背面结构图;

图8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串列背面结构图;

图9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背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见图1,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片100,该电池片100由正焊半片110和背焊半片120通过叠瓦焊接而成。

请参见图2,正焊半片110的正面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第一主栅111,每个第一主栅111上均匀设置有多个主栅焊盘112,每个第一主栅111上的主栅焊盘112数量相同。请参见图3,正焊半片110的背面设置有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边侧背电极113。其中,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垂直。

请参见图4,背焊半片120的正面包括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边侧主栅121和多条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第二主栅122。请参见图5,背焊半片120的背面设置有阵列排布的多个分段背电极123。在第一方向D1上,每行中设置的分段背电极123的数量相同,且分段背电极的行数与第一主栅111的行数相同。在第二方向D2上,每列分段背电极123的的数量也相同。

当正焊半片110与背焊半片120叠瓦焊接时,正焊半片110背面一侧的边侧背电极113与背焊半片120正面一侧的边侧主栅121部分重叠,且重叠部分通过导电介质焊接,以使正焊半片110和背焊半片120导通。其中,导电介质可以为导电胶、焊带或焊锡中的任意一种。当正焊半片110和背焊半片120叠瓦焊接形成电池片100后,每行的第一主栅111与对应的第二主栅122位于同一直线上,且第一主栅111的数量与第二主栅112的数量相同。

上述电池片100中,正焊半片110和背焊半片120均为电池半片,通过将两个电池半片叠瓦焊接形成电池片100,降低了电池片100的内在阻抗,增加了电池片100的受光面积,进而提高了组件的功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正焊半片110与背焊半片120的尺寸相同。其中,正焊半片110和背焊半片120沿第二方向D2的长度范围为156mm~160mm,正焊半片110和背焊半片120沿第一方向D1上的宽度为长度的一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正焊半片110上包括多条第一主栅111,第一主栅111沿第一方向D1延伸,且沿第二方向D2排列。其中,第一方向D1为行方向,第二方向D2为列方向。第一主栅111的行数可以为6行~9行。第一主栅111沿第二方向D2的宽度范围为0.1mm~0.5mm。

请继续参见图2,正焊半片110的正面还包括多条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第一细栅114和连接每两个第一细栅114且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第一防断栅115,即每两个第一细栅114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防断栅115,以防止第一细栅114断裂。其中,第一细栅114沿第一方向D1的宽度范围0.03mm~0.035mm,第一防断栅115沿第二方向D2的宽度范围为0.03mm~0.035mm。

正焊半片110的背面设置有边侧背电极113,边侧背电极113沿第一方向D1的宽度范围为1.2mm~2.0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背焊半片120的正面包括多条第二主栅122,第二主栅122同样沿第一方向D1延伸且沿第二方向D2排列。第二主栅122的行数为6行~9行,优选的,第二主栅122的行数与第一主栅111的行数相同。第二主栅122沿第二方向D2的宽度范围为0.1mm~0.5mm,优选的,第二主栅122的宽度可以与第一主栅111的宽度相同。

请继续参见图4,正焊半片120的正面还包括多条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第二细栅124和连接每两个第二细栅124且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第二防断栅125,即每两个第二细栅124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防断栅125。其中,第二细栅124沿第一方向D1的宽度为0.03mm~0.035mm,第二防断栅125沿第二方向D2的宽度为0.03mm~0.035mm。

背焊半片120的背面设置有阵列排布的分段背电极123。其中,分段背电极123的行数与第一主栅111的行数相同。每个分段背电极123的尺寸相同。当正焊半片110和背焊半片120叠瓦焊接时,每行分段背电极123与对应的第一主栅111位于同一直线上。每个分段背电极123沿第二方向D2的宽度为1.2mm~2.0mm。

当正焊半片110与背焊半片120叠瓦焊接时,正焊半片110背面一侧的边侧背电极113和背焊半片120正面一侧的边侧主栅121部分重叠,重叠部分的宽度范围为1.0mm~2.0mm。正焊半片110和背焊半片120的尺寸相同,其长度范围为156mm~160mm,宽度为长度的一半。由于正焊半片110和背焊半片120沿长度方向叠焊形成电池片100,因此电池片100的长度与正焊半片110和背焊半片120的长度相同,范围为156mm~160mm,电池片100宽度为正焊半片110与背焊半片120宽度之和减去重叠部分的宽度,因此,电池片的宽度为长度与重叠部分宽度的差值。

上述电池片100,通过将正焊半片110背面一侧的边侧背电极113和背焊半片120正面一侧的边侧主栅121部分重叠,并将重叠部分焊接以形成叠瓦焊接的电池片结构,进而可以增大电池片100的受光面积提高组件的功率。

本申请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多个电池片100。

具体的,多个电池片100通过串接焊带串联形成电池串列。请参见图6和图7,图6为电池片的正面,其中正焊半片110中每行第一主栅111分别连接一条串接焊带130,串接焊带130具体与每行第一主栅111上的主栅焊盘112进行焊接。图7为电池片的背面,其中背焊半片120中每行分段背电极123分别连接一条串接焊带130。

请参见图8,本实施例中,一个电池串列可以包括5片~8片电池片,中间部位的电池片使用串接焊带130焊接相连,每条串接焊带130分别与其中一个电池片中正焊半片110正面的每行主栅焊盘112和另一个电池片中背焊半片120背面的每行分段背电极123连接,进而可以使得相邻的两个电池片进行正负极串联。电池串列包括两个端头电池片,其中一个端头电池片上正焊半片110连接正面头焊带131用作负极引出线,另一个端头电池片上背焊半片120连接背面头焊带132用作正极引出线。

电池串列通过串联汇流条串联形成电池组。每个电池组中可以包括6串电池串列200。两个电池组并联进而可以形成光伏组件。

请参见图9,本实施例以60版型光伏组件为例进行说明。光伏组件包括两组并联的电池组。每组电池组包括6串电池串列200,每串电池串列200之间使用串联汇流条140焊接。6串电池串列200并行排列,串联汇流条140连接相邻两串电池串列200的正面头焊带131和背面头焊带132,以使6串电池串列200串联形成电池组。相邻两电池组对称设置,则相邻两电池组的串联汇流条140也相互对称,对称的串联汇流条140焊接至一起,以使相邻两组电池组并联。正极汇流条141和负极汇流条142分别从并联连接的电池组中间引出线连接到接线盒,其中正极汇流条141连接至具有背面头焊带的一端,负极汇流条142连接至具有正面头焊带的一端,以形成完整的光伏组件。

上述光伏组件采用叠瓦焊接形成的电池片,可以增大电池片的受光面积,提高光伏组件的效率。电池片通过多主栅串焊形成电池串列,可以降低电池片内在阻抗,进一步提高光伏组件的效率。相邻两片电池片采用一条串接焊带连接,降低了串接焊带的数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外观的美观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