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能等离子放电净化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1526发布日期:2019-08-03 16:16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能等离子放电净化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能等离子放电净化灯。



背景技术:

净化灯是一种带灯的空气净化器,它在照明的同时产生大量的负离子,主要用于净化空气中烟雾、有害气体、有机异味.飘尘、花粉,但是市面上的离子发生器是将一根不锈钢条放置于离子发生器套筒内,这种安装方式由于放电的技术要求较高,由于其需要产生高压与外壁发生电离,当放置于中心位置的不锈钢条发生形变时,不锈钢条与外壁之间的尺寸发生变化,中心钢条会被高压电弧拉向外壁,此时就会发生短路等问题,造成设备安全事故,给设备的安装和售后造成非常大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案:一种高能等离子放电净化灯,包括:灯体外框、灯管和高频高压电缆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频高压电缆接口设置于灯体外框的一侧边上,若干支灯管均匀分布的安装在灯体外框的表面,且相邻的灯管安装方向相反,灯管每三支为一个模块,灯管包括灯丝、管体和内电极,内电极安装在管体内部,灯丝与内电极焊接连接,管体的两端有密封口,密封口位于灯丝的中部。将传统的一体式放电方式改为了双绝缘阻隔放电系统,每三只为一个模块,每支灯管为单只个体,当其中一只灯管充当正极使用时,外围的灯管则充当负极使用,内电极可以是任何金属或可导电物质。

进一步地,所述的管体为中空的圆柱体,采用石英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灯丝包括钼杆、钼片和镍丝,钼片两端与钼杆焊接,钼杆的另一端与镍丝焊接,镍丝的另一端与内电极焊接,内电极安装在管体的内部,通过密封口固定。电极密封于管体内部,两者间隙小于0.05mm,使得电场均匀电离,无任何偏移。

进一步地,所述的灯管内部采用密封工艺,且充满介质,介质可以使任何气体、绝缘材料、金属材料、或者真空介质等其介质的衍生或者形状变化。使用加热烘烤的方式将石英管体以及铜管电极内的杂质采用真空方式排出,然后再充入气体,确保电极在使用时不会发生氧化和被污染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高能等离子放电净化灯摒弃了传统的离子发生器的安装方式,采用分体式放电电离系统,有效的避免了电极之间打火、由于有绝缘阻隔的设计,不会引燃可燃物质。

1、传统的电极都是裸露式的安装方式,当设备运行时会附着空气内的水、油渍、灰尘等等物质,极易导致电场偏离或者短路爆炸等不工作的情况;本实用新型采用密封工艺,灯体尾部采用高温夹封成型工艺将电极固定于石英管体内部,然后使用加热烘烤的方式将石英管体以及铜管电极内的杂质采用真空方式排出,然后再充入气体,确保电极在使用时不会发生氧化和被污染的现象。

2、采用的极其纤薄且直径较大的铜铂介质充当电极使用,在电离时增加了电场的有效面积,由于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且作为电极使用,电场之间的电弧会非常均匀,从而使得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在通过电场是能有效的被分解,我们的铜管外径与石英管管壁之间是处于贴合状态,整体间隙小于0.05mm,如此高的精度就是为了能保证电场均匀电离,无任何偏移。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能等离子放电净化灯的立体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能等离子放电净化灯的灯管结构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能等离子放电净化灯的灯丝结构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能等离子放电净化灯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的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一种高能等离子放电净化灯,包括:灯体外框1、灯管2和高频高压电缆接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频高压电缆接口3设置于灯体外框1的一侧边上,若干支灯管2均匀分布的安装在灯体外框1的表面,且相邻的灯管2安装方向相反,灯管2每三支为一个模块,灯管2包括灯丝21、管体22和内电极23,内电极23安装在管体22内部,灯丝21与内电极23焊接连接,管体22的两端有密封口24,密封口24位于灯丝21的中部。

所述的管体22为中空的圆柱体,采用石英材质制成。

所述的灯丝21包括钼杆211、钼片212和镍丝213,钼片212两端与钼杆211焊接,钼杆211的另一端与镍丝213焊接,镍丝213的另一端与内电极23焊接,内电极23安装在管体22的内部,通过密封口23固定。

所述的灯管2内部采用密封工艺,且充满介质,介质可以使任何气体、绝缘材料、金属材料、或者真空介质等其介质的衍生或者形状变化。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灯管2安装于灯体外框1内,且相邻的灯管2安装方向相反,高频高压电缆接口3接通电源,净化灯开始工作,在相邻的灯管2间形成稳定的电离场,将电离场内的空气电离。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