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接地型的柔性扁平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5996发布日期:2019-11-15 21:34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良接地型的柔性扁平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良接地型的柔性扁平电缆。



背景技术:

柔性扁平电缆flexibleflatcable(ffc)是一种用pet绝缘材料和极薄的镀锡扁平铜线,通过高科技自动化设备生产线压合而成的新型数据线缆,具有柔软、随意弯曲折叠、厚度薄、体积小、连接简单、拆卸方便、易解决电磁屏蔽(emi)等优点。

在实际使用中,目前常见的ffc加工工艺:于柔性扁平电缆本体1’上自动贴线体屏蔽材料2’→于柔性扁平电缆本体上自动贴补强板3’(包括如图1所示的pet31’和热熔胶32’)→手工在补强板3’上贴上第一铝箔4’(第一铝箔4’的宽度略窄于补强板3’的宽度)→手工贴第二铝箔5’从而连接补强板上第一铝箔4’和线体屏蔽材料2’,即第二铝箔5’成为补强板3’上的第一铝箔4’和线体屏蔽材料2’之间的搭接桥梁。上述工艺所获得ffc的结构如图2-3所示,现有技术中,采用手工贴覆2pcs铝箔而完成接地,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1)现有技术工艺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2)手工贴覆补强板上的铝箔,容易使得铝箔超出补强板,导致组装后出现短路异常。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接地型的柔性扁平电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改良接地型的柔性扁平电缆,包括内部均匀排布有多根铜导体的柔性扁平电缆本体、分别贴于所述柔性扁平电缆本体上方的两端的两补强板、贴于所述柔性扁平电缆本体上方的中间区域的屏蔽材料以及两铝箔片,所述补强板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热熔胶层、pet层以及与所述pet层形状相一致的铝箔层,所述铝箔片贴于所述补强板的铝箔层和屏蔽材料的上方用以连接所述补强板的铝箔层和屏蔽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补强板的铝箔层的上端面与所述屏蔽材料的上端面相齐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铝箔片远离所述屏蔽材料的一端不超出所述补强板的端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铝箔片的两侧边不超出所述补强板和屏蔽材料的两侧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铝箔层为采用自动贴合技术而贴于所述pet层上的铝箔片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良接地型的柔性扁平电缆在组装阶段仅通过一块铝箔片便可以连接自带铝箔层的补强板和屏蔽材料从而达到接地的目的,因而降低了在组装阶段的生产成本。

2)补强板在组装阶段前便自带铝箔层,如此不仅使得柔性扁平电缆的组装过程高效,且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铝箔手工贴覆超出补强板而造成的短路隐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现有技术公开的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公开的柔性扁平电缆的俯视图;

图3为现有技术公开的柔性扁平电缆的侧面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改良接地型的柔性扁平电缆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改良接地型的柔性扁平电缆的的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参见图4-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改良接地型的柔性扁平电缆,包括内部均匀排布有多根铜导体的柔性扁平电缆本体1、分别贴于柔性扁平电缆本体1上方的两端的两补强板2、贴于柔性扁平电缆本体1上方的中间区域的屏蔽材料3以及两铝箔片4,补强板2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热熔胶层21、pet层22以及与pet层22形状相一致的铝箔层23,铝箔片4贴于补强板2的铝箔层23和屏蔽材料3的上方用以连接补强板2的铝箔层23和屏蔽材料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补强板2的铝箔层23的上端面与屏蔽材料3的上端面相齐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铝箔片4远离屏蔽材料3的一端不超出补强板2的端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铝箔片4的两侧边不超出补强板2和屏蔽材料3的两侧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铝箔层23为采用自动贴合技术而贴于pet层22上的铝箔片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改良接地型的柔性扁平电缆在组装时,首先将自带铝箔层23的补强板2和屏蔽材料3分别自动贴合于柔性扁平电缆本体1上,然后采用自动化贴合设备在补强板2和屏蔽材料3上贴合铝箔片4,从而完成补强板2的铝箔层23与屏蔽材料3的连接。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良接地型的柔性扁平电缆在组装阶段仅通过一块铝箔片4便可以连接自带铝箔层23的补强板2和屏蔽材料3从而达到接地的目的,因而降低了在组装阶段的生产成本。

补强板2在组装阶段前便自带铝箔层23,如此不仅使得柔性扁平电缆的组装过程高效,且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铝箔手工贴覆超出补强板2而造成的短路隐患。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